項羽性格中的“舍”與“得”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人。項羽的爺爺是楚國名將項燕,項羽應該妥妥的算是“官三代”。項羽是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清人李晚芳就曾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千古以來,對項羽的評價各種各樣的都有,不記其數。其中,從性格上的“舍”與“得”入手的分析評價倒是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一、陳平就曾評價項羽:項王對人恭敬有禮,因而那些講究禮儀節操的士人對其評價很好,都願意歸附他。
做為項羽同時代的謀士,陳平對項羽性格的另一方面也進行了分析:在論功行賞、加官進爵方面卻“摳”得要命,因而士人又都不願意歸附他(“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如果項羽能認識到“舍”與“得”的關係,並且能做好,那麼楚漢的歷史發展很有可能會改寫。可惜,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如果”。很不幸,項羽在一些該“舍”的方面卻很“不捨”,當然也就不能得人力,得人心,進而得天下。
二、韓信對項羽的評價則採用了例舉、描述的形式:項王對人恭敬有禮慈愛有加,就連説起話來也是噓寒問暖,和藹可親;有人生病,常常會傷心流淚,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給他。
但是如果有人立功應當封官加爵,卻老是把該給人的官印攥在手裏,直到把角都摩禿了,也捨不得交到人家手上。你對別人的好那簡直就是“婦人之仁”嘛!(“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一味地讓人給你賣命、幹活,別人該得到的東西卻捨不得給。項羽最終失去了韓信這樣的曠世奇才,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最有力的臂膀。
三、酈食其(lì —yì —jī)對項羽的評價與韓信驚人的一致。做為劉邦手下的謀士,大名鼎鼎的説客,酈食其甚至連所引的事例都和韓信相同:“項王……為人刻印,而不能授。”就連攻城略地得到的財富,即使堆積如山也捨不得賞給那些出生入死的將士。故而,“賢才怨之,而莫為之用。”
——只顧“得”而不講究“舍”,以致賢才抱怨,你怎麼得天下!
當年,站在圍觀人羣裏的項羽,遠遠望着秦始皇的鹵簿儀仗,豪氣沖天地説出了“彼可取而代也!”——不知道項羽當時是不是考慮了,在“取”的同時,又應該怎麼“予”呢?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