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後金正發生嚴重饑荒,為何皇太極還鋌而走險,揮師入關

由 無英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翔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公元1629年(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後金大汗皇太極揮師入關,直逼明朝京師,這是後金第一次攻入關內。雖然在袁崇煥的阻擊下,後金軍受到一定阻礙,但依然給明朝帶來非常大的打擊。
其一,在這場戰爭中,全靠袁崇煥的阻擊,才讓後金不得不暫時停止進攻。可朝中大臣不分青紅皂白,誣陷是袁崇煥引後金入關。皇太極趁機使用離間計,結果袁崇煥被崇禎帝下令殺害。
其二,皇太極先後在盧溝橋殲滅明軍7000人,永定門殲滅明軍4萬主力。除此之外,還將明朝精心策劃多年的防禦體系瓦解,從此後金在明朝京畿地區來去自如,掠奪如同家常便飯。
其三,雖然皇太極最後沒有進攻北京城,但一路打過來殺害無數明朝百姓,並大肆搶掠財產,導致明朝搖搖欲墜。
從結局上來看,後金是本次大戰的勝利者,但誰能想到,當皇太極決定出兵的時候,後金正發生嚴重饑荒。這説明什麼呢?説明此次揮師入關是極其冒險的事,一旦不成功,後金將可能面臨滅國的危險。
首先後金軍隊雖然強盛,但要一路打到京師,需要長途奔襲,此前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加上當時正發生嚴重饑荒,一旦糧草供應不足,就很可能導致戰事的失利。
其次此時的後金還處於發展階段,雖然有英勇善戰的八旗軍,可畢竟才成立10多年,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還沒有組建。明朝即使風雨飄搖,但國力猶存,如果真的要打,勝算也不是特別高。
最後當初在寧錦之戰中,八旗軍就被袁崇煥打得鎩羽而歸。這次皇太極要想贏下首次入關之戰,就必須傾盡後金兵力。這樣一來,如果遇到袁崇煥阻擊,也是很難受的事。就算袁崇煥不正面迎戰,反而趁機直搗後金老巢,那對皇太極來説,也會是致命的威脅。
所以説這次出兵,其實危險性很高,皇太極作為一個出色的戰略家,沒理由會冒如此大的風險。既然如此,他為何還要鋌而走險呢?
其實皇太極這樣做,正是因為後金正發生嚴重饑荒導致。
當年寧錦之戰結束後,後金就遭受了重大打擊。長期以來,後金採取的都是“以戰養戰”的方式,就是所有的物資供給,都靠與明朝打仗來獲取。可是寧錦之戰失利,不僅讓後金一無所獲,而且損失慘重。
在這種情況下,後金的存糧消耗一空,而地裏的糧食還沒到收成的時候,內部便開始爆發大饑荒。據史書記載:“時國中大飢,鬥米價銀八兩,人有相食者。國中銀兩雖多,無外貿易,是以銀賤而諸物騰貴。”
沒有糧食怎麼辦呢?皇太極就只好找別人買,即使當時的物價飛漲,可也沒有辦法。於是他找到朝鮮,希望以高價買下朝鮮所有糧食。然而朝鮮是明朝的屬國,怎麼可能賣糧食給後金,所以朝鮮國王李倧當即就給拒絕了。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皇太極才決定孤注一擲,將所有希望寄予這次揮師入關中。不過皇太極到底是出色的戰略家,他不會就這樣魯莽行事。他知道明朝國力猶存,不能硬碰硬,只能一點點分化其實力。
所以他的計劃是在繼續聯合蒙古的同時,去征服朝鮮。然後大量招降並收買漢臣、漢將。在這次出兵時,他也吸取了寧錦之戰的教訓,特意繞過了寧錦防線,取道蒙古科爾沁部。
不得不説,皇太極的確走了一步險棋,但中途崇禎將袁崇煥下獄處死,無疑是在自毀長城。就這樣,後金軍在孤注一擲的情況下,打贏了這場仗。不僅掠奪了大量財寶和糧食,也進一步削弱了明朝的實力。
勝利之後,皇太極並沒有下令,繼續進攻北京城,而是選擇撤兵。因為他知道,想要徹底滅掉明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於是他下令撤兵。此後,後金軍又多次入關掠奪,明朝就像一塊蛋糕一樣,一口一口被其吃掉。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