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期的三位老將,見證了蜀國的滅亡,結局卻各不相同

公元263年,掌握魏國大權的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將姜維、廖化率軍以劍閣(今四川劍閣)險道為屏障,阻擊魏軍主力。在魏滅蜀之戰中,魏軍具體進軍路線是:西路鄧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維,中路諸葛緒負責切斷姜維後路,東路鍾會軍則主攻漢中諸城。姜維在沓中與鄧艾交戰後,晃飛諸葛緒,直奔東路抵擋魏軍主力。而鍾會大軍在佔領漢中大部分據點後,前進到劍門關外時被回援的蜀軍阻攔,僵持不下。

蜀漢後期的三位老將,見證了蜀國的滅亡,結局卻各不相同

鄧艾則採用以迂為直的謀略,在魏蜀兩軍主力對峙於劍閣之時,自率精鋭部隊繞道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越過700餘里荒無人煙的地區,鑿山開路,奇襲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漢腹地綿竹大破諸葛瞻、攻佔涪城(今四川綿陽),進逼成都。後主劉禪因鄧艾兵臨城下,向魏軍投降。到了公元263年11月,蜀漢正式滅亡,成為魏蜀吳三國中第一個滅亡的諸侯國。在蜀漢滅亡之際,筆者今天要説的三位老將全力抵抗,無奈還是沒能阻止蜀漢的滅亡。那麼,問題來了,這三位老將在見證了蜀國的滅亡後,最終都是什麼結局呢?

蜀漢後期的三位老將,見證了蜀國的滅亡,結局卻各不相同

一、姜維

首先,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谷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對於公元202年出生的姜維,在魏滅蜀之戰爆發的時候,已經60多歲了,也即是不折不扣的老將了。景耀六年(263年),姜維聽聞鍾會治兵關中,上奏後主劉禪,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於未然。但是,因為黃皓這位佞臣的讒言,導致後主劉禪沒有放在眼前。所以,在魏滅蜀之戰正式爆發的時候,蜀漢一方自然是缺乏防備的。同年8月,司馬昭發動了魏滅蜀之戰。

此戰,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時,劉禪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張翼與董厥支援陽安關口。姜維被鄧艾所牽制,退駐陰平,鍾會圍攻漢、樂二城,又另派軍進攻關口,蜀將傅僉格鬥至死,而蔣舒卻開城投降。鍾會見關口已經攻下,於是長驅直入,姜維和廖化只好放棄陰平,與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在劍閣一帶,姜維和鍾會僵持不下。在此背景下,鍾會寫信勸降姜維,但姜維不作回應,鍾會久攻不下,於是商議,準備撤還。就在鍾會已經有撤軍的打算時,鄧艾改變了魏滅蜀之戰的走向。

蜀漢後期的三位老將,見證了蜀國的滅亡,結局卻各不相同

彼時,鄧艾卻在由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並敕令姜維投降。在得知蜀漢滅亡的消息後,姜維軍士各個都拔起刀劍揮砍石頭髮泄心頭的憤怒,但無可奈何,姜維率軍向鍾會投降。對此,在筆者看來,作為一位60多歲的老將,姜維幾乎為蜀漢奮鬥了一生。因此,在蜀國的歷史結束後,姜維就算不在魏國朝廷謀取一官半職,也可以告老還鄉了。但是,姜維對於蜀漢的忠誠,加上諸葛亮的託付,促使其不願意放棄。

於是,姜維投降鍾會後,知道鍾會有謀反之心,於是勸説鍾會設法殺害魏將,鍾會一方面陷害鄧艾,一方面準備起兵造反,但事情敗露,姜維、鍾會及蜀將張翼等都被殺害,鄧艾也被田續殺害。由此,在蜀漢滅亡後,姜維為了恢復蜀國,最終付出了性命的代價。對於姜維的結局,無疑是令人唏噓不已的。

蜀漢後期的三位老將,見證了蜀國的滅亡,結局卻各不相同

二、廖化

在蜀漢後期,廖化也是一位舉足輕重的老將,乃至於留下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俗語。當然,在正史中,廖化的能力是完全能夠獨當一面的。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今湖北省襄陽市)人。三國時蜀漢將領。雖然廖化的出生時間沒有明確的記載,不過,在大部分歷史學者看來,蜀國滅亡之際,廖化至少已經70多歲,也即年齡甚至要比姜維要大。畢竟早在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廖化就開始輔佐關羽了。而姜維則是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時候,這才登場的。

公元263年十一月,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在綿竹被鄧艾擊敗,後主劉禪動向不明,廖化等人於是隨姜維向東進入巴西郡,繞道退至廣漢郡郪縣一帶,以察明虛實,不久後得到後主劉禪投降的敕令,於是與姜維等到涪縣向鍾會投降景元五年(264年)春,廖化與宗預一起前往洛陽,在中途病逝。因此,對於廖化這位老將,在最終的結局上可謂客死異鄉了。

蜀漢後期的三位老將,見證了蜀國的滅亡,結局卻各不相同

三、柳隱

最後,柳隱(公元190-269年),字休然,蜀郡成都人,三國時蜀漢武將,年輕時與同鄉杜禎、柳伸並知名。多次跟隨大將軍姜維北伐,既能出謀劃策,又能衝陣殺敵,勇冠三軍。對於公元190年出生的柳隱,在魏滅蜀之戰爆發時,已經70多歲了,這應該是蜀漢當時年齡最大的武將了。但是,如同曾經斬殺夏侯淵的黃忠等人一樣,柳隱可謂老當益壯。蜀漢景耀六年(263年),魏國鎮西將軍鍾會率軍伐蜀,攻入漢中,沿途戍守堡壘多被攻克,只有柳隱能夠堅守。鍾會派偏將前來攻打,不能取勝。對於70多歲的柳隱,依然能為蜀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彼時,鍾會前有姜維阻擋,後有柳隱芒刺在背,這成為他萌生撤軍打算的重要原因。如果沒有鄧艾天馬行空,偷渡陰平的話,蜀漢的滅亡時間將會被以上幾位老將給推遲了。

蜀漢後期的三位老將,見證了蜀國的滅亡,結局卻各不相同

在鄧艾兵臨成都後,後主劉禪放棄了抵抗,並用手令叫柳隱歸順,在得知後主劉禪平安的消息後,柳隱才到鍾會軍前投降。魏國權臣司馬昭聽説這件事情後,也認為他忠義可嘉,給出了比較高的評價。鹹熙元年(264年),在見證蜀國的滅亡之後,曹魏朝廷把蜀國舊臣遷徙到河東,其中,柳隱被任命為曹魏議郎。不久之後,晉武帝司馬炎即位,任命他為西河太守。在任三年,柳隱以年老辭職,請求回蜀地養老。後病逝於家中,時年八十歲。長子柳充,為連道縣令。次子柳初,被舉薦為秀才。由此,對於柳隱來説,最終回到了家鄉,並在家鄉獲得了善終的結局。所以,相對於姜維和廖化,柳隱的結局應該是最好的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13 字。

轉載請註明: 蜀漢後期的三位老將,見證了蜀國的滅亡,結局卻各不相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