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鍛鍊一小時”別再打折扣
張麗
經過幾個月疫情的考驗,恐怕每個人都對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鍛鍊,成為後疫情時代的一個熱門話題。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學生們來説,鍛鍊還有另外一番含義,因為現在中高考都對體育成績有所要求。
在昨天的政協大會發言中,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紅建議將學生體育教育納入教育現代化評估指標,增加體育成績在考試和升學測試中的佔比。換句話説,體育不應該是副科中的副科,而應通過提高分值與語數外比肩。這一建議,引發網友熱議,很多網友贊同利用分數這個指揮棒來倒逼學校、家長和學生重視體育鍛煉;也有不少網友認為,每名學生體質不同、運動能力有異,體育成績不能完整呈現學生實際鍛鍊情況。其實,體育成績固然重要,但提升青少年體質的當務之急,仍是不折不扣地落實“保證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國家要求。無論是用分數撬動,還是別的什麼法子,根本目的都是讓鍛鍊身體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必要內容。
少年強則國強,道理人人都懂。但客觀現實是,當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實在不夠強。據程紅委員介紹,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隱患,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等情況突出;由於缺乏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體質監測和干預體系,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學生不足30%;有些學生上了十多年的體育課,卻沒能熟練掌握一項運動技能。近年來,為了敦促學生們動起來,有關部門可是沒少制定各種政策。早在2007年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2010年出台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明確提出“保證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此後,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等多次發文,無一例外地要求切實保障體育課時,嚴格落實每天鍛鍊一小時。
一小時,説起來不長,要走的路卻不短。體育素質的達標不僅要落實到分數上,成為學生前進的驅動力,更應該成為青少年自覺的生活習慣。不佔用體育課,“每天鍛鍊一小時”不打折扣,也應該成為對校方考核的指標。當然,更要防止把體育課應試化,只針對那幾個考試科目單一練習,把原本豐富多彩、樂趣橫生的鍛鍊變成了另一種刷題,那樣只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在成年後主動遠離鍛鍊,與提升全民身體素質的目的背道而馳。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