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育兒叫“快樂教育”聽起來高大上,卻是孩子走向失敗的麻醉劑

文|秘籍君

電視劇《家有兒女》裏,有這樣一段對話。劉星和小雨埋怨媽媽,如果我小的時候,你培養我彈琴,我也會彈鋼琴;如果您從小培養我踢足球,興許我現在就是少年國足運動員......但是,媽媽劉梅表示很冤枉,我讓你學,你不願意學。可是,劉星振振有詞地説,我不願意學,你就應該逼我學......

這段對話讓我想聊聊近些年盛行的“快樂教育”,父母養育孩子,完全由着孩子的性子,只要孩子説不喜歡做的事情,就不讓孩子做了。美名其曰: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快樂成長。但是,在我看來,這種叫做“快樂教育”的育兒方式,聽起來高大上,卻是孩子走向失敗的麻醉劑,只會讓孩子一事無成。

有種育兒叫“快樂教育”聽起來高大上,卻是孩子走向失敗的麻醉劑
為什麼“快樂教育”不靠譜?

所謂“快樂教育”,網上大家普遍認為的意思是: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要一味地追求學習、成績。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興趣,讓他做喜歡做的事情,並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

這種教育理念是好的,但是矛盾之處就在於,“快樂教育”忽略了孩子的學習成績,縱容了孩子逃避學習的壓力;孩子也不一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所以,“快樂教育”,多數人只是聽説過,但是並沒有見識過,操作性不強。如果盲目對孩子採取這種教育方式,後果也十分嚴重。

有種育兒叫“快樂教育”聽起來高大上,卻是孩子走向失敗的麻醉劑
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作為父母都希望讓孩子快快樂樂地成長,永遠輕鬆、幸福,沒有壓力,沒有父母願意逼迫着孩子苦哈哈地學習。但是孩子是活在現代社會,接受了“快樂教育”,他將會面臨很多困境。

①孩子在應試教育競爭中失去優勢

如果孩子接受了“快樂教育”,只按照他的喜好,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短時間內是沒有壓力,還會感覺到很幸福。但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還是要和同齡人一樣,面臨中考、高考的升學壓力。因為,在應試教育的框架下,幾乎每個孩子都要和同齡人爭搶教育資源,爭取在畢業的時候,拿一張光鮮的畢業證書,作為進入社會的入場券,有一個不錯的職業起始點。

有種育兒叫“快樂教育”聽起來高大上,卻是孩子走向失敗的麻醉劑

接受“快樂教育”的孩子,比起一直在接受應試教育的孩子,他在升學考試中,會有競爭優勢嗎?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的。孩子在應試教育中,可能會成為最早被淘汰的那一批人,然後過早地面臨社會的競爭,在找工作的時候,被用人單位嫌棄學歷。這就是現實。所以,“快樂教育”,只是孩子走向失敗的麻醉劑。

②孩子浪費了時間,什麼都沒學到

讓孩子接受“快樂教育”,首先要儘早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及時培養才有價值。可是,承認一個現實問題,人對於“喜歡”這件事情是本能,但是“喜新厭舊”也是本能。孩子或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東西。

家長應該都見識過孩子喜新厭舊的速度。給孩子買來的新玩具,孩子前兩天還愛不釋手,是不是沒過幾天碰都不想碰;孩子想畫畫,家長給他買了水彩筆,但是沒兩天就扔得哪裏都是,白白浪費了;孩子想學習一樣樂器,能有幾天的熱情?孩子見什麼都新奇,對待任何事物都容易從最開始的熱情、認真,到突然之間的抗拒。父母縱容孩子的“喜歡”,到頭來孩子可能白白浪費了時間,最後什麼都沒有學到。

有種育兒叫“快樂教育”聽起來高大上,卻是孩子走向失敗的麻醉劑
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人的本性都是貪圖享受,喜歡逃避壓力的。而教育,則是通過一定的方式,讓人知道自己的不足,去努力、去上進、去取得成就。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不可能一直舒舒服服的。所以,家長應該在孩子三觀未形成,還不能理解自己做的事情的意義、價值在哪裏之前,用人生經驗指導孩子學習,捨得讓孩子吃苦。

有種育兒叫“快樂教育”聽起來高大上,卻是孩子走向失敗的麻醉劑

家長幫孩子找到適合他或者他喜歡做的事情,然後持之以恆地督促他努力學習,教會他如何堅持自己的“喜歡”,孩子長大以後肯定會感謝父母的遠見,讓他們最終能夠學有所成。總之,如果父母真的是為了孩子好,適當的逼迫,總比放縱孩子要好。當然,如果父母不在乎孩子的未來,或者能夠保證孩子長大不抱怨自己,大膽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也可以。

【話題討論:你覺得“快樂教育”靠譜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2 字。

轉載請註明: 有種育兒叫“快樂教育”聽起來高大上,卻是孩子走向失敗的麻醉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