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類情況最容易被退檔! 多數高考生曾中招, 7大對策預防退檔
01政策性退檔
高校招生實行按比例投檔的辦法,全市批次省控線是按1:1.2比例劃出,各個招生院校在錄取中實行1:1.05—1:1.2投檔比例,這種錄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達線未必被錄取,也就是説上線考生存在5%到20%的虛額。
一般在市控線20分以內的“邊緣生”報考時需要格外謹慎。
預防對策:
①“邊緣生”儘量選擇哪些往年首輪投檔不滿額的院校;
②專業上不要過分挑揀並儘可能服從調劑;
③所報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數餘量;
④不能用錄取院校的最低分來判斷是否能達線;
⑤目前很多高校會明確提檔不退檔,考生可以查看招生章程,認真瞭解志願高校招生政策。
02不服從調劑
考生被投檔到院校(專業組)後,進行專業分配,由於考生達不到所填報的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又不服從專業調劑。這是高分被退檔主要因素。
預防對策:
①專業志願一定要“服從調劑”;
在“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志願組合中,即要敢於填報理想院校,又要填報穩妥又中意的學校,還要有“保底”院校,防止進檔後被退檔。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調劑”一欄不填寫的話,將被視為“不同意”處理。
②專業志願冷熱搭配要適度。
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專業取分高低,不能全報熱門或高分專業,要保持專業志願間要有3-5分的差距。如對專業沒有什麼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調劑”。
03吃不透《招生簡章》造成退檔
有的學校規定了專業級差,非第一志願專業錄取時,要減掉一定分差後才能與第一志願的考生排序;
有的專業對身體條件、單科成績有要求外,還規定了男女生錄取的比例等,這些問題不注意就會形成“死檔”。
預防對策:
①認真閲讀《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規則介紹,重點查看關於加分錄取政策、專業級差、體檢標準、單科成績等信息。避免因為硬性條件不符而退檔;
②量力而行,選報志願留有餘地,參考各校專業錄取的平均分、位次;
③嚴格對照《高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條款,選報志願要避開不予錄取的專業;
④選擇專業面要寬,儘量服從專業調劑;
⑤特殊情況可以與所報高校招辦諮詢溝通。
04單純參考院校往年錄取最低線
目前相當一部分大學,錄取專業實行“分數優先”的原則,這種完全憑分數定勝負的辦法,就是淘汰低分數的學生。假如你參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選。最低錄取分往往就是最後一被錄取考生的分數,有時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門專業與最高(熱門)專業間的分數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間。
預防對策:
①參考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
②科學使用線差法。
05目標院校“大小年”趨勢分析不準確
一般來説,“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但並不絕對,只能作為填報志願的參考。
導致“大小年”現象的因素有:
①受上年該校錄取分數線的影響;
②該校當年招生計劃投放量;
③宣傳力度;
④幾十萬考生志願填報情況。考生要避免“志願扎堆”,僅靠簡單尋找“大小年”規律作為志願填報的依據是根本不夠的,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縱橫分析,全面考量。
預防對策:
①考該校連續三年錄取比例的變化趨勢,錄取分數高説明是“大年”,錄取分數低説明是“小年”。“大小年”現象是一種人為因素造成的現象,要全面分析,靈活運用;
②對上一年新開設的專業,如果錄取比率小於1,來年報考人數可能大幅度提高。當年新開設的專業,可能因報考人數不多而遇到“小年”。
06過高估計自身實力只選“三熱”高校
考生在填報時只重視對熱門地區的重點院校與熱門專業的選擇,而忽視或放棄對一般院校的填報,造成重點院校一旦失利,全盤皆輸。
預防對策:
注重對一般院校和相近專業的填報,拉開志願梯度,選好保底院校。
07目標誌願定位不準
平行志願中,所報志願總體“扁平”,各個志願差距沒拉開,造成滑檔。
預防對策:
這一情況也是要注意平行志願切忌“扁平”,各志願之間要有梯度。北京2020年採用院校專業組的方式進行志願填報,這就要求考生不僅要將學校的梯度拉開,各目標專業的分數也要認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