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我們什麼都不怕!”丨暑假怎麼過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在“雲端”的晨讀課上,上海商學院志願者們帶領遠在貴州偏遠山區的孩子們一起誦讀《弟子規》。今年由於疫情原因,線下暑期支教無法正常開展,上海商學院在雲端開展“雲支教”,老師們和志願者們陪伴貴州偏遠山區的孩子們度過了暑假中快樂的一週時間。
線上支教,機遇?挑戰?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掀起了大部分地區在線教育的熱潮,但是,在貴州偏遠山區,孩子們長期受經濟、交通等因素的限制,那裏信息閉塞,教育條件欠缺,無法平等地享有教育資源。
十年來,上海商學院愛心貴州社團始終致力於對貴州落後地區的教育幫扶,暑期支教活動連續舉辦,不曾間斷。在近幾年,社團也曾有通過線上授課的方式向貴州落後地區孩子提供優質教育資源的想法,並做了前期調研與準備。今年上半年,偶遇疫情這一特殊情況後,上海商學院愛心貴州社團指導老師曹程柯及時召集社團核心成員討論如何妥善解決這一問題。
“可以嘗試通過開設線上課堂開展教學,線上平台的開設可以包含文藝、科普和安全教育等囊括多學科技能的課程。”社團負責人青豪提出,這樣可以給貴州山區的學生們帶去多維度的文化知識教學,拓寬知識面,激發孩子們對學習和生活的興趣。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團支書梁景茜提議,不妨加入線上輔導這一模塊,在線輔導學生假期作業,補齊學生科目短板,減輕家長負擔,並且讓學生在學習中查漏補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鍛鍊自主學習能力,高質量地完成每一份作業。在此基礎上,還有人創新性地提出,通過錄播的方式帶領孩子們遊覽各地人文和自然風光,通過來自祖國各地誌願者們的直播講解,帶領貴州山區的孩子們領略風土人情和歷史知識,讓他們能夠通過網絡雲遊中國。
於是,“互聯網+助學”的幫扶模式初步確立下來,大家分頭開始籌備雲支教的三大板塊內容——雲課堂、雲輔導、雲錄播。
志願者教孩子們杯子舞。
線上支教,是挑戰,也是機遇。志願者招募令發出後,有數百名高校學生報名參加並前來面試。受益於網絡的快捷性和在家授課的便利性,這次的志願者招募對象範圍由本校學生擴大至全國各高校學生。通過自我介紹、問答、課程展示等環節,最終選定了26名優秀的志願者,其中有兩名志願者來自於外校。
從跑錯課堂到戀戀不捨
“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我們什麼都不怕!”青豪説道。
兩個多月的磨合,一個多月的準備,團隊融合、課程打磨,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三次課程試講,老師們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志願者們針對不同年級編寫不同難度的課件,不斷地修改完善授課PPT,調整上課節奏和狀態,力求在活動正式開展過程中展現出最完美的課程。
初次嘗試“雲支教”,就遇到了之前從未遇到過的難題——教具無法郵寄至孩子手中,網速過慢,軟件不會用等等。但大家始終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在雲支教開始前一天的試運營中,大家將問題一一解決。有的家長並不熟悉網課的流程,當地學校的老師挨家挨户地打電話聯繫家長,通知他們“雲端上課”的具體時間和方式;志願者們則一個個教授如何使用軟件上課。
課後大家一起看電影。
7月底,上海商學院愛心貴州社團暑期雲支教活動在釘釘平台如期開展。“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晨讀課上,志願者們帶領孩子們一起誦讀《弟子規》。小老師們一字一句解讀,一字一句領讀;小朋友們學得也非常認真,並且能夠在課後及時將自己朗讀的語音發送至釘釘班羣,和大家分享交流。每天的課程也非常豐富,包括植物百科、衞生防疫、食品安全、詩詞鑑賞、生理健康、音樂手工等。每天五節課,每節課45分鐘,中間穿插有眼保健操和課件,孩子們上得不亦樂乎。
課後暖心互動。
當然,活動並不是一帆風順。活動第五天,發生了課堂“翻車”事件——原來,因為當地開展施工作業,導致該地區大面積停電,不少小朋友家中和學校中的WiFi暫時無法使用。而很多小朋友家長的手機並未充值流量,因此造成多人缺課或遲到。最後,經班主任晨會討論決定,當天放假,課程順延一天,大家充分利用這一天時間準備結營儀式上的精彩節目。
課後暖心互動。
從剛開始的跑錯課堂、害羞、不敢開攝像頭回答問題,到後來主動和老師溝通交流,甚至帶着弟弟妹妹和家長一起聽課,孩子們逐漸活躍起來;晚上的雲輔導環節,老師悉心向孩子們講解問題;輔導結束後,志願者們還會給孩子們放放電影,和孩子們聊聊天……短暫的一週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孩子們依依不捨地在釘釘羣裏問“老師你明天還上課嗎”“老師,你是是我最喜歡的老師了。”“老師,我會想念你們的。”……
“突如其來的疫情,並不能阻止愛的傳遞,‘雲支教’的助學模式可以讓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貧困山區幫扶隊伍中。”“雲端支教,可以跨越時空讓每一朵花兒都享有同樣的陽光,讓每一朵花兒都盡情綻放。”兩名志願者感觸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