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234012.html
昨天下午參加了研究生的複試,由於疫情的原因,此次研究生複試在線上進行。線上進行復試無論對老師還是學生都是首次。
為了確保線上複試的順利進行,學院提早幾天就對參與複試的老師進行培訓,熟悉複試平台的操作,明確複試紀律,明確複試流程。
此次複試與線下複試相比,人員配備更齊全,複試小組由七名老師組成,其中一個老師負責引導學生進行復試,另外一個老師複試全程記錄與錄音,剩餘的五位老師對學生進行提問與評價,分工明確。
複試老師的分組是現場提前十分鐘隨機抽取,導師事先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個考場,這樣做的目的是進一步確保複試環節的公平、公正。此外,為了應對突發事件,比如斷網等也事先進行了演練。
從複試內容來看,此次複試取消了筆試環節,將原來筆試的部分內容融合到現場複試當中,通過學生現場的答題情況,確定其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
此外,還增加了一個內容,對學生擬報考研究方向的考察,提前一天給學生髮送相關方向的中文文獻,考察學生對該方向的瞭解程度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
除了這兩個新增複試內容之外,整個複試過程的考察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外語能力。
外語能力考察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個人英文自我介紹和評委提問考生回答。
第二,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考察主要由四方面構成,專業課程的考試成績、專業課程的基礎知識、專業綜合能力、專業文獻閲讀理解能力。
專業基礎課程知識主要是考察原來筆試的課程科目,通過限時的方式回答相應的問題,所需回答的問題包括選擇題和簡答題。為了確保公平,在複試之前已經建立複試題庫,學生是現場隨機抽取題目,且每個類型的題目都是三選二進行回答。
專業綜合能力的考察主要是針對畢業設計的內容以及報考的研究方向等相關內容進行提問。
專業文獻閲讀理解主要是對事先發布的中文文獻的相關基礎知識內容進行提問。
第三,綜合素質。
綜合素質考察主要包括本科階段的績點與排名、科研成果、參與的科創項目、社會實踐項目等。評委還會隨機問一些相關的問題,主要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
經過幾個小時緊張的複試,這次線上複試還算成功,沒有發生突發的情況。但從學生複試的過程中,
發現學生存在着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外語能力比較薄弱。
個人的英文自我介紹太過簡短,內容比較單薄,給定三分鐘時間,大多數同學不到1分30秒就草草結束。此外,學生的語言不夠流暢,表達欠缺。
在個人問答環節時,很多同學聽不懂導師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很常見,比如研究計劃,所做的項目、專業介紹等。
有些聽懂的同學,在回答過程中吞吞吐吐、磕磕巴巴,一看就是沒有好好準備。
其二,專業基礎知識薄弱。
一些本科主幹課程的基礎知識,很多同學都回答不上來。此外,複試筆試必考科目的內容也回答的不是很好。
其三,回答問題欠缺技巧。
比如問考生你將來願意從事哪個方向的研究或者鐘意哪個研究方向?學生的回答是想在計算機相關方向做出一些成績。
這個回答等於沒有回答,本來就是計算機專業,而且事先已經根據個人的報考意願發送了相應方向的中文文獻。
其四,複試個人情況表存在瑕疵。
沒有按照表格的要求填寫,沒有突出重點。有的同學在複試情況表中介紹本科學校,
本來就是一個“四非”學校,結果還非要將該“四非”學校稱為“小清華”。不知學生的用意何為?
如果想突出學校的比較好的話,這樣反而畫足添蛇。因為複試的導師對國內的高校都是比較瞭解的,沒有必要刻意強調。此外,複試環節主要考察個人能力,而不是考察你的本科學校。
還有同學在複試情況表中突出某些專業課程的成績,要是你的專業課程成績很高,突出未必不可。
但是你突出的成績大多數都是70多分,這樣不僅不能給你加分,而且給評委的印象就是你的成績比較差,最好的才70多分,其它的可想而知。
其五,複試的硬件準備不足。
在進行正式複試之前,學生也進行了演練。複試過程採用雙機位,但複試的過程中,學生設備沒有調整好,出現了迴音。
老師提醒你時,這樣會加劇你複試的緊張程度,所以事先一定要多次演練,避免這樣情況出現。
此外,有同學使用兩個手機複試,這樣的效果不好。除了屏幕小看試題不方便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網絡不流暢,會造成延遲現象。
用一台手機和一台電腦,連接有線網絡,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總之,研究生複試是研究生錄取工作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一定要認真對待,認真準備。此外,必須要克服一個誤區,初試成績高以為就一定能夠被錄取。
要知道初試成績第一名被淘汰的並不鮮見。不同的學校對複試成績在總成績佔比是不一樣的,不能掉以輕心。據我所知,有的學校只要複試成績不及格,不管初試成績多高,都會被淘汰。要記住的就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