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上海頻道
“教學工作先進個人”表彰會。上海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供圖
教師節來臨之際,經上海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民主推薦、綜合評比,王超、朱月情、孫莉、曹慧四位老師,榮獲“教學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在教學工作中,她們辛勤耕耘、無私奉獻、愛崗敬業,推動了上海兒童康復教育事業的發展。
王超:康復一個孩子,改變的將是一個家庭
王超老師上課中。上海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供圖
“我有過一年普通幼兒園的教學工作經歷,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康復領域的學前教育。”畢業至今,王超老師在特殊兒童康復領域已有近15年的工作經驗。
近年來,隨着康復理念的不斷更新,0-3歲親子早教成了“新生領域”。沒有經驗可以借鑑,王超老師就自己找教材、編教案、做教具,探索開展0-3歲聽障兒童全領域康復教學活動。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家庭的原生環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康復治療方法各有差異。”王超説,作為一名老師,不光要有專業的素質、專業理論知識,還要了解家長的期望,制定詳細的教學方案。
她根據《0-3歲嬰幼兒教養方案》中的四大板塊設置了大運動、精細動作、閲讀、益智、角色等活動區域,定期投放適合不同月齡段幼兒玩耍和探索的材料,讓幼兒在家長的陪伴下,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語言,發展各方面能力。
“成長是相互的。”王超説,殘障孩子們的陽光、向上也會給老師們帶來力量。在面對困難時,老師也會變得更堅強、更有愛去生活、工作,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珍惜自己能夠幫助別人,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機會。
“康復一個孩子,改變的將是一個家庭。”作為殘障孩子康復工作的學前教育工作者,王超感受到了滿滿的職業幸福感。她説,“這是一份非常有愛心的工作,所以我堅持了這麼多年,我也會一直堅持下去。”
朱月情:老師是一把萬能的鑰匙,讓每個孩子都有進步
“實際上是這份工作選擇了我。”朱月情曾在楊浦區特教中心負責特殊教育及師資培訓等工作。“工作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能夠幫到的孩子還不夠多,所以我選擇了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盡己所能去幫助更多的聽障孩子打開心扉。”
工作中,朱月情不斷給自己施壓,分析每次活動成功在哪裏?哪裏存在不足?她認為,不停地反思就是要不停地否定自己。
朱月情老師上課中。上海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供圖
不墨守成規、拓寬思路,是朱月情多年來的工作心得。
“我覺得,老師是一把萬能的鑰匙。老師要讓每個孩子都有進步。”她認為,很多人會憑藉已有的經驗去開展工作。“像我已經工作30多年,經驗豐富。但遇到個性的孩子,我的經驗往往是不適用的。”
她認為,一名合格的老師,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孩子的突破點。“在教學中,要精準瞭解每個孩子的特點,知道他們的差異性,這樣有利於及時調整活動目標的設置。也許,這樣會投入更多的精力,但我覺得這是對我的挑戰。”
自從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在聽障兒童康復教育教材的編制、完善聽障兒童學前課程上不斷鑽研,曾獲全國康復機構學前半日活動示範教學一等獎;撰寫的10餘篇論文,刊登於《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等全國核心刊物。
“在我的教學中經歷中,有一百多個孩子獲得康復,還有不少孩子都考上了大學。每到教師節,他們就會打電話告訴我,他們生活得很好很快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幸福。”在朱月情看來,幸福不是獲得多少榮譽,而是每一個孩子都能自立於社會,這對家長、對老師來説,就是平淡的幸福。
孫莉:願我們都能滿懷希望,奔走在自己的熱愛裏
“高中考大學的時候,老師給我介紹了言語聽覺科學專業的相關背景,我就報考了華東師範大學這一專業,希望能夠幫助到這樣一個特殊的羣體。”在12年的康復教育中,孫莉老師經常思考,怎樣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家長信任的老師。
在不斷的總結和實踐中,她認為,康復教師的個人魅力、共情力和思考力是至關重要的“三要素”。
孫莉老師上課中。上海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供圖
“孩子經常會因為某位老師而喜歡上一個活動、一門課。那麼,吸引孩子們的究竟是什麼呢?”孫莉發現,能否贏得孩子們的喜愛,不是單方面因素決定的,學識能力、品德修養、氣質談吐組成的獨特的“人格魅力”是關鍵,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精神內核。
孫莉老師認為,與普通兒童相比,特殊兒童的教育不僅需要更為專業的教育方法,還需要老師更多的耐心和細心。家長對康復教師也就有着更高的期望。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康復教師的共情能力,能夠讓家長充分感受到自己和孩子是被尊重的,自己和孩子的困難和需求能夠得到關注和理解,因而建立起對老師的信任。
“善思者智。”孫莉老師説,懂得思考的人才會更加聰慧。“疫情時,我們都成了‘線上主播’,相較於面對面的授課形式,我們很難直觀的看到孩子們反饋,這就需要更多地去思考。”
思考的內容包括:活動我要怎樣設計,孩子才會感興趣,家長效能才會更大的發揮;這個發音我要怎樣解釋,孩子才能理解;我要運用哪種信息技術才能幫助他們理解;蒐集哪些素材,才能加深他們的理解。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孫莉期待:“新的學年,願我們都能滿懷希望,奔走在自己的熱愛裏。”
曹慧:我來自山東曲阜,當教師是我的理想
“我來自山東曲阜——孔子的家鄉。所以,當一名教師是我的理想。”2015年畢業後,曹慧踏上學前教育之旅,教師夢想正式起航。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誰,愛是教育的秘訣。”曹慧在工作中,會時刻提醒自己,對孩子微笑、寬容、耐心,努力成為一名富有愛心的智慧型教師,讓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曹慧老師上課中。上海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供圖
“去年我們班有四個新入園的小朋友,他們第一次離開媽媽來到這裏,分別時抱着媽媽的脖子哭得撕心裂肺,恐懼又無助。”曹慧認為,此時,共情和理解孩子就顯得尤為重要。她抱抱小朋友並輕拍他的後背説:“老師會照顧你,保護你,一直陪着你,不離開你,直到媽媽來接你。”
曹慧説,此時,孩子有的只是離開媽媽的傷心,而不再是恐懼。他和這個全然陌生的新世界就在這樣的哭泣和陪伴中,逐漸靠近,心情開始平復,有了接納新環境的意願。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用一顆不計回報的心去關注孩子的成長,贏得家長的信任和喜愛。”在工作中,曹慧不怕苦、不怕難、不推諉、不敷衍,努力創新和專研,全力幫助幼兒獲得全面康復。
曹慧特別喜歡教育家雅思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説過的一句話——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當愛與教育結合,自由與個性碰撞,正如彩虹出現,是一番無比美好的景象。”曹慧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