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體育納入中考高考引家長擔憂,具體辦法需謹慎研究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經典

江蘇省海安高新區田莊小學的學生們正在體育課上快樂地玩着傳統遊戲“推鐵環”。人民視覺供圖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之後,近段時間國家指導學校體育工作的又一份重磅文件。

不少業內專家以及基層學校的校長、體育教師在看到文件之後的最大感受是,學校體育真的要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了。對於家長們來説,他們最關注的是文件提到的中考體育增加分值和體育可能進入高考的表述,但這也引起了一部分家長的憂慮。

其實,以中考、高考為導向,對學校體育評價機制的加強,只是學校體育進入新時期的變化之一,“意見”賦予學校體育在理念、策略、教學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可能將給中國學校體育帶來深遠影響。

湖南省長沙市高新區虹橋小學校長周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我看到文件後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文件終於下來了,它給我們這些中小學校長進行學校體育改革指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副校長趙莉表示,“中華民族要發展,學生的身體是第一位的”。

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認為,“意見”説到的是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那麼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應該怎麼加強和改進?就是要體現出體育面向所有學生的屬性,即“全覆蓋、保底線、促均衡、扶弱勢”。

學生在體育課上打籃球賽。

“意見”的指導思想裏關於“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的表述令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教學改革)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毛振明印象深刻。

他認為,“立德樹人”體現了體育在鍛鍊身體之外的教育功能,“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則指出目前學校體育的兩大參與人羣都在很大程度上遇到問題,“大部分人,只顧着文化學習,體育鍛煉的不夠,另一部分人只注重體育鍛煉,文化學習又有很大欠缺”。

基於以上指導思想,“意見”給出了學校體育改革的三個原則,也就是改革方向。即:“改革創新,面向未來”、“補齊短板,特色發展”、“凝心聚力,協同育人”。

所謂的“改革創新,面向未來”,“意見”指出,使學校體育同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要求相適應,同廣大學生對優質豐富體育資源的期盼相契合,同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相匹配。

毛振明解讀道,“使學校體育同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要求相適應”是指我們作為一個教育大國,但體育是一個薄弱點,體育必須在教育中有地位。中國教育的發展,不能缺了學校體育的發展;

“同廣大學生對優質豐富體育資源的期盼相契合”,毛振明認為,這是指廣大學生對參加體育活動是有期待的,不是學生們不喜歡體育,而是因為受方方面面的制約,我們一直以來沒有給學生提供很好的體育課和體育活動;

“同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相匹配”,毛振明表示,是指體育作為五育之一,需要與德、智、美、勞一起並進發展。

正如“意見”的標題裏用到了“改進”的字眼,這在國家以往發佈的學校體育文件的標題裏幾乎從未出現過。“改進”二字表達了“改”的含義。

我們之前對學校體育的理解,還未能充分體現出體育育人的全面價值。周琳回憶,2016年,當她開始在虹橋小學做體育改革的時候,也曾受到過外界質疑,認為她只是想利用體育給學校弄一個特色,這實際上也是很多人過去對學校體育的理解——品牌工程、形象工程。

但周琳希望推進的學校體育改革卻並非如此,她在專家的幫助下,從全員運動會和體育教學走班制入手,試圖打破學校體育曾經的兩大怪圈——大多數學生從來沒有參加過運動會、上了十幾年體育課卻不會任何一項運動技能。

全員運動會通過改變運動會的舉辦理念和方式,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賽;體育教學走班制則打破了行政班級的侷限,讓所有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從學校開設的體育專項課裏選擇中意的課程。

從2016年以來,長沙市高新區虹橋小學的體育課教學和體育活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增強了,連帶着學校成績也有提升。

周琳介紹,“去年、今年區裏的兩次教學質量抽測,我們學校都是全區第一,所以,體育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成績,還會促進它。”

也是因為虹橋小學的體育改革,讓當地很多人看到了學校體育更全面的價值。曾以為周琳只是為了創學校特色而搞體育的人士也終於改變了學校體育只是形象工程的偏見。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民族體育開展的有聲有色。此次“意見”裏提到“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發展新局面”。

趙莉認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對於學校推動體育工作非常有效,“這個‘一品’或是‘多品’不僅是一個學校品牌,而是調動了所有人去重視體育工作,是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一個抓手,比如,我們推進以民族體育為載體的多課程聯動等工作。”

但是在學校最初開展“一校一品”的工作中,也有家長們不理解。

趙莉回憶,“甚至有家長打電話到教委投訴,認為學校的體育活動太多,擔心影響孩子學習。我當時也挺有壓力,畢竟小學有教學質量的抽測、中學有中考,如果真的因為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影響到孩子學習,這項工作確實很難再得到家長們的支持。”

但是幾年下來,學生們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趙莉介紹,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成績都有提升,家長們因此不僅不再反對學校開展民族體育活動,還在學校需要家長協助的時候積極參與其中。

像長沙虹橋小學、北京二外附中這樣的學校,已經在學校體育改革上進行了幾年的實踐,有些實踐的內容在此次“意見”裏也有體現。

比如,“意見”要求,“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在毛振明看來,幫助學生掌握1到2項運動技能的具體措施就是教會、勤練、常賽,而“要想教會、勤練、常賽,就必須打破現在蜻蜓點水、低級重複、淺嘗輒止、半途而廢的體育教學方式。儘快探索走班制的體育教學。”

毛振明認為,“學生可自選的、專項化的走班制體育教學(小學高年級以後),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生一生一長,教師一師一專,學校一校多品。”

正如周琳所説,“此次‘意見’的發佈,給了我們這些比較重視體育改革的中小學校長一個指導性文件,讓我們更加堅信(學校體育改革)這個事情是對的。”

此次“意見”還有很多亮點。如提到“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毛振明表示,這個説法也是以前沒有過的。

“這就為很多想多開體育課的學校給了一個政策支持。注意,還不是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而是鼓勵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可以預見,將來,國內很多學校每天都會有體育課。”

“意見”提到,“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認真梳理武術、摔跤、棋類、射藝、龍舟、毽球、五禽操、舞龍舞獅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在王宗平看來,這是“堅持了文化自信”。

“意見”還提到,“着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王宗平表示,之前説的都是每天鍛鍊1個小時,那是把體育課、課間操、課外活動都加進去了,現在説的是除了校內的體育活動,還有1個小時的校外體育活動。

他説,根據相關研究,學生的户外活動每增加1個小時,近視率會下降10%。

對於學校開展體育活動存在的追責問題,“意見”給出瞭解決方向——試行學生體育活動安全事故第三方調解機制。

毛振明認為,“學生的安全事件處理引入第三方,可以在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發生意外事件時,讓學校往後撤一步,由第三方來判斷是不是學校有責任,以及承擔多大的責任,並給出處理建議。這將有助於給學校開展體育活動‘減壓’‘鬆綁’。”

當然,此次“意見”只是給出了學校體育改革的一個方向,許多具體工作還有待後續文件、政策的跟進。

比如,關於體育師資的補齊,王宗平表示,“體育老師怎麼配齊?怎樣才叫配齊?文件沒有明確。如果學校的體育老師應該達到什麼比例和數量不明確,學校可能還是不招體育老師,那麼體育老師又怎麼能配齊?”

還有廣受關注的體育中考的增加分值和體育進高考的問題,“意見”也只是給出了方向性的意見,教育部體衞藝司司長王登峯在10月16日表示,中考體育分值將逐漸提高到與語文、數學等主課相同的分值,很快就引起了部分家長的疑慮,認為孩子的負擔會更重。

而關於體育進高考的話題,也引起了一部分家長的質疑。王宗平認為,按照中國的教育評價機制,也只有體育進了中、高考才能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可以先試行將體育納入高考的選考科目,把選擇權交給學生。

毛振明認為,“國家對體育課程的評價機制肯定會加強,包括在探討怎麼把體育加進高考裏去,但應該不是像中考體育那種方式。高中的體育測試、體育課成績、體育評定等可能會加進對學生的評價裏,對學生的高考產生影響,但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非常敏感,具體的辦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中國青年報)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