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國防報
1948年3月2日,我軍攻克宜川西門
宜瓦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在西北戰場轉入外線作戰後打的第一個大勝仗。這場戰役由毛澤東主席親自指揮,從1948年2月22日開始,至3月3日結束,全殲胡宗南集團主力整編第29軍1個軍部,整編第27師、第90師2個師部,第24、31、47、53、61旅等5個旅,共2.8萬餘人。這次勝利改變了西北局勢,並影響中原形勢,為我軍轉入戰略進攻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從戰略大局出發,選擇有利作戰方向。宜瓦戰役前,我軍遵照毛澤東主席提出的解放戰爭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已在全國各主要戰場上,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
蔣介石在我戰略進攻打擊下試圖集中兵力,同我爭奪中原,挽回敗局。他從西北戰場抽出裴昌會兵團,令其配合劉峙兵團對我中原陳賡兵團作戰。同時,令胡宗南除在我陝甘寧邊區內固守延安、三邊、隴東等戰略要點外,以重兵集結於洛川、宜君一帶作為機動兵團,力保延安並阻止我軍南下。
當時,如果我軍繼續在北線作戰並打下榆林,則能夠鞏固我邊區後方。然而,榆林之敵相當狡猾,加之工事堅固,難以在短時間內攻克,且該方向不是西北敵人的要害,攻下此處也無法有力配合中原陳賡兵團作戰。如果我軍再次西進隴東、三邊,再打“兩馬”(馬步芳、馬鴻奎),可利用胡宗南與“兩馬”之間的矛盾,各個擊破,但西進路途遙遠,補給困難,不便於我軍集中。
因此,只有南出陝中,配合陳賡兵團對抗胡宗南才最為有利。胡宗南部系西北敵軍主力,雖經我連續打擊鋭氣已挫,龜縮延安、洛川、宜君、宜川等地,但仍是西北戰場之大敵。這一地區交通比較發達,便於各部敵軍相互增援。敵人為實現其東援中原的企圖,必將盡力守住該地區。
戰爭實踐證明,毛澤東主席指出了正確的作戰方向。西北野戰軍遵照毛澤東主席指示,取得宜瓦戰役的勝利,為解放大西北創造了有利條件。
縝密分析部署,確定作戰對象和戰場。決定在南線攻打胡宗南後,有3個作戰對象和3個戰場可供選擇。
一是打延安。攻佔延安,政治影響大,且是在邊區內作戰,有利條件多,但不符合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的戰略方針,不能有力配合中原陳賡兵團作戰。而且,該地守敵有2個旅,工事堅固,易守難攻,不利於速戰速決。
二是攻洛川。這一方案雖能夠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且該地確是敵之要害,但敵人在此集中4個旅,也不易達到速決全殲和配合我中原作戰之目的。
三是圍攻宜川,設伏打援。該地雖系國民黨區域,但緊靠邊區,羣眾基礎較好。敵人工事雖堅固,守城兵力卻相對薄弱,又較孤立,僅有不足1個旅把守。如果我軍圍攻宜川,位於洛川、宜君的敵劉戡兵團必來馳援,這就便於我軍集中優勢兵力,在運動中將其殲滅,達到有力配合中原作戰的目的。
劉戡進援宜川,有3條道路可行。一是沿洛宜公路,經瓦子街至宜川。這條路可最快到達宜川,也便於重兵器運輸,但大路有遭我伏擊之慮。二是沿洛宜公路,經石堡至宜川。這條路至宜川的距離是上一道路的兩倍,無法實現迅速增援。三是沿宜川以北,經金獅廟梁的山間小路至宜川。走這條路,遭我伏擊的可能性雖小,但要翻山越嶺,重兵器也無法通過。我軍判斷,胡宗南從全局安危出發,急於增援宜川,必令劉戡取捷徑沿第一條道路馳援。
據上述分析,為穩妥可靠,我軍在選擇伏擊戰場和兵力部署時,3條道路兼顧,重點放在敵人增援可能性最大的第一條道路上。結果不出所料,敵人沿第一條道路進入我軍預伏的戰場。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毛澤東主席一貫主張“戰略上以一當十,戰術上以十當一”。整個西北戰場當時有敵軍38萬人,我野戰軍只有7.5萬人,戰略上敵眾我寡。就宜瓦戰役而言,敵3萬人,我7.5萬人,本次戰役中敵寡我眾。在宜瓦戰役的圍城打援和攻城殲敵兩個階段,由於我軍在關鍵時刻適時轉用兵力,形成了絕對優勢。特別是在戰役主要突擊方向和主要突破地段上,我方優勢更大。在宜瓦戰役中,我軍堅決貫徹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原則,取得巨大勝利。
西北野戰軍原計劃二縱由晉南西渡黃河後,直取韓城,得手後視敵情再取郃陽(今合陽)、澄縣等城。後審時度勢,及時改令2縱北上參加打援戰鬥。這樣,除以地方部隊牽制其他敵人外,西北野戰軍主力5個縱隊全部集中於一個戰場,從而保證迅速全殲敵人。
宜瓦戰役中,我軍共殲敵2.8萬餘人,斃敵整編第29軍軍長劉戡和整編第90師師長嚴明。這是西北野戰軍轉入戰略進攻後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這一勝利有力策應了華東野戰軍和晉冀魯豫野戰軍在中原戰場的作戰,使西北戰場的形勢發生重大改變,為西北野戰軍直指關中創造了條件。(李志新)
(來源: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