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巾幗”之意是指婦女的頭巾或頭髮上的裝飾物,後來慢慢用來代指所有女性。“鬚眉”則是泛指廣大男性。
眾所周知,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女性的社會地位較低,通常被當作男人的附屬,甚至經常要遭受歧視。因而,巾幗不讓鬚眉,就是説女人並不比男人差的意思。
其實,在我國曆史上,也湧現出許多的優秀的女性人物代表,諸如洗夫人、花木蘭等等。而武則天更是在朝廷權力爭鬥中,直接登上皇位,成為了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但是關於她的長相的説法,一直以來都是謎團,人們也對此爭論不休。那麼,武則天到底長的是什麼樣子呢?她又是如何登上權力的巔峯的呢?
由於古代並沒有攝影照相等先進現代技術,當時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似乎也對此並不感興趣。因此,對於武則天的相貌到底長啥樣,並不為後人所知曉。
雖然有許多的影視劇作品都有演繹關於武則天的形象,但並沒有引起大家的共鳴。
當時的唐朝社會,可以與今時今日的審美觀完全不同,據史書相關記載,唐朝的審美是以胖為美,在當時生產技術和社會生產力並不高的情況下,這完全符合事實,因為可以豐衣足食,意味着一個女性當時的家境非常不錯。
一般來説,社會的主流思想都是從上到下,慢慢進行覆蓋和蔓延的,所以説朝廷提倡以胖為美,下面的三教九流自然隨身附和。當然,也可以用雍容華貴這樣的美言來替代。
但除了圓潤之外,武則天也絕非相貌平平之輩,不然就很難解釋李治為何對她痴迷不已。
畢竟李治作為一國之君,後宮佳麗三千,燕肥環瘦,各有不同,早就已經審美疲勞了,如果沒有一定的美貌或姿色,很難獲得李治的青睞。
隨着時間推移,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有考古學家在挖掘一座唐朝陵墓時,發現了一幅由唐朝宮廷畫師描繪的美麗女子圖。但因年代久遠,畫面有一些模糊,很難仔細辨認出此女子的身份,最後只能把它保存在博物館裏。
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近些年有關專家對該幅女子畫像進行了修復還原,發現這幅女性畫像非常符合武則天的形象。
雖然沒有確定,但不妨進行一番猜想,在唐朝的朝廷裏,一般宮女或者嬪妃的畫像是根本就沒有資格,要宮廷畫師進行描繪的。
因此必須滿足一是有權有勢,二是功勳卓著這兩個基本條件,而符合的唐朝女性並不多見。
最後,大家都把猜想指向了武則天,這似乎也非常有道理。那麼,這幅酷似女星劉曉慶的畫像主人武則天,又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皇位的呢?
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聽聞武家有女初長成,並且傾國傾城,相貌不凡。
於是立即下旨入宮覲見,武家也不敢不從,也可以説感到欣喜,畢竟皇恩浩蕩,別人家未必會有這等好事,這同時也是隻有十四歲的武則天一生際遇的起點。
其實武家的先祖曾經也風光過,在北魏年間出過將軍、刺史等高官,可惜子孫後繼乏人,到了武則天父親這一代,已經完全沒落了,並不受當時社會上流階層所重視。
好在武則天的父親識人的眼光不錯,在李淵還在打仗時,就傾其所有,鼎力相助。而李淵稱帝后,自然沒有忘記這位好朋友。
隨後提拔武則天的父親在宮中任職,最高時做到了工部尚書的位置,有了上流社會的門票,而這一點尤其關鍵,如果沒有父親奠定最初的基礎,李世民深居宮中,也根本不會聽説武則天的美貌。
但是,幾乎所有史書關於李世民與武則天的情史。都沒有任何的記載,唯一有的只是一段關於馴馬的對話。大概是李世民帶着武則天外出遊玩時,説自己有匹馬極其暴烈,性情難以馴服,不知道該怎麼辦。
武則天就回答説,對待不聽使喚的動物,就要用鞭打,絕對不能給它好臉色,或者直接把它殺了。
聽完這番話,李世民覺得武則天性格有些殘忍,此後都不怎麼待見她,在位期間也沒有提拔,都只是區區才人而已。
但是,武則天是個極頂聰明的人,在陪伴李世民漫長的十二年時間裏,逐漸練就了察言觀色,待人接物的道理。
而這些經驗也極其寶貴,此後她一上手就扳倒王皇后,以及與李治聯手扳倒關隴門閥等手段,恐怕全部經驗都是來自於李世民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倡導“女子無才便是德”封建社會,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小姑娘,説她學問修養有多深厚,多麼有城府心機,似乎都不合理,更別説以後做皇帝的想法,恐怕當時心裏想都沒想過,只能説她自學成才的能力極其的強悍。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在李世民身邊,武則天慢慢觀察和學習,逐漸形成了後來殺伐果決的性格。
隨着李世民病重,武則天經常要去侍候,自然與想盡孝道的太子李治,有了更多的接觸,此時的武則天早已不是當年的小姑娘。
而是如今人們所説二十六七歲的“熟女”,正是女人最嫵媚多姿的年華,一來二去,李治也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因為是沒有生育的妃子,按照舊時習俗,只能去“感業寺”做尼姑,為李世民祈福頌恩,從此與青燈古佛相伴,再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李治放不下,完全被武則天的魅力所折服,想不顧一切地與她在一起。
公元665年,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但是李治身體不好,當時的醫學並不發達,終身難愈的心腦血管病,讓他無法應付繁重的政務工作。
只能讓武則天成為代理人,這也逐漸讓武則天在一線崗位上,有了更多的實踐經驗積累,開始在幕後發力。
所以説,命運的改變還是在於自己,當機會就在眼前時,沒那個能力也是白搭。到體弱多病的李治逝世後,武則天已經在前線主持了二十四年,在此期間積累多少威望,培養了多少嫡系,這就是她最終成為一代女王的基礎。
雖然武則天稱帝的過程並不順利,甚至有些殘忍,對自己的親生骨肉都不放過,但是毫無疑問,在她執政期間,憑藉她卓越的政治才能,不僅讓當時原本社會經濟有些蕭條的唐朝更加繁榮。
而且提拔了多位有才幹的官員,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經濟基礎。
作為古代女性優秀的代表之一,武則天的長相不僅美貌,與一般女子不同,非常大氣,也可以説英氣逼人,性情也並不柔弱。
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憑藉個人奮鬥,可以做到權傾天下,成為一代女皇,確實令人佩服,也的確有令人為之嘆服的本事。
如今的社會更加的開化,女性的話語權更為突出,也讓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因此,女性完全可以拿出“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為自己理想而奮鬥,最終成為可以獨當一面,自強自立的女性。
當然,要復興華夏民族的強國夢想,也必然需要廣大女性貢獻卓越的才能,中華兒女同心協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共築更美好的家園,直至實現“中國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