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高中時,班主任為了讓大家更有努力學習的動力,便經常給我們灌輸大學是多麼的美好,到了大學之後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不得不説班主任的這種“洗腦”方式真的很實用。每次聽了之後,都會對大學充滿嚮往,對於眼前的困難也都更加有勇氣去面對。
那麼真實的大學真像高中班主任所説的那樣嗎?實際情況並沒有想象得那麼樂觀。
如果到了大學之後,真的毫無顧慮地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那麼我想你的大學生活大概率被毀了。
有的同學就是這樣,到了大學之後自甘墮落、虛度時光, 睡懶覺曠課、通宵玩遊戲、為完成任務而抄作業,最終一到期末考試就現了原形。
送分題還是“送命題”?答對得3分,答錯扣41分在大學期末考試的測試上,大多數學校命題過程都比較嚴謹,針對課本教學內容命題,然而也有個別教師在命題過程中比較有創意,經常會加入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題型,表面上看很隨意,實際上卻另有妙用。
比如下面這套《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期末考試試卷,第一道題就讓大家選出自己的授課教師,並寫出她的名字。如果答對,就能得3分,如果答錯,直接扣41分。要知道大學低於60分是需要補考的,也就是意味着,如果這道題都沒答對,那就等着掛科吧。
學渣很無奈而對於這樣一道看似簡單的送分題,對於某些學渣而言簡直就是“送命題”。在大學中確實存在有些不怎麼聽課的同學到期末結束後甚至不知道授課老師叫什麼。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這就是現狀。
所以對於學渣而言,這道題無疑讓他們倍感無奈。如果只是選擇題,那麼大家或許還能憑藉着印象選出哪一個是授課老師。而一提到要寫出老師的名字,就讓部分學渣倍感焦急,因為他們確實沒用心記這些,也壓根沒想到期末考試會來這麼一出。
這樣設置合理嗎?對於在期末考試設置這樣一種題型,網友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表示支持,支持一方認為,如果連老師都認不出,連老師的名字都不知道,還能指望他學好這門課嗎?根本就沒花心思在學習上。
而反對的一方認為,不知道老師名字不代表沒有學好這門課,也沒有誰明確規定需要必須知道授課老師的名字。
還有一些網友思路更加清奇,給那些忘記老師名字的同學支招。讓大家直接空着不選,然後考完後聯繫老師説自己不小心漏看了這道題。
而筆者認為,這種題型的設置還是相對比較合理的。這道題雖然沒有考驗大家相關書本知識,但是考驗了大家的學習態度。一學期課程結束如果連自己老師都不認識,都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那大概率是沒有將心思放在學習上的。
進入大學之後,我們會發現比較極端的兩種狀態,有的學生依然保持了高中階段勤學苦讀的良好習慣,課後時間依然在複習所學知識,或者到圖書館瀏覽書籍擴充知識儲備。
也有一些學生到了大學之後就徹底墮落了,缺乏了教師的監督,父母的約束,就像是脱繮的野馬一般,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當別人已經早起晨讀時,他還在被窩裏慵懶地睡覺。當夜深別人進入夢鄉時,他的鍵盤聲比誰都響。
長此以往之後,兩種不同的學習狀態自然對應着不同的結果。不得不承認,如今大學中混日子的大學生多了不少,有的家境較為優越,有較厚的家底可以讓他“造”,但讓我不解的是,有的學生家境並不好,卻依然在遊戲中沉淪迷失,最終臨近畢業才醒悟,可那時已經晚了。
所以這個世界也算是公平,至少大家都是一天24個小時,至於你如何去利用這個時間,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決定,而這決定背後對應的便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今日話題:你認為期末試卷設置這種題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