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就憑這一場冤案,朱祁鎮死1000次也不多!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經典

文/林巖

于謙

明朝洪武年間,工部主事於彥昭辭官之後,隱居在杭州府錢塘縣太平裏(今屬浙江杭州上城區祠堂巷)。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於彥昭的妻子生下了一個男嬰,取名“謙”,希望這娃長大之後謙遜為人。

杭州於氏家族祖先居住在考城(今屬河南民權縣程莊鎮於莊村),其天祖於伯漢遷居山西,後又遷居蘇州,其高祖於夔仕曾在元朝時做官。

于謙的曾祖於九思曾任職杭州路大總管,遷居錢塘縣太平裏,祖父於文明曾任職工部主事,父親於彥昭厭倦了宮廷的內鬥,選擇了辭官隱居。

于謙少年時期就志向遠大,他仰慕南宋抗金英雄文天祥的氣節,數十年如一日祭拜文天祥的畫像。

于謙七歲的時候,有個僧人給他看相,説他是文天祥轉世,將成為挽救大明的宰相。

于謙很有文才,八歲的時候,有一天,于謙穿着紅衣裳,騎着一匹黑馬走在大街上。

鄰居有個老頭調侃他説:“紅孩兒,騎黑馬遊街。”

于謙不假思索回敬一句:“赤帝子,斬白蛇當道。”

一副妙聯由此產生,不僅對仗工整,而且表現出非同尋常的氣勢和高遠的志向。

永樂十九年(1421年),十八歲的錢塘縣考生於謙考中進士,

自此踏入了曲折坎坷的仕途。

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起兵發動叛亂,于謙以御史身份,奉命陪同明宣宗朱瞻基御駕親征。

漢王朱高煦兵敗出降,明宣宗命于謙指出漢王的罪行,于謙慷慨陳詞,氣勢逼人,朱高煦被罵得低頭無語,趴在地上戰慄不已。

明宣宗要的就是這效果,大為滿意,於是提拔于謙為江西巡按使,後歷任兵部右侍郎、河南巡撫、山西巡撫等官職。明英宗在位時期,宦官王振很得寵,很多大臣爭相送禮巴結,而於謙卻嗤之以鼻。

王振於是就進讒言,誣陷於謙,英宗皇帝偏聽偏信,就把于謙撤去官職後關進了監獄。

當時,河南、山西兩省的官民以及一些藩王聯名請命,為于謙打抱不平。

明英宗於是釋放了于謙,官復原職。

“土木之變”爆發,明英宗被俘,于謙力排眾議,堅決反對遷都南京,提出固守北京城的主張。

新上任的明代宗聽信了于謙的諫言,提拔他為兵部尚書。

于謙上任後,立即指揮城中衞戍將士,以二十二萬人馬在九門外列陣,抵禦瓦剌鐵騎,瓦剌部太師也先挾持明英宗,逼着明軍握手言和,而於謙認為“社稷為重,君為輕”,堅決不同意講和。

後來,也先黔驢技窮,只好釋放了明英宗,雙方這才講和。

此後,于謙沒有放鬆警惕,而是加強京城的防禦,挑選駐京軍隊中的佼佼者,分成十個團營日夜操練。

不久,又派遣兵馬出關屯守,邊境之地逐漸安定下來。

朝廷當初若是南遷,大明帝國很有可能提前進入“南明”時期,于謙的堅守挽救了大明,同時也為延續大明統治立下不朽的功勳。

當時,朝中政務、軍務繁雜,于謙審時度勢調兵遣將,其號令嚴明,處事明察精細,日夜操勞國事,卻從不提及自己的功勞。

于謙清廉為官,家中清貧,居住的房屋也只能遮擋風雨而已,卻從未利用職權謀取私利。

他的個性又極為耿直,遭致朝臣的嫉恨。

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在大將石亨等人的擁戴之下,發動“奪門之變”,順利從弟弟明代宗手中奪回了本就屬於自己的皇位。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對於弟弟信任的臣子,明英宗是懷有疑慮和戒心的,尤其是聲名遠播境外的于謙。

石亨趁機誣陷於謙打算立迎立明仁宗朱高熾第五子——襄王朱瞻墡為皇帝。

朱瞻墡在當時的諸王當中“最長且賢”,這一謠言對於明英宗來説,寧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對於是否殺掉于謙,明英宗起初是很猶豫的,他對於謙的評價是“謙實有功”。

參與奪門之變的大學士徐有貞進言説:“若是不除掉于謙,那麼我們此次行動就是出師無名啊!”

明英宗認為有理,於是下詔,誅斬于謙。

正月廿三日,于謙被劊子手押至崇文門外斬殺。遂溪教諭吾豫諫言將於謙滅族,同時將其推薦的大臣全部誅殺,明英宗沒有同意將事態進一步擴大化。

官員抄家的時候,發現于謙家中沒有餘錢,值錢的東西只有明代宗朱祁鈺賞賜的一件蟒袍和一把劍。于謙被斬的那天,天空上烏雲密佈,百姓都認為于謙太冤枉了。

參與奪門之變的宦官曹吉祥有個手下叫朵兒,他認定於謙是個忠臣,於是慟哭不已,在於謙被斬的現場潑酒祭奠。

曹吉祥用鞭子抽打朵兒,而他在第二天依舊潑酒祭奠。

都督同知陳逵也非常同情于謙,冒着被殺頭的危險,收斂了于謙的屍體。

天順二年(1458年),于謙養子於康將其遷葬杭州三台山。

孫太后起初不知道于謙被殺,得知消息後,大為悲傷,明英宗也開始感到懊悔。

天順四年(1460年),石亨驕橫跋扈,被明英宗以謀反罪名殺掉。

曹吉祥養子曹欽謀反,事敗後投井自殺,其家人均被誅殺,曹吉祥被處以磔刑。奪門之變的兩個重要人物的謀逆行為,客觀上證明了于謙的清白,這使得明英宗深感悔恨,但一切悔之晚矣。

明憲宗成化元年(1465年),朝廷恢復了于謙的官職及名譽。弘治二年(1489年),朝廷追諡于謙為“肅愍”,明神宗時期改為“忠肅”,朝廷態度的轉變,算是告慰了忠臣的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