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秦人起源,學術界主要有“秦出東夷”和“秦為西戎”這兩種觀點。
由於《史記·秦本紀》中記載的是“在西戎,保西垂”,認為秦人出自西方,所以“秦為西戎”成為千年來的主流觀點。值得一提的是,《史記》這一觀點,是戰國以來六國對秦人的普遍看法,鄙視秦人粗鄙,認為秦人為戎族,代表一種野蠻而暴力的文化。
那麼,秦人究竟起源何方?香港發現一批戰國楚簡,上面內容顛覆歷史,揭開秦人起源之謎,以至知名學者感慨,難怪秦人能夠一統中國,因為從秦人起源之中,可以看到秦人文化中具有一統天下的內在因素。
2008年,香港文物市場上出現一批戰國楚簡,總數2500枚(包括少數殘斷簡),記載的內容幾乎都已失傳。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對此評價是,“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司馬遷也沒有看過的典籍”,可見這一批戰國竹簡的珍貴程度。
隨後,清華校友競拍下這一批竹簡,並將之捐贈給了清華大學,後來被稱之為“清華簡”。
由於盜墓所得,所以這一批楚簡出土時間、地點、流散的過程,如今已經難以找到答案,但並不妨礙這一批戰國竹簡的價值,原因有二:一是楚簡沒有受到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影響,二是楚簡記載的幾乎皆為失傳內容,其中就包括秦人起源的記載。
根據“清華簡”的記載,秦人始祖是少昊,而少昊是遠古時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同時也是東夷族的首領,貴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首(白帝)。少昊在嬴水之濱出生而得嬴姓。學者柳明瑞考證,嬴水就是流經今山東萊蕪的嬴汶河。
所以,秦人是居住於東方的一支部族,為今天山東一帶,是屬於東夷的一支。
在商朝時期,秦人一直臣服效忠於商天子,為商天子四處征戰。令人意外的是,秦人和建立商朝的殷商人是同祖同源,都出自東夷玄鳥部,因為秦人也信奉“玄鳥”,《史記》記載佐證了這一點,“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所以,秦人與商人系出同源,兩者由此成為鐵桿同盟。
至於商朝源自東夷,為何商朝一直征討東夷?這是因為東夷國家眾多,並非統一的國家,有些與商朝關係好,有些卻反商。更為重要的是,東夷位於東南方向,掌控鹽、貝、金屬等資源,導致殷商必須與之開戰。
武王伐紂滅亡商朝之後,秦人淪為了周王朝的奴隸,但商人、秦人等內心極其不滿,所以武王死後,很快就爆發了武庚之亂(三監之亂)。武王死後,周公執政,監視武庚(紂王之子)的武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對周公執政不滿,於是就與武庚,以及殷商舊地東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國串通一起叛亂反周。
不過,這一聲勢浩大的叛亂,很快就被周公平定。隨即,周公將長子伯禽封到原來秦人的地方,建立魯國,統治“商奄之民”。
那麼,造反失敗的秦人下場如何呢?“清華簡”《系年》的第三章中,就講述了這一段往事。
飛(廉)東逃於商盍(葢)氏。成王伐商盍(葢),殺飛(廉),西遷商盍(葢)之民於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參與叛亂的秦人祖先飛廉逃回領地,但很快就被周成王殺死,隨即周王朝強行把秦人西遷到甘肅朱圄山地區,用後世的話説是謫戍(zhé shù),其實是為了懲罰秦人叛亂。“西遷.....是秦先人”一語道破秦人的來歷,就是源於東方,秦始皇祖先就是山東的東夷人!
顯然,“清華簡”記載顛覆了史記記載,秦人並非出自“西戎”,而是出自東夷。
那麼問題在於,“清華簡”的這一記載是不是靠譜?為何楚國對秦人起源如此清楚?
其實,考古的確能佐證這一點。1959年,在陝西藍田縣出土的西周中期詢簋、師酉簋上,都提到了“秦夷”(所謂東夷西狄南蠻北戎)、還有“戍秦人”;甘肅禮縣西山遺址之西周時期的秦人大墓、陝西雍城的秦公大墓,與山東益都蘇埠屯商代大墓有很多鮮明的共性等,都證實了“清華簡”的記載。
楚國位於邊陲,與秦國一樣,被稱為蠻夷之地,為何楚人如此清楚秦人起源呢?這或與“王子朝奔楚”有關。王子朝是周景王姬貴庶長子,周景王想立他為王,但遭到諸侯反對,由於周景王暴斃,所以周朝爆發內戰,王子朝奪位失利,就此帶着大量周朝典籍出逃楚國,其中部分典籍或許就被楚人獲取,由此造成了戰國中後期楚文化繁榮。老子因此事而丟官,從而隱居。
所以,“清華簡”記載的內容,未必全部符合歷史,但在秦人起源這一點上,卻基本符合歷史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從秦人起源上,也可以看到秦國能夠一統中國的文化因素。原因很簡單,秦人是東夷文化、商文化、西狄文化、周文化等多種文化的碰撞融合,最終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大秦文明!整個秦人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文明大融合的過程。
所以,秦統一全國不是偶然性的,特別是從文化組成來看也不是一個偶然;它也不僅僅是武力的戰勝,而是繼續了整個中華民族發展延續和進步的一個過程。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清華簡”項目負責人李學勤教授,對秦國能夠一統中國,給出了這麼一個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