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章武二年,孫劉之間爆發的夷陵之戰也分出勝負,
陸遜火燒連營,大破蜀軍主力,劉備後路被斷,他本人差點都被吳軍抓住!
幸好依靠着山勢險要,劉備一路逃回了白帝城。
這場戰爭是蜀漢立國以來最大的敗仗,吳軍勢頭正盛,完全可以進一步奪取西川。
然而就在這時,吳軍的攻勢卻停止了,陸遜拒絕了諸將進攻白帝城的建議,而孫權在打了勝仗之後,居然主動去找劉備和談,甚至還送回了大量蜀軍戰俘,這麼好的機會就白白錯過,確實是很可惜的事情。
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在三家政權中,蜀漢實力是最弱的。
根據蜀漢地區的人口統計,
蜀漢最多維持的軍隊也是在十萬人左右,常備軍隊就這麼點,而夷陵之戰前,蜀漢剛剛打完了慘烈的漢中之戰,再加上荊州失利,國家的損失是比較大的。
劉備伐吳的戰爭,到底動用了多少人,至今都有爭議,
《傅子》這類的文獻更是直接表示蜀軍有八萬人喪命,
這倒是有些誇大。
蜀軍的總兵力大致在5萬左右,而蜀軍雖然全軍覆沒,並不是真的都損失了,劉備逃回白帝的過程中,還有很多蜀軍潰散的部隊陸續逃了回來。但
劉備這次的失敗,對剛剛建立沒幾年的蜀漢政權來説,確實是造成了沉重打擊。
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蜀漢當時形勢
劉備屯兵白帝城,他本人受到沉重打擊,蜀軍上下信心不足。
更要命的是,蜀漢此時內部出現了亂子。
蜀南地區爆發了叛亂,內部人心惶惶,
劉備夷陵之敗,軍力的損失還在其次,
最重要的損失是軍械錢糧的損失,以及馬良,張南這些傑出人才的損失,
可以説蜀漢中青年一代的精鋭,在此戰中死得差不多了。
正如諸葛亮所説的那樣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諸葛亮的能力確實出色,在接手之後,很快就穩定住局面,也順利維護了與孫吳的關係,蜀漢政權這才平穩延續下去。可要是陸遜等人趁着夷陵大勝,直接攻取西川,諸葛亮還沒有接掌軍政大權,劉備身體也不好,
吳軍完全可以藉着這個勢頭,直接滅掉蜀漢,這也是吳軍陣營裏面諸將普遍的觀點,可是陸遜否決了這些建議,孫權也沒有繼續對蜀開戰的意思,究竟為何?
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形勢所迫
陸遜與孫權都需要考慮全局的問題,蜀吳夷陵之戰,對雙方的打擊都很大,劉備在前期打得非常順利,吳軍的損失也是比較大的。
兩邊還
有一段時間是相互僵持,後來陸遜率軍連續突破劉備的營壘,在馬鞍山圍攻,蜀軍也拼死抵抗,陸遜軍隊的損失同樣不小。
不過,更要命的問題是曹魏已經開始有異動了,三家裏面最強的肯定是曹魏,其實早在吳蜀夷陵之戰爆發的初期,曹魏就已經面臨着新的選擇,孫權為了得到曹魏的援助,也直接投降了曹魏。
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此時魏國有一個出名的戰略家劉曄,他就看出這是絕佳的戰機。
《三國志》寫道:
吳悉國應之,而遣使稱藩。朝臣皆賀,獨曄曰:“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陛下雖齊德有虞,然醜虜之性,未有所感。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夫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劉曄早就看透了孫權,認為孫權這種投降就是權宜之計,現在趁着吳國形勢危急,立即發兵去攻打吳國,這個建議是非常正確的。
可惜當時曹丕沒有聽他的建議,可笑的是,
夷陵之戰剛剛結束沒多久,曹丕就後悔了,自己也選擇起兵伐吳。
也就是説
魏國的朝堂上,一直都有關於是否伐吳的爭論,
孫權肯定知道這點,曹魏的軍隊掌握着襄樊,南下還是比較方便的。
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陸遜見劉備逃走之後,也明白現在伐蜀,必然面臨着曹魏的壓力,他整軍回去備戰,沒過多久曹魏的大軍就來了,
陸遜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要是貿然伐蜀,肯定需要一定的時間,此時吳軍就沒辦法抵禦南下的魏軍了。
曹丕稱帝之後,一直是有着統一天下的野心,只是他不像曹操一樣果斷,沒有更好的膽識,因此曹丕沒能及時採納劉曄的建議,錯過了最佳進攻時機。
魏蜀吳三家是相互制衡的關係,孫權放棄攻打蜀國,反而主動示好,並不見得是要向蜀國尋求幫助,而是希望蜀國不要繼續攻打自己。
孫權當時的形勢同樣很危險,劉備在白帝駐軍,大不了破罐子破摔拼命再度伐吳,以劉備的性格是很有可能這麼做的,吳國是肯定無法抗住魏蜀夾攻的,他必須要保證蜀國不繼續和吳國為敵。
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風險轉移
荊州對於孫吳政權來説非常重要,
呂蒙奇襲荊州,讓孫吳政權徹底掌握了大部分荊州,
荊州從原來的三家瓜分,變成了魏吳兩家瓜分。
蜀漢無法東出,但有一點對蜀漢還是有利的,那就是原本蜀漢需要在荊州承擔的風險,已經轉移給了孫吳。
曹魏政權有幾個主要的軍區,其中以襄樊為主的東南軍區,是曹魏經營的重點,曹魏佔據了荊州最為重要的幾個郡,又順利從蜀漢那裏接收了上庸地區。
曹魏在南面就與孫吳全面接壤,雙方主要是在東南的合肥,以及西南的荊襄兩面作戰,
之前蜀漢掌握荊州的時候,孫吳還可以利用蜀漢幫助自己分擔西南防線的壓力。
然而在
呂蒙奪取荊州之後,孫吳必須要自己來負責西南的防禦。
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比如陸遜,在夷陵之戰發生之前,他就已經在荊州地區駐守了很長時間,之後陸遜作為國內的大都督,也是長期在荊州地區鎮守,孫吳與曹魏發生的幾次大的戰役,也主要集中在這裏。
劉備伐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要奪回荊州,孫權雖然不會讓出荊州,但他也清楚,
單單靠着孫吳的力量,沒辦法維持荊州的防線,為此這種風險轉移,讓吳國必須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其實夷陵之戰從一開始就顯得有些詭異,孫權似乎沒有打算徹底與劉備鬧翻,他還主動給劉備台階下。他清楚,
即便不能和蜀漢恢復聯盟,也絕對不能讓蜀漢變成敵人。
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孫吳的荊州問題
在東漢末年,荊州不僅有着大量的人口,經濟文化也是非常繁榮,劉表經營了很長時間,讓荊州成為了一方樂土。
荊州不僅有着極高的戰略價值,還能成為重要的補給區。可孫吳奪取荊州之後,形勢已經改變了。
孫權手裏的荊州,重點是江陵,以及江夏南部分。
至於看起來面積很大的長沙等荊南四郡,在當時不是什麼富庶的地方,人口又少,也沒有什麼大的產出。
以孫權手裏掌握的兩個重要據點來看,
孫權是很難通過自己的這部分荊州,恢復國力,他必須還要靠着國內的力量去維護這部分區域。
孫吳在這裏駐軍也有幾萬人,以他所掌握的荊州是很難供養這幾萬常備軍的。
實際上荊州最值錢的部分,都掌握在曹魏的手裏,
像一郡可頂一國的南陽,還有核心樞紐襄陽這些地方不僅產出較多,還有着地理的優勢。
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因此孫權這部分荊州,是充當一個戰略緩衝區,
在自己沒有能力快速奪取西川的情況下,蜀漢的戰略價值是非常大的。
曹丕伐吳之後,孫權依靠着氣候順利打退了魏軍的攻擊,但他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前陸遜清醒止步,避免與蜀國發生全面的戰爭。
劉備收攏殘軍,再加上趙雲帶領的後備軍也趕了過來,蜀漢在白帝也有着兩三萬的軍隊。無論是曹魏還是東吳,都不可能忽視這部分蜀軍。
此時的劉備依舊有着影響戰局的能力,孫權可是與劉備打過多年交道的,這次夷陵之戰得利最大的其實是曹魏,不僅蜀漢在江北的軍隊都投奔了曹魏,曹魏還不費力氣就削弱了蜀吳兩家。
如果兩家繼續內鬥,別説荊州是保不住了,就是兩家的統治都很危險,孫劉已經無法像之前赤壁之戰那樣一起抗敵,但
只要兩家能繼續維持同盟,蜀軍就隨時可能成為東吳在荊州的一大助力。
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總結:
這場夷陵之戰,本身是蜀吳兩家長期的矛盾積累導致的結果,蜀吳作為弱小的一方,本應該同心協力對抗曹魏,但兩家肯定優先考慮自己的發展。
荊州問題一直無法得到解決,用武力解決是必然的結果。
此時曹魏已經是一個穩定強大的政權,它在外部形成了壓力,迫使蜀吳無法繼續開疆拓土。
陸遜在大勝之餘,必須要戒備北部的魏軍。劉備兵敗之後,採取的善後處理是比較及時的,派人堵住了入川口,軍隊扼守夔門險要。
陸遜此時,要想入川作戰難度很大,他主動退讓,既給了劉備顏面,也給了孫權挽回局面的機會,
陸遜不愧是傑出的戰略家,他對於全局的把控很到位。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35 字。

轉載請註明: 夷陵之戰,劉備近乎全軍覆滅,為何陸遜不趁機滅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