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中生命力最為強盛的當屬是漢朝了,延續四百零五年的漢朝,雖然是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延續將近兩百年的西漢因為外戚專權導致滅亡,緊接着劉秀建立東漢,劉秀雖是劉氏子孫,但因為要遵行“推恩令”,傳到他父親這一輩的時候,就只是濟陽縣令這樣的小官員了,但劉秀仍然是憑着劉氏皇室的號召力,從民間崛起,直至建立東漢,接着又延續了將近兩百年,由此可見漢朝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實屬強大。等到三國時期,劉備更是憑着他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一路從最開始的以織蓆販履為業,招攬人才,漸漸發展勢力,入主徐州,依附劉表,這裏的劉表也是東漢末年的宗室成員,而後又對抗曹操,大業初成,經過漢中之戰和夷陵之戰後,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但後世總是稱劉備所建立的國家為“蜀漢”以區分漢,這表明了人們並不承認他的正統身份。
公元263年,蜀漢滅亡以後,到了公元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史稱劉宋,其實劉裕的身份相較劉備,更加正統,他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他的祖先一族一直擔任着漢朝宗正的職務,也就是負責管理皇室成員,而劉備的祖先是曾經被削去爵位的中山靖王劉勝之子劉貞,這樣一來劉備在名義上來説,連宗親都不算,根本沒有皇室繼承權。晉哀帝興寧元年,劉裕出生,傳到他這一代的時候,已經完全沒有了曾經身為皇室的任何跡象,家境貧苦,母親早逝,父親劉翹連乳母都請不來,若不是劉懷敬之母伸出援手,養育劉裕,否則劉裕就早早夭折了。他長大後,身材端正,氣勢不凡,貧窮的家庭讓他早早地承擔起責任,砍柴種地,打漁和賣草鞋,這些都做過,但因為貧窮的原因,鄉里人一向看不起他。但劉裕並不在意這些,他心懷大志,才能出眾,自然會有人賞識他。
公元399年,劉裕從軍,成為北府軍將領冠軍將軍孫無終的司馬,後又轉入劉牢之的麾下,擔任參軍,劉裕在每次作戰中,他都披堅執鋭,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在多次戰爭中,他的軍事才能逐漸顯現,智勇雙全。東晉自偏安以來,一直面臨着北方的威脅,但淝水之戰的勝利,讓東晉暫時解決了外部威脅,孝武帝放鬆了警惕,這一不思進取,就是內部又出現了問題,朝中攝政王專權,導致國家局面更加混論,各地起義不斷。作為因立下軍功而崛起的劉裕,他被升任建武將軍、彭城內史,成為東晉頗有威望的一員虎將。
公元402年,東晉都督桓玄爆發叛亂,朝廷派出司馬元顯為驃騎大將軍,命劉牢之為前鋒鎮壓這次叛亂,但兩人竟然都被桓玄收買了,桓玄輕而易舉地奪權了東晉大權,劉裕表面上服從,其實內地裏已經在密謀平定此次叛亂,匡輔晉室。公元404年,劉裕以打獵為名,聚集了殘餘的一千七百多名北府士兵,在京口舉行起義,平定此次叛亂。
劉裕的起義得到了各地的響應,但是他沒有自己稱帝,反而是迎回了白痴皇帝司馬德宗。公元406年,他因功受封為豫章郡公,食邑萬户,獲賞絹三萬匹,後入朝掌握大權,公元409年,劉裕成為當朝宰相,但他的聲望還不足以得到支持篡權奪位,於是他決定征討南燕,南燕被滅後,劉裕的威望大幅上漲。劉裕心中清楚,自己若是要稱帝,朝中有三股反對勢力,其中司馬休父子是他的最大敵人,劉裕步步為營,謹慎計劃,終於剷除了這些反對勢力。而後他又收復了益州,平定江南,滅掉後秦。如此劉裕的聲望達到最高點,他的能力和功績完全可以當得上皇帝,但其實在這之前,劉裕也可以評價手中的權勢篡權奪位,但是他一直等到了五六十歲,還沒有當上皇帝,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他是在糾結是否要成為亂臣賊子嗎?其實並不是,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讓迷信的劉裕不敢稱帝。
當時民間相傳一首童謠,“昌明之後有二帝”,如此劉裕才在晉安帝司馬德宗之後,他又立司馬德文為帝,司馬德文這個皇帝是為了幫他“擋災”的,而且這個皇帝是個傀儡皇帝,實際大權還是劉裕把持着。公元420年,劉裕覺得這災也應該擋得差不多了,而且他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當皇帝了,所以他逼迫司馬德文禪讓,而後自立為帝,建立劉宋,司馬德文則是被他貶為零陵王,遷往皇陵軟禁起來,後來被劉裕派出的殺手殺死。不止如此,司馬皇族的成員也被他屠殺殆盡,這同時也是為了他紈絝無能的兒子劉義符日後稱帝做準備。
單説劉裕這個皇帝,他對國家的貢獻還是不錯的,曾經東晉的門閥兼併讓百姓困苦不堪,連土地都沒有,劉裕實行“土斷”制度,抑制豪強兼併,處死貴族,以儆效尤,減輕了百姓的生活壓力,還為他們減輕賦税,甚至是免除土地兩年的租税。在文人方面,他提供給寒門通過讀書做官的機會,一時間全國教育素質得到提高。由此看來,即便劉裕殺死了兩個皇帝,殺光皇族成員,但他還是在史書上得到了比較公正的評價,尤其是在軍事方面,打破了南北的界限,南方戰勝了一次北方。可惜的就是他的兒子劉義符,實在是太不成器,最終被幾位輔佐大臣廢掉。
此人篡位後被稱“第一帝”,即位就殺光皇族,後世對他評價卻很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5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