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朝和清朝的正式國號是什麼?看似簡單的問題一回答就錯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經典

問大家一個很簡單的歷史問題吧:明朝和清朝的國號是什麼?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不是廢話嗎!你自己都説出來了,明朝的國號自然是“明”了,清朝的國號自然是“清”了,這沒啥可説的。

但是,如果你説這麼回答的話,那可就真錯了,唐朝的國號是“唐”沒錯,宋朝的國號是“宋”沒錯,但這個規則套在明朝和清朝上面還真不適用。

事實上,明朝的國號是“大明”,清朝的國號是“大清”!


可能有些人覺得這個問題沒啥意義,漢朝不也被稱為“大漢”,唐朝不也經常被稱為“大唐”,宋朝被稱為“大宋”嗎?是這樣沒錯,但這個性質不一樣,稱唐朝為“大唐”,宋朝為“大宋”,這僅僅是一種尊稱,是本朝人對本朝,或是周邊的藩屬小國對中原王朝的尊稱,但國號本身是單字的,是“漢”,“唐”,“宋”。

但是,明朝和清朝不一樣,他們正式的國號就是

“大明”和“大清”

,它們的國號本來就是雙字國號,加“大”不是出去尊稱,就是全稱。


這規矩是怎麼來的呢?其實這起源於宋遼金夏混戰的時期,各個國家為了標榜自己是正統,都在國號前加個“大”字,這是標榜王朝正統性的一種方式,甚至關係國體國本,例如《宋史》提到過一件事:金朝要求宋朝在國書上僅以“宋”自稱,被宋的使臣嚴辭拒絕了,非寫“大宋”,宋朝皇帝對此非常讚許,認為其維護了國體。


後來元朝一統中原,把什麼金朝,宋朝,西夏都一鍋端了,元朝開國君主,元世祖忽必烈從《易經》中取了“大哉乾元”一句話,取“大元”兩個字定為國號,“大”字開始成為了正式國號的一部分。

其實元朝的國號有些詭譎,因為按照規矩,中華王朝的國號是要從政權發源地取的,但元朝是異族入主中原,實在無法在中原找到發源地,所以只能另起爐灶,從《易經》中取。

而元朝之後,後繼的明朝和清朝也繼承了這個傳統,國號前加大字,在國號前加了個“大”字,明朝已經有了注意到這個情況,明朝人朱國禎在《湧幢小品》中就説了

:“國號上加大字,始於大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漢、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國尊稱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