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勞動教育接地氣 孩子陽光有活力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經典

本報記者 周仕敏

“我是犁田耕地曬黑的”“我是種玉米曬老的”“我是摘果曬花的”……日前,廣西貴港市覃塘三中“勞動之星”表彰會上,學生們黝黑的面孔寫滿了自信,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也正逐步養成。

為了不讓勞動教育停留在課本上,廣西各校積極改進勞動教育方法和組織形式,注重激發學生內在需要和動力,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南寧市桂雅路小學帶領孩子走出校園,從秧苗的播種到稻穀的脱粒,每一個主要勞動護理階段學生都參與其中;百色田東縣中學全校22個班級1100名學生下田插秧,完成水稻插秧32畝;貴港市覃塘區蒙公鎮廖瑞小學的民族編織勞動課上,學生們認真地擺弄着五顏六色的塑料繩,做出一件件實用漂亮的手工藝品……

“通過春種秋收,讓‘幸福生活是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理念,在孩子們的心中紮根、生長。”南寧市桂雅路小學校長陳一璐説。

廣西教育廳基教處處長劉冰介紹,廣西各地各校將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精神貫穿課程實施全過程,構建了覆蓋三類勞動、學段進階安排的課程體系,同時圍繞日常生產、生活、服務開展勞動教育,讓學生走進鄉村、體驗農業勞動、民間工藝製作等,真正讓學生“動”起來。

場地是勞動教育的重要依託和基本條件。廣西要求各地各校見縫插針、就地取材。農村學校組織學生走進田間地頭,城區學校也想出各種妙招,充分利用學校樓頂、樓道、雜物間為勞動教育騰出寶貴的場地空間。

南寧市第十四中學地處南寧市青秀區,這裏可是寸土寸金,“一土難求”,但學校硬是在教學樓樓頂開闢了近500平方米的空中菜園,成為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等特色課程的寶地。

校內實在沒有場地,怎麼辦?廣西一些學校採取“走出去”策略,通過借場地、租場地、共建場地,積極發展自己的勞動教育“根據地”。

廣西各市的農業綜合體成為學校的“校園農場”。玉林市的中農富玉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桂林市的喜耕園家庭農場、北海市的赤西田園研學基地等,為城裏的孩子們提供了廣闊的勞動場所。位於南寧市邕江之畔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的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已掛牌為南寧多家中小學校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為充分挖掘少數民族文化中的勞動教育資源,廣西各校將本地鄉土特色勞動教育資源引入勞動實踐課,開設壯族農耕文化等勞動教育特色品牌課程。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苗家小鎮小學把學習傳統文化和勞動教育結合起來,聘請蠟染非遺傳承人進校指導,同時利用校園空地,種植梔子、紅花等用於蠟染的植物。

“從種植蠟染植物開始到製作染料、染色,我都全程參與。”該校五年級學生潘柳頤説,現在身邊的同學都喜歡上勞動課。

為解決勞動教育師資不足的問題,廣西各地學校除了設立勞動課專任教師,聘請能工巧匠、勞動能手、家長志願者擔任兼職教師外,還通過場館改造引進一批手藝人、傳承人、老匠人,把設計室、創作室、工作室建在學校、設在教室。

貴港市覃塘區小學的壯族農耕文化館、桂林市疊彩區小學的陶藝室、融安縣小學的烹飪間……目前,廣西各地各校形成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勞動教育精品樣板課程,持續讓傳統文化滋潤學生心靈,讓勞動教育奠定學生成長基石,使其更加陽光、更加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