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律,才自由!3個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習慣

每天光是催促孩子們將玩具繪本物歸原位、洗澡刷牙上牀睡覺,就快要失去半條命。總是期待孩子能自律,自己就不用再像老媽子似的碎碎唸了。但在因應疫情居家工作後,才發現自律其實是違反人性的,連大人們都很難在沒有‘他律’的情況下規矩行事,更何況是孩子?

先自律,才自由!3個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習慣

這幾個月因疫情,許多公司採用在家工作的模式,或是分組異地上班。你是否發現有些合作單位的工作進度變得緩慢?你是否發現有些窩在家的朋友,身材因為無節制亂吃而開始慢慢走樣,精神氣色也因為熬夜看劇變得憔悴了?

跟着孩子一起自律

偏偏有一羣人完全不同,他們利用疫情期間徹頭徹尾改變,因為運動量增加,體力跟身材都變好,因為閲讀量提升,應對分享的內容含金量驚人,有的開始種植物、練廚藝,因疫情多出來的時間在這些自律者的應用下,成了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一個人未來的學習表現、工作成就及身體健康,放眼望去世界各大企業的創辦人,雖不一定各個都是名校出身,但每個人的自我要求工夫都超出常人許多。所以,除了把專注力放在孩子們的學習與才藝上,或許,我們更應該跟着孩子們一起培養自律的工夫。

先自律,才自由!3個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習慣

1.明白自律後的好處

在我的強者朋友羣當中,我發現不用打卡上下班的自由工作者們,才是生活最自律的一羣。大家所熟知的自由工作者:名作家村上春樹,他也每天早上四點起牀寫作,天天跑步十公里,規定每日產出十頁稿紙,每頁400字。

我相信他們都不是天性自虐,而是非常明白自律帶來的好處。例如村上春樹就曾經表示,若他想寫出有力量的東西,他有職責保持強壯的身體,把自己當作優質且暢通的管道,力量才能流動。

自律才能帶來自由,若不想被時間金錢壓力追着跑,唯一辦法就是跑在他們前面。發現有蟑螂才打掃、被雨淋濕才補屋頂,不如規律辛勤的維持屋況,才能自在的享受乾淨舒適的家。

自己明白自律的好處後,更可以理直氣壯的傳授給孩子們,定時打掃房間就不會踩到父母惱怒的地雷,回家立刻寫作業,就不會在想吃水果時,被要求寫完作業才能吃,這不是相同的道理嗎?

2.協助自律的方法:設立目標、找支持團體

我一個朋友是合同工,很擔心收入沒保障,所以想準備考研,但下班後回家還要帶小孩,總覺得擠不出時間,其實,一個屋檐下的婆婆很願意帶孩子,朋友覺得陪伴孩子少、加上惰性,總給自己找藉口,沒靜下心來看書。其實她很清楚自律的好處,也知道自己必須對抗惰性,才有辦法準備好考試,替自己跟孩子另尋更好的出路。但她就是做不到,怎麼辦才好?

我建議她做個計劃、設立短期目標與獎勵。即便設立的目標模糊不清,也會讓成功機率提升20~30%。而若你設定的是具體實踐的目標,達成率則可能從22%提升至62%。我也建議她去大學考研教室,或者通過有些平台的線上備戰考研教室,再或者找一羣一起準備考試的朋友們,每天互相監督進度,並協請身旁的老公或親友不時提醒自己目標何在,隨時幫自己鎖緊發條。

先自律,才自由!3個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習慣

3.從小目標開始,養成自律能力

其實自律的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逐漸養成,就像近來眾人推崇的原子習慣,從小處開始改變,而且要小到不會引發自己的抗拒,但長期維持又足以產生改變的力道。試着跟孩子們一起訂立一個自律的小目標,例如早起、喝水2000cc、在規定時間不使用電子產品之類的,並讓孩子們也知道:這對爸媽來説,其實也沒那麼容易,我們一起嘗試。

在養成自律的過程中互相提醒與鼓勵,時不時的頒發獎勵,維持繼續的動力,並在小目標達成時,彼此肯定‘我們慢慢成為自律的人了!’,除了增進信心之外,更可以營造全家人共同努力的團隊氛圍。自律才能律人,碎念孩子沒有紀律之前,也要反思自己是否也無法在沒人管束的情況下規矩行事。自律才能自由,培養自己與孩子成為自律的人,替生活爭取最大的自由程度,或許才是我們能給予孩子最棒的人生禮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4 字。

轉載請註明: 先自律,才自由!3個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習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