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紙的出現是在漢代,戰國的趙括“紙上談兵”?紙從何來?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信爺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紙的出現並不是在東漢,而是在西漢初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不過西漢的紙很粗燥,並沒有被廣泛運用,而造紙術經東漢的蔡倫改良後,才被逐漸推廣。
説了完了紙,我們接着説紙上談兵。
這個詞語幾乎是家喻户曉,意識就是在紙上進行打仗很厲害,也就是打仗的理論很豐富,但是實戰卻不行,現在比作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是貶義詞中的VIP。
不過只要説起這個成語,大家就會立即想到“背鍋俠”趙括,因為感覺這是詞語就是為他而發明的,而讓他得到這頂“桂冠”的是秦趙之間的決戰——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前期,是秦國的王齕對陣趙國的廉頗,廉頗經過幾次小敗之後,選擇了堅守不出,使勁加固城池,這讓秦國的王齕無可奈何,但是這場戰爭秦趙都拖不起了,因為這是一場雙方出戰兵力達百萬的戰爭,即使富饒的秦國也扛不住如此大的軍費開支。
我們現代意義上所説法的“紙”,是指用植物纖維加工後製成的便於書寫的薄片,東漢時期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大致上就是採取這種方式製成的紙,基本上是現代紙張的前身。
而在蔡倫之前,實際上已經有紙了,甘肅天水放馬灘曾經就出土過西漢時期的紙,上面繪着地圖,這種紙就是用紙漿製成的。
所以我們説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而不是發明了造紙術。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期就有了紙的製作,不晚於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1—公元前81年)。春秋時期(公元前776-公元前476年)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簡牘)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木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在古埃及有一種莎(suō)草紙,但本質上來説,這種所謂的紙,跟中國早期使用的竹簡是一個意思,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僅僅是一種書寫的載體而已。
當然了,無論是東漢、西漢還是古埃及,離趙括生活的戰國都差的太遠,紙和趙括是扯不上關係的。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趙國原本是派遣老將廉頗固守城池,廉頗採取的就是堅固城野,不和大秦正面開戰,採用拖字訣保證本方立於不敗之地。可是戰爭經過2~3年之後,趙國早已無任何餘糧。諸如齊國,楚國,魏國,也不給趙國有任何財力人力上的支持,這讓趙國早已苦不堪言。所以換上主戰派的趙括,想着從正面突擊看看能否快點解決這場戰役。長平之戰即使廉頗繼續消耗下去,筆者私以為大秦也會將趙國活生生拖死。趙括換下廉頗之後他主張從正面突擊,卻被老道白起兵分兩路引誘至陷阱處,最後這位將門虎子慘死於沙場。
所以在當時根本就沒有出現過任何“紙上談兵”這個詞。
直到魏晉時期,紙才終於被廣泛使用,"洛陽紙貴"的典故也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這樣看來,"紙上談兵"的典故應當不會早於魏晉。畢竟在這之前,這一成語可能就要改稱"簡上談兵"、"竹上談兵"或"帛上談兵"了。
有人認為,紙上談兵可能來源於宋朝愛國詩人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的名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而最貼近紙上談兵四字的則是明初文人劉三吾在《湘南雜詠》中寫就的"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一句,由此看來,紙上談兵雖寫的是戰國人物和故事,但這一成語的誕生年代或許與戰國相隔很遠。這也説明,成語的誕生多有強加附會的意思。
那“紙上談兵”是怎麼變成趙括的“專屬成語”的呢?
紙上談兵的説法一定是出現在紙廣泛使用之後的事情。
明朝劉三吾《湘南雜詠》曾記載:遣使頻年赴帝京,名為計事豈真情。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諸鎮一如唐末歲,孤忠誰是李長城?山河依舊天如水,愁聽寒鴉日暮聲。
這大約是最早提到紙上談兵的文字。
而一直到清朝時期,“紙上談兵”才正式成為成語,但含義僅指書生用兵,空談理論,跟趙括也沒關係。
現在能找到的關於所謂趙括紙上談兵的最早記載,應該是林漢達版《上下五千年》的第40節“紙上談兵的趙括”。
司馬遷雖然説趙括自幼熟讀兵書,後人則以“紙上談兵”一詞來加以形容,但是這也並不代表在戰國時期就有紙張的出現。而通過很多史料或者是影視劇我們也不難看到,在戰國時候,人們基本上還是在用竹簡作為知識傳遞的載體。
所以説,“紙上談兵”這個詞,無非就是後人對趙括這個人物形象的概括而已。
到了清末,紙上談兵和趙括的碰撞越加頻繁,二者經常出現在同一場景,作為誇誇其談的代表,但仍未明確融合。
直到《上下五千年》中出現了“紙上談兵的趙括”,二者直接劃上等號,《現代漢語詞典》更是把“紙上談兵”一詞的出處定在長平之戰,於是有了人們的固定印象。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