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後如何保障學生學習效果和質量?教育部回應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2月15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2年基礎教育重點工作任務和中小學幼兒園開學有關工作要求。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東斌在會上表示,要求教師要精準分析教情學情,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日常作業、期末考試、學業質量監測等途徑,逐一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輔導答疑和拓展提高工作。
教育部新聞發佈會現場。封面新聞記者粟裕攝影
朱東斌表示,要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分學科制定教學基本要求,要求學校健全教學管理規程,嚴格落實教學計劃,強化教師的備課和校本教研,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我們要求各地各校把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作為保障學習效果和質量的關鍵。
要加強教師培訓,有效實施“國培計劃”和各級教師培訓計劃,切實提高教師的“六種能力”,包括教師育德能力、課堂教學能力、作業與考試命題設計能力、實驗操作能力、課後服務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導能力。要提高教研實效。充分發揮教學指導委員會以及各級教研機構的專業支撐作用。今年我們還將召開全國基礎教育教研工作會議,強化課堂教學指導,積極開展各個層面、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
他表示,要強化展示交流。做好“基礎教育精品課”的遴選工作和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的推廣應用,今年還要評選第三屆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積極開展優質作業展示交流和舉辦作業設計大賽。
鼓勵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優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要求各地各校進一步做好教學質量監測,注重質量分析和結果反饋。根據質量監測的結果,針對存在的不足,採取有效的改進措施,確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朱東斌表示,要求各地各校將“雙減”工作成效納入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按照去年教育部等六個部門印發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的要求,體現問題導向,改進評價辦法,充分發揮質量評價的導向作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