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晨熙
2月8日,教育部在其官網發佈了2022年工作要點,共涉及6大類35個要點,其中,就近入學全覆蓋、深入推進“雙減”工作、保障教師待遇等成為今年教育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一:就近入學
談及孩子教育,入學無疑是家長們首先要“闖”的一關。自2014年起,教育部啓動了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改革,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推動各地形成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學規則。
此次工作要點提出,要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出台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指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全面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和“公民同招”,指導各地完善學校劃片政策。
對此,有家長擔心“就近入學”會帶動學區房“捲土重來”。
“家長們的擔心指向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資源公平和均衡性。”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工作要點在談及落實就近入學全覆蓋時,是放在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大前提下,這意味着實現就近入學全覆蓋首先要基於整體義務教育資源的均衡,只有減少學校之間的等級分化、差異化,才是真正遏制學區房火熱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二:推進“雙減”
“雙減”依然是教育部202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要點指出,要繼續把“雙減”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鞏固成果、健全機制、掃除盲點、提升水平、維護穩定、強化督導。
“雙減”工作中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依然是“重頭戲”。工作要點提出,要着力鞏固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成果,在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指導各地開展常態巡查、堅決關停。同時,加大對隱形變異培訓查處力度,開展專項治理。
針對日漸火熱的非學科類培訓,工作要點也提出了要指導各地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抓緊明確主管部門,體現公益屬性,實現常態化監管,防止出現新的野蠻生長的要求。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注意到“雙減”工作要點中有“指導各地落實高中階段學科類培訓嚴格參照義務教育階段執行的政策要求”的表述,在他看來,如果僅僅“照搬”可能會帶來諸多問題。比如,高中生面臨高考壓力,如果全面堵住高中生在節假日、雙休日的校外培訓之路,可能加劇校內“集體補課”或家庭隱性培訓等問題。
儲朝暉則對“雙減”工作要點略有遺憾,因為重點工作仍以治理培訓機構為主,但落實“雙減”的核心之一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他認為對此涉及的還不夠。
不過,儲朝暉指出,在工作要點中也有多項和“雙減”相關聯的內容。比如提出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繼續推進中考美育改革試點。在強化職業教育方面提出要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引導中職學校多樣化發展,培育一批優質中職學校。這些工作的穩步推進對“雙減”工作都是利好。
關鍵詞三:保障待遇
在儲朝暉看來,“雙減”的開展給教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保障教師待遇也是“雙減”落實的一個關鍵。
工作要點在提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堅持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不低於4%”,保證財政教育支出強度的同時,明確新增教育投入要更多用於薄弱環節,更多用於提高教師待遇,要加強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保障,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儲朝暉認為,保障教師待遇關鍵在於要狠抓各地落實情況,要提高各地政府對教育支出的重視程度。
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省(市、區)發出的提醒函中也明確提出要將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列為政府必保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要點同樣關注了學前教育教師的待遇問題,提出要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
關鍵詞四:依法治教
教育工作的開展同樣離不開法治護航。
工作要點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教。配合做好職業教育法、學前教育法、學位法、教師法審議,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修訂,推動終身學習法、教育法典化立法研究,繼續實施規章建設行動計劃。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啓了“依法帶娃”時代,為更好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工作要點提出要會同相關部門研製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指導意見,推動學校提升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探索在高校開設家庭教育選修課。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校外培訓,工作要點提出要推動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立法。在熊丙奇看來,這是把監管納入法治軌道、實行依法治教的重要舉措,在立法過程中,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尊重各教育階段發展的現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