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圖①: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實訓室學習汽車修理技術。
新華社記者 胡攀學攝
圖②:在西安石油化工技工學校,化工工藝專業學生正在做實驗。
新華社記者 劉 瀟攝
圖③:重慶商務職業學院文化旅遊學院的學生們正在上實訓課。
孫凱芳攝(影像中國)
4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修訂後的職業教育法自5月1日起施行。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宋芳介紹,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舉措和實踐成果轉化為法律規範,為打造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夯實了法治基礎。
突破升學瓶頸 暢通發展通道
大幅提高學生上中等職業學校的積極性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的實訓教室裏,葉榮坤正在機械設備前仔細操作。回想起自己從中等職業學校一步步考上本科的經歷,葉榮坤坦言:“現在看來,選擇走職業教育這條路非常正確。”
葉榮坤是廣東省應用型本科院校“中職升本科”招生改革的受益者。
初中畢業後,葉榮坤來到勒流職業技術學校學習。“當時心裏很焦慮,覺得自己與大學生活無緣了。但在老師的鼓勵下,通過對各方面政策的瞭解,我發現只要在自己擅長的技術實踐領域努力,就還有考上大學的希望。”最終,葉榮坤憑藉自己不斷的努力,通過職教高考,成為一名大學生。
據瞭解,教育部啓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以來,目前全國共有本科層次職業學校32所,職業本科在校生人數達12.93萬人。
一項項改革措施順利落地,但職業教育學生上升通道不暢不寬,仍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隨着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施行,職教學生升學瓶頸將得到進一步突破。
修訂後的職業教育法規定,高等職業學校和實施職業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在招生計劃中確定相應比例或者採取單獨考試辦法,專門招收職業學校畢業生。“法律規定了在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本科職業教育專業、在專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本科職業教育專業。”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介紹,“這表明,職業學校的學生不僅可以讀大專,還可以上本科,這從法律層面暢通了職校學生的發展通道,將大幅提高學生上中等職業學校的積極性。”
“開展本科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在新發展階段增強適應性的關鍵舉措,可以更好地提升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真正讓職業教育‘香起來’‘熱起來’。”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吳學敏介紹,作為全國首家公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學校,該校本科專業已有23個。
此外,為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修訂後的職業教育法一方面明確國家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學分、資歷以及其他學習成果的認證、積累和轉換機制;另一方面鼓勵支持普通中小學、普通高等學校,根據實際需要增加職業教育相關教學內容,進行職業啓蒙、職業認知、職業體驗,開展職業規劃指導、勞動教育。
推動產教融合 實現共建共贏
摸清企業用人需求,提高人才培養精準度
“10米高的腳手架,我不到1分鐘就能爬上去。”顏永成曾是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工班學生。畢業後,他來到張吉懷鐵路柏子莊隧道,成為一名橋隧工。
顏永成每天都要爬上腳手架,對隧道拱頂逐一敲擊,仔細排查隧道的安全隱患。承建單位對顏永成評價很高:技能高、能吃苦,是行業緊缺的優秀人才,為保障鐵路安全順利通車作出了重要貢獻。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更加符合企業和市場需要,多虧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好政策。“通過雙方緊密合作,可以更好摸清企業用人需求,提高人才培養精準度,解決實踐中學校人才培養‘一頭熱’、人才供需‘兩張皮’的問題。”提到自己培養的學生在工作中獲得很高評價,湖南高鐵職院黨委書記吳偉生很是自豪。
這次修訂後的職業教育法更加明確職業教育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總則中還強調國家發揮企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鼓勵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
在修訂後的職業教育法中,“產教融合”一詞取代了此前的“產教結合”。
“過去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常常不能及時反映到學校中,企業與學校之間類似於‘朋友幫忙’的關係,這種關係很不穩定。”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天山表示,“融合”就是要成為一體,企業與學校共同投入、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進行人才培養,從而達到共建共贏。
為了發揮激勵引導作用,修訂後的職業教育法明確: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就業中發揮重要主體作用的企業,按照規定給予獎勵;對符合條件認定為產教融合型企業的,按照規定給予金融、財政、土地等支持,落實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免及其他税費優惠。
“在實踐過程中,開辦職業教育需要更多的場地、設備和耗材,是一項高投入的事業。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職業教育辦學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曾天山認為,職業教育發展要在學校的公益邏輯和企業的市場邏輯中尋求結合機制,多渠道增加職業教育投入。
突出就業導向 創造公平環境
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性報考聘用條件
在北京,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的劉樸源,是學校與國航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訂單班”的學生。“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考取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後,就業不成問題。”劉樸源感到找工作很輕鬆。
在安徽,宣城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周子洋,目前在當地從事人工智能訓練方面的工作。“過去大家總覺得職校畢業生就業前景不好,但互聯網經濟和新職業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新契機。”周子洋説。
在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黃浩,畢業後與朋友共同成立柳州旭至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研發的新產品已經在眾多智能製造企業中推廣應用。“機械設計是我的愛好,也是我的專業。”能將所愛所學所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黃浩覺得很幸運。
如今,在全國各地,越來越多“技能改變命運、技能成就人生”的故事正在上演。
進一步突出職業教育的就業導向,是修訂後的職業教育法的亮點之一。“為什麼叫職業教育?就是教育圍繞職業,教育為了就業。就是學什麼就幹什麼,幹什麼就學什麼。”在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審議過程中,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杜德印直言。
為進一步提高職教學生就業的公平性,為職教畢業生創造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修訂後的職業教育法明確: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業學校畢業生平等就業、公平競爭的報考、錄用、聘用條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招錄、招聘技術技能崗位人員時,應當明確技術技能要求,將技術技能水平作為錄用、聘用的重要條件。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
在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目前已有30多名職教畢業生入職任教。“感謝單位因崗選才、不問出身的用人政策。”訓練中心設計與原型實驗室副主任、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楊忠昌説,“在訓練中心,職業院校畢業生佔1/3,屬於工程技術系列,在工資待遇和上升空間方面都很有保障。”
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共有職業學校1.12萬所,在校生超過3000萬人。“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對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林宇表示。
(孟星月參與採寫)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2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