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中國歷史上的那些典型代表的皇帝,其中有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道光皇帝。當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正是這位皇帝被迫簽下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一個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
旻寧自幼在儒家文化環境中長大,好讀書,善騎射,資質過人,深得乾隆喜愛。《春冰室野乘》記載:
“曼寧8歲的時候跟隨爺爺乾隆帝至張家灣行宮,射箭的時候連中三箭,乾隆帝大喜,賞其黃馬褂一件。”
因為德才兼備,1820年10月3日,曼寧順利登基,坐上皇位,而次年又因為道光元年,為此被稱為道光帝。
旻寧讀書像
道光帝繼位多年,一直崇尚節儉,且身體力行,把節儉之行動貫徹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上位不久之後,就曾發表過一篇名為《御製聲色貨利諭》的宣言書,這被後人視為是摳門宣誓書,裏面提到了三大原則要求:①重義輕利,不蓄私財。②停止各省進貢。③不再增建宮殿樓閣。
那麼,到底有多節儉呢?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1.服飾着裝方面
“衣非三浣不易”。
''三浣''指上、中、下浣,簡單地説就是指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三浣”即一個月,一個月才換一套衣服,由此可見,皇帝穿衣並沒有太多講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説明皇帝的衣服並不多。另外,道光帝每天要處理的朝政事務非常多,對於此,他還曾“吐槽”説道:
“自御極至今,凡批覽章奏,引對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白暇自逸。”
可以説,道光帝把時間精力都放在了朝廷政事上,根本無心研究穿衣打扮。
當然,在服飾着裝方面的節儉,體現的不僅僅是更換衣服的次數頻率上,更體現在衣服本身上。我們都知道,毛主席當年一件睡衣就穿了二十幾年,光打補丁就有73處之多,而道光帝和這比起來,幾乎不差。
眾所周知,龍袍是天子身份的象徵,龍袍代表着高貴和威嚴,其服飾理應是嶄新亮麗,奢華大氣的。然而,到了道光帝這裏,龍袍變成了一件再普通不過的衣服,道光帝的龍袍,可謂是“縫縫補補又三年”。
道光帝畫像
且説龍袍的“待遇”都不過如此,其他的衣服就更不用説了。根據野史記載,道光帝有條褲子穿了十幾年,因為穿久了,褲子的膝蓋處磨出了一個很大的窟窿。要説是一般人,都穿成這樣了,肯定會把褲子扔了,但是道光帝哪裏捨得扔,他讓下人打了補丁後又繼續接着穿。
話説皇帝都穿成這樣了,底下的臣子哪敢穿得花枝招展的,於是羣臣百官都穿得破破爛爛的去上班。那時候,舉目四望,朝廷上下到處一片補丁。
對此,道光帝還曾作了補充規定:“旗員六品以下,不得衣着綢緞,一律布衣布靴。”
不過,雖説到處一片補丁,但是絕大部分人只是效法而已,真正把衣服穿到破爛的基本上沒有,大多數人只是在好的衣服上面多打了個補丁而已,以表自己的為政清廉,生活簡樸。
某次,道光帝看到臣子曹振鏞套褲上也有個補丁,便問他,“你的套褲也打補丁嗎?”曹振鏞聽後應道,其大概意思就是重新買件衣服要花不少錢,打個補丁還能穿穿,省錢。
道光帝聽完,對他的節儉舉動頗為欣賞,饒有興趣地追問:“你這打塊補丁花了多少銀子?”曹振鏞愣了一下,隨口編了一個回應道:“花了三錢銀子。”
道光帝一聽只花了三錢銀子,驚乎:“宮外的價錢真是便宜。宮內打這個補丁,足足花了五兩銀子哩!”
從中可以看出,道光帝可謂是節儉到了一定境界了,一個堂堂的皇帝,如此“婆媽”,還關心這些,跟臣子聊衣服補丁的價錢。
因為宮裏打補丁的價錢貴,從此道光帝要求後宮的嬪妃們都學着做針線活兒,如此一來,衣服穿破了就可以交給嬪妃們縫補,而內務府也就一毫錢都沒辦法撈到了。
2.飲食方面
道光帝堪稱是中國版“葛朗台”,他不僅在穿衣上樸素節儉,在飲食方面也是摳得厲害。
通常情況下,按慣例皇帝每餐飯都需要準備至少20道菜餚,而到了道光帝身上,標準降到了四道之內,最多隻能是四道菜餚。
最初,道光帝喜歡吃冰糖肘子,後來得知一道冰糖肘子需要耗費50兩銀子,他心疼不已,最後,他以自己太胖要減肥為由,下令撤掉了這道菜。
平日裏,一到下午四點左右,就讓小奴才們出宮去買燒餅,而買回來的燒餅,常常因為路途過遠耽擱已經變冷發硬。而道光帝也沒有太多講究,熱一杯茶,就能高興地把燒餅啃完。吃過晚飯後,就早早上牀休息了,如此一來,連燈油錢都給省了。
道光帝不僅對自己摳,對羣臣官員也摳,摳到什麼程度呢?其中,有一個著名的事例。
道光八年(1828年),道光帝給立了大功的長齡開慶功宴,邀請十幾位朝廷大臣們參加。當天,大臣們圍坐在一塊,心裏盤算着,這回應該可以美美地飽餐一頓了。可結果,端上餐桌的依舊是老樣標準,寥寥幾個菜餚,而且量還挺少,稍稍夾上幾塊,都能見底了。
道光帝熱情地招呼大家,但是卻沒有幾個人真敢吃,羣臣們的筷子基本上都是從盤中劃過,然後又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碗邊。而道光帝沒吃沒喝,就在旁邊講了一兩個小時的話,大家飢腸轆轆地硬撐着聽完,最後,道光帝還特別關心地問大夥吃得好嗎?
大臣們笑臉應道:吃得好,吃得好。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以至於後來人們還編了一個段子來笑稱道光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道光爺請吃飯。”
3.治國方面
若説道光帝在日常生活瑣事上摳也就算了,但是他在治國上也是摳得厲害。平日裏,大臣們一旦提到撥款用錢方面的事情,道光帝就一臉凝重表情。
舒耀瑄飾演道光皇帝
比如在張格爾地區佈防的軍事問題上,羣臣都知道道光帝比較節儉,一貫奉行“極簡主義”原則,為此在上報之前,做了非常精簡的預算,最後只報了1.8萬的邊防士兵人數。
但是,道光帝看後,依舊覺得上報的兵數多了,最終在原基礎上減去了大半,這樣一來,就能省下了不少的軍餉、軍糧。
對於宮廷繁文縟節之事,他也十分反感。道光元年,他就曾下令要求樂設而不作,同時還要求把來回圓明園時,羣臣百官恭迎接駕的排場禮節活動去掉。
道光皇帝與孝全成皇后在圓明園
在婚嫁禮節上,道光帝推崇從簡原則,如取消宴席,對置辦嫁妝的開銷設定上限,不得超過兩千兩銀子等。即便皇后過生日,也只是簡單地操辦,不設宴,只是每人賞了一碗豬肉打滷麪。
為了節約宮中開支,他一再堅持用最普通的硯台、毛筆寫字,用到了筆頭上的毫毛都禿了,他就用嘴抿抿,捋順捋順了又可多用幾天。
一木君説
可以説,在中國曆朝皇帝中,道光帝是史上第一摳門的皇帝,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來形容絕不為過。不過,雖然道光帝節儉治國,但是最終也沒能改變清朝衰亡的命運。
道光年間,社會經濟一度蕭條,國庫白銀儲備僅有2000萬兩,遠遠低於乾隆時期的8000多萬兩。前面我們曾經講過,道光年間,白銀嚴重外流,尤其是鴉片戰爭之後,白銀外流導致國內銀價蹭蹭上漲,社會各行各業一片不景氣,老百姓生活疾苦,民不聊生。
看清朝“生息銀兩”制度的歷史演變,淺析其最終為何以失敗告終?
另外,道光帝雖然從始至終推行節儉原則,但是各級官員並未真正執行,而是陽奉陰違,暗箱操作,變本加厲貪污斂財。這一系列外在的不可抗拒的因素,都直接影響了這個朝代國家的發展走向,最終,衰敗的晚清政府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走向了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