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古代小説,聽評書的時候,常常會聽到皇帝給權臣加“九錫”,而被加“九錫”的大臣最後也往往會篡權奪位,成為新的皇帝。那麼,這個“九錫”到底是什麼東西,它有什麼作用呢,權臣為什麼都喜歡加“九錫”呢?
一、何為“九錫”
“九錫”到底是什麼?其實,“錫”是個通假字,通“賜”字,“九錫”就是“九賜”,是古代天子賜給諸侯、大臣的九種器物,是一種最高的禮遇。
但在最初,“九錫”並不指器物。據《周禮·春官·典命》和《禮記·王制》記載,“九錫”是官爵的九個等級,“上公九命”,為最高等級。
後來九錫逐漸和器物掛鈎,《公羊春秋傳·莊公元年》記載:“錫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 漢代的何休註解説:“禮有九錫: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朱户,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弓矢,八曰斧鉞,九曰秬鬯。”
《漢書·武帝紀》記載:“ 元朔元年,冬十一月……有司奏議曰:古者,諸侯貢士,壹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乃加九錫。”顏師古在註釋裏引用應劭的話,以“車馬、衣服、樂器、朱户、納陛、虎賁百人、斧鉞、弓矢、秬鬯”為九錫。
《後漢書·袁紹傳》注引用緯書《禮·含文嘉》説:“九錫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縣,四曰朱户,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之士百人,七曰斧鉞,八曰弓矢,九曰秬鬯。”
車馬不是一般的馬車,而是指金車大輅和兵車戎輅,同時包括玄牡二駟,就是黑馬八匹。按照“周禮”,其德可行者賜以車馬。
衣服是指袞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鞋)一雙。依照“周禮”, 能安民者賜之。
樂縣(即樂懸),指定音、校音器具。依照“周禮”,使民和樂者賜之。
朱户,指紅漆大門。依照“周禮”, 民眾多者賜之。
納陛有兩種説法,一是登殿時特鑿的陛級,使登升者不露身,就像現代的貴賓專用通道;二是階高較矮的木階梯,使登階別太陡。依照“周禮”,能進善者賜以納陛。
虎賁是指守門之軍虎賁衞士,人數若干,有人説是三百人;也指虎賁衞士所執的武器,如戟、鎩之類。依照“周禮”,能退惡者賜虎賁。
弓矢包括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是指特製的紅、黑色的專用弓箭。依照“周禮”,能徵不義者賜之。
斧鉞(有時是黃鉞),象徵權力的斧頭,依照“周禮”,能誅有罪者賜之。
秬鬯,指供祭禮用的香酒,以稀見的黑黍和鬱金草釀成。依照“周禮”,孝道備者賜之。
二、接受過“九錫”的名人
春秋時期,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周天子賜給他弓矢和車馬;晉文公擊敗楚國後,周天子賜給他弓矢、車馬、秬鬯、珪瓚。這種賞賜,表示的是周天子對他們霸主身份的認可,意味着他們可以代表天子征討不服。
但這不是完整的“九錫”,歷史上第一個接受完整“九錫”的人是王莽。
《漢書·王莽傳》記載,元始五年(公元5年),公卿大夫、博士、議郎、列侯張純等九百多人請賜王莽九錫。他們上奏説:“故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則有九錫登等之寵。”五月,太皇太后臨於前殿,親賜王莽九錫。
王莽所受各項賜品為:“綠韍袞冕衣裳,瑒琫瑒珌,句履,鸞路乘馬,龍旗九旒,皮弁素積,戎路乘馬,彤弓矢,盧弓矢,左建朱鉞,右建金戚,甲冑一具,秬鬯二卣,圭瓚二,九命青玉圭二,朱户納陛。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賁三百人,家令丞各一人,宗、祝、卜、史官皆置嗇夫,佐安漢公。在中府外第,虎賁為門衞,當出入者傅籍。自四輔、三公有事府第,皆用傳。以楚王邸為安漢公第,大繕治,通周衞。祖禰廟及寢皆為朱户納陛。”
具體內容很複雜,大體依照《禮·含文嘉》所記載的(包括佩刀、玉飾、色履)、車馬、弓矢、斧鉞、秬鬯、朱户、納陛、虎賁三百人等,但也有所不同,比如“樂縣”換成了“珪瓚”(古代的玉柄酒器)。
接受“九錫”後,王莽最終廢漢室建立了新朝。從此,“九錫”成為了權臣篡位的先聲。
第二個接受“九錫”的是曹操。漢獻帝建安末年,曹操為魏王受九錫,順序全依《禮·含文嘉》,但加了珪瓚,嚴格算起來是十件,但他把珪瓚算作秬鬯的副品,就是説酒杯和酒算作一件,所以仍是九錫。
曹操被授九錫後,其子曹丕建立曹魏。孫權也曾被曹魏授予九錫,後稱帝建立吳國。
到了兩晉、南北朝,直到隋唐時期,權臣謀奪帝位都照此例,先加九錫,表達承天命之意。比如司馬懿在誅滅曹爽及其黨羽後被曹魏授予九錫,其子司馬昭也被曹魏授予九錫,其孫司馬炎建立晉朝;晉惠帝司馬衷加趙王司馬倫九錫,司馬倫矯詔晉惠帝禪位,自稱皇帝,尊惠帝為太上皇;前趙劉曜遣使拜石勒為大司馬大將軍,加九錫,第二年年石勒建立後趙;石弘授石虎九錫,石虎之後篡位殺死石弘;桓玄被東晉授九錫,後稱帝建楚國;南梁豫章王蕭棟給侯景加九錫,封為漢王,同年侯景逼蕭棟禪讓;南朝四朝(即宋、齊、梁、陳)開國皇帝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都曾從前朝受九錫,然後創立新朝;東魏元善見追贈高歡為相國,進爵齊王,備九錫殊禮,後來高歡之子高洋篡位建立北齊;楊堅從北周接受九錫,後建立隋朝;李淵從隋朝接受九錫,後建立唐朝;王世充要求隋朝皇泰主楊侗給予九錫,後廢楊侗自立為帝,建鄭國。
於是乎,“九錫”成了篡逆的代名詞。
當然,也有人拒不接受九錫。比如蜀漢時李嚴曾向諸葛亮勸進受九錫,被諸葛亮拒絕。《三國志·蜀書·李嚴傳》注引《諸葛亮集》雲:“嚴與亮書,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諸葛亮回答:“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魏,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
三、“九錫”制度的消亡
到了宋朝以後,權力不斷向中央集中,加九錫,權臣篡位這樣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了,據記載,在宋朝的歷史上,只有兩處寫到了加九錫。明朝就更少了,只有明末的魏忠賢一人被閹黨上奏請求加九錫。到了清朝,賞賜九錫就徹底從史書的記載中消失了。
其實,“九錫”作為權力的象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古代皇權的發展狀態,權力重心的變化直接影響了九錫的作用和數量。
漢魏南北朝時期,忠君觀念還沒有完全形成,皇權也沒有完全集中,往往形成皇帝和世家大族共治天下的格局。所以,在民眾眼裏,諸侯和極大勢力都可以被視作君王,所以九錫配合禪讓製得以屢次實行。甚至在三國時期,帝王還利用九錫來籠絡其他勢力。
但在唐朝之後,隨着人們觀念的變化,儒學的三綱五常思想逐漸加強,民眾的“忠君”思想逐漸加固,更重要的是,皇權越來越集中,加九錫這樣的事情也就慢慢退出了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