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史上最尊貴的“五姓七望”,曾經皇室都沒資格迎娶,您的姓在其列嗎?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經典

引言

史學家對於隋朝開創的科舉制的評價,最主要的一條是“消除士族門閥的影響”和“加強皇權”。

在這一項選拔人才的制度發明出來之前,朝廷的政治主要由世家大族所壟斷,如“九品中正制”和“佔田蔭客制”等,都是為了給世家大族方便而發明出來的。

一般的史學觀認為,士族政治在東漢中期出現萌芽,魏晉南北朝時期達到高潮,唐朝末年正式消亡。而在這個過程中,士族們幾乎壟斷了朝中大權近800年的時間。

到唐朝的時候,科舉制雖然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但還沒有達到可以消除士族政治影響的地步。這時,全國有五支世家大族脱穎而出,它們基本上都有超過300年的發展時間,被人們稱為“五姓七望”。

所謂的“五姓”,指的是五個姓氏;“七望”指的是七個地方的名門望族。“五姓”地位非常尊貴,唐朝宰相薛元超感嘆説:“此生所憾,為不能娶五姓之女也”;而在曾經,有的皇室甚至不能與之聯姻。那麼,這是哪五姓呢?

一、隴西和趙郡的李氏

李氏是五姓之中的第一大姓,在唐朝時期升為國姓後,它地位也排在了五姓中的第一位。在這裏,李氏主要有兩個分支,一個分佈在隴西郡;另一個在趙郡。

在隴西郡,李氏的淵源可以追溯到顓頊之孫皋陶的後代。相傳,出生於周朝的道家始祖李耳也是隴西郡李氏;而到了西漢時期,李氏又出了相當著名的軍事家李廣。

不過,隴西郡李氏真正成氣候,是在李淵的十世祖李弇那一代。李弇曾經受到涼開國君主張軌的重用,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到他的孫子李暠的時候,手中已經把握了朝廷裏的軍事和政治大權。

後來,在公元400年,李暠趁機建立前涼,成為李氏家族中的第一個君主。前涼被滅之後,李氏家族並沒有因此而衰落,李暠的曾孫李衝得到北魏君王的重用,被孝文帝稱為輔國大將軍。

也是在這個時候,孝文帝對天下的姓氏進行了一個區分,將李氏規定為第五大姓。從北魏到唐朝,隴西李氏一共出了十位宰相。

李淵在隋朝末年趁機起義,他當時帶領的許多手下就是來自隴西郡李氏的成員。取得了天下之後,出於“龍興之地”的忌諱,朝廷將隴西郡取消。不過,隴西郡早就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李氏家族的心目中。

趙郡李氏是李氏家族的一個重要部分,據説,他們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趙國武安君李牧的後人。家族承傳到李楷時,已經經歷了十八代,他是西晉時期的司農丞和治書侍御史。

在他的影響下,趙郡李氏正式形成氣候,從西晉到唐朝中期,他們家族就一共出了九任宰相。

他們雖然沒有隴西郡李氏興盛,但也是地方上的一個名門望族,曾經在朝廷和歷史上都帶來一定的影響。

二、清河和博陵崔氏

崔氏主要來源於西周時期的姜氏,他們的直接祖先是輔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姜尚。

姜季子是姜尚的嫡系後代,當時他是承襲公爵的第一順位人,不過他卻將位置轉給了胞弟叔乙;出於感激之情,叔乙繼位之後,就將崔邑一帶封給了他。

此後,姜季子的後人均以崔為自己的姓氏。崔氏在齊國一直得權,如崔杼是姜季子的八世,隨着手中權力的加強,他曾經一度成為齊國的權臣。不過,在後來的權力鬥爭之中,崔杼敗下陣來,崔氏家族也遷往了魯國地區。

到秦朝時,崔杼的裔孫崔意如獲得朝廷的賞識,被封為東萊侯。秦朝的滅亡和漢朝的建立,對於崔氏家族的影響並不大,崔業從父親崔意如那裏成功地承襲了東萊侯,並在清河東武城正式定居下來。

而崔業的胞弟崔仲牟則帶着另一支族人到博陵安平定居。

從東漢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二人的後代逐漸強大起來,形成北方的一大豪族。僅是有唐一代,清河、博陵的崔氏就出了二十九位宰相。

三、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和太原王氏

盧氏的起源與崔氏相同,都是來源於姜姓。因為他們的祖先的封地在盧邑,所以才用“盧”來作為自己的姓氏。

到秦漢時期,盧氏後人在涿縣定居下來。曹魏政權建立之後,又將涿縣納入范陽郡的管轄範圍。因此,在盧氏興起之後,就有了“范陽盧氏”的稱呼。“范陽盧氏”的地位也極其高,與崔氏共稱為“崔盧”。

滎陽鄭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宣王封鄭氏的祖先在鄭國。在西周與東周交替之際,鄭國憑藉着有力的政治形勢,一度成為諸侯國中的強國。

不過,在參與各國的吞併戰爭中,鄭國還是被滅國了。為了保留宗氏,鄭國的貴族們將鄭為姓,留在滎陽地區發展。

到西晉時期,滎陽郡正式成立,隨着鄭氏家族的強大,“滎陽鄭氏”便成為了他們的專稱。在唐朝,鄭氏一共出了十位宰相。在當時,唐文宗李昂曾經想要讓太子娶鄭覃的孫女,但卻遭到了拒絕。

拒絕的理由非常直接,就是鄭覃想要將女兒嫁到崔氏家族中。這讓唐文宗感到非常驚訝,他不得不説:“李者兩百年之天子,不及崔、盧耶?”

太原王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周朝的王室,“王”姓正是取自周王的“王”。

到北魏孝文帝時,王氏家族已經發展得非常強大,能夠與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和滎陽鄭氏平起平坐,被稱之為“四姓高門”之一。到了唐朝,王氏家族一共出了七位宰相。

四、拒絕與帝王家族聯姻的原因

從北魏以來,太原王氏、清河崔氏、隴西李氏和范陽盧氏四個大家族就形成了內部婚姻的結合。

他們基本上都是世代聯姻,憑藉着四個家族之間的互相轉換,躲過了近親結婚的威脅,從而讓家族順利地沿順下來。

四個家族聯合在一起,足以保證沒有哪一個家族因為朝代的更替或者是時勢的改變而衰落。

如果四個家族之中的哪一個家族出現衰落的情況,其他的家族也將會站出來扶持。所以在這樣的循環之中,他們不僅僅保持了自身的強大,而且還保證了家族的興旺。

當某一個朝代的皇族想要與他們聯姻的時候,這一個流傳於四大家族內部的婚姻聯盟極有可能會被打破,所以在萬非得意的情況下,他們是不會同意與皇族結合的。

結語

到了唐代,士族政治的影響仍然沒有被消除,許多人就憑藉着家族的勢力和影響走上飛鴻騰達的仕途。而從科舉制的創造那一刻起,五大家族的命運也終會走向終結。

科舉制最初的目的其實並不是為了幫助普通人實現翻身,而是為了消除士族政治對皇權的影響,是加強皇權的一種措施。科舉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之後,能夠讓五大家族聯合到一起的就只剩下那個流行於他們之間的聯姻了。

在這一個圈子之中,五大家族可以做到彼此的扶持,從而讓家族繼續延續下去。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所以許多的皇族想要與他們聯姻,如果非到萬不得已,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

參考資料

《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