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天下的建文帝,手中不缺糧不缺兵,但為何還是被朱棣所打敗
對歷史比較感興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明朝初年有一場名為靖難之役的軍事政變。這場軍事政變是由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所發起的,其主要目的是推翻建文帝朱允炆(wén)的“殘暴”統治。這裏筆者之所以説,對歷史感興趣朋友應該都知道,主要是因為靖難之役實在太過出名,畢竟他是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當中,唯一一個藩王造反併入繼大統的成功案例!
靖難之役中,手握天下兵馬的建文帝,一開始擁有着絕對的權力和優勢,但隨着幾次錯誤的人事調動及昏招敗筆,最終竟然被只有一城之地的燕王朱棣所打敗,從而落了個下落與生死皆不明朗的悽慘結局。這裏或許會有朋友感到不解,即坐擁天下的建文帝朱允炆既不缺糧也不缺兵,怎麼會在幾次小小的失敗後就丟了皇位呢?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個人有以下幾個看法,如果有哪裏説得不對,還請大家多多指正,謝謝。其一,建文帝朱允炆小錯頻頻大錯不斷
靖難之役是燕王朱棣與建文帝朱允炆之間的一場殊死較量,在這場較量當中無論誰輸了,都必然會死無葬身之地,因而自一開始雙方就應該有不成功便成仁的覺悟。
可問題是,燕王朱棣確實有了這個覺悟,但建文帝朱允炆卻沒有,這點從他對老將長興侯耿炳文臨行前的囑咐便能看出來。根據《明史》記載,建文帝朱允炆在老將耿炳文出征前,曾對他秘密説道,務使朕有殺叔之名(這意味着兩軍陣前,耿炳文絕對不能傷害朱棣半根汗毛)!
如果説這點還不算建文帝朱允炆犯的錯誤,那麼接下來這件事情應該是能算得上的。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正月,以方孝孺為首的文官集團策劃了一場政治改革,這場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官地位,降低武將身份。
我們都知道,當一個朝代進入太平盛世的時候,那馬放南山劍入府庫應該在所難免的。可是,建文三年時正值靖難之役,而且前線還要依靠武將去浴血拼殺。那麼方孝孺等人策劃的這場改革,若是一旦被前線武將所知曉,他們會怎麼想呢?
除此之外,建文帝在用人上也是犯了巨大錯誤。這其中有兩個代表人物,一個是李景隆,一個是耿炳文。耿炳文是建文帝朱允炆派去鎮壓燕王朱棣的第一位領軍大將,但這位大將雖然是明太祖時期的著名將軍,但在建文朝時已經七十餘歲,因而能發揮多少實力,實在是個未知數。而且最為重要的是,耿炳文以善守出名,可建文帝卻讓他去主攻,還不給二次立功(比如失敗後化進攻為防禦)的機會,那麼勝敗之分相信大家也能看得非常清楚。
再一個是李景隆,如果説靖難之役能成功,是因為燕王朱棣的能戰善戰和聰明智慧佔了大頭,那麼剩下的一小頭則應該被歸功到李景隆身上。
李景隆先後兩次掛帥親征朱棣,可第一次是在北京城下以50萬對1萬而大敗,第二次是在河北以60萬對5萬再次大敗。可以説,建文帝麾下能戰善戰的將軍與士兵,幾乎全部被李景隆雙手送給了朱棣。就別提後來朱棣直撲南京,又是他李景隆打開城門,放燕軍入城(兩次大敗竟然還能穩坐曹國公之位,此舉足以看出建文帝的政治低能)。
在靖難之役的第一年,朱棣雖然取得了幾場大的勝利,但依然還處於孤軍奮戰的地步,所以他能成功百次卻不能失敗一次。為了改變這種不利的結局,朱棣決定先尋找一位主要幫手,然後再尋找其他更多的次要幫手。
朱棣看上的這位主要幫手,是自己的十七弟寧王朱權。朱棣之所以要找上寧王,是因為寧王的封地在大寧城,而大寧城在古代東連遼左西接宣府,如果能將寧王拉在自己身邊,那麼便能進退有據且不在被他人掣肘(寧王的朵顏三衞也是朱棣最需要的一支軍事力量)。
我們細看靖難之役後不難發現,朱棣的雄才偉略確實體現在很多地方,比如在靖難之初他就提出了清君側的口號(師出有名),同時在靖難之前就收編了以張信為首的建文帝臣子。而這兩個舉動一個可以讓朱棣光明正大地與建文帝分庭抗禮,另一個可以讓朱棣在起兵之初麻痹建文帝,使他不能在第一時間就將自己打壓在萌芽之中。
説朱棣福星高照主要是因為以下二個原因:
第一個是當年李景隆圍攻北京城時,眼看城池即將淪陷,可突然天降大雪,並於一夜之間便在城頭形成了一道冰雪防線(冰滑難行),且成功阻擋了李景隆的大軍。
第二個是朱棣在搶攻南京時,本來已經殺到了長江邊緣,但因為水勢浩大且無船可渡,所以只能在江邊感嘆。可這樣的日子沒過兩日,上天便再次降下大雪,等雪過之後,整個江面全部封凍,就算沒有封凍的地方也可以坐連日打造的小船過河。此外,夾河戰役與滹(hū)沱河戰役中,兩次掛起大風,並都將朱棣從亂軍中救出)。
最後,關於坐擁天下的建文帝,手中既不缺糧又不缺兵,但為何還是被朱棣所打敗的這個問題,筆者個人觀點有以下兩個。第一是建文帝朱允炆小錯頻頻大錯不斷,即多次臨陣換將並絲毫沒有戰爭是你死我活的覺悟,從而導致燕王朱棣從北京一路攻殺至南京;第二個是燕王朱棣雄才大略福星高照,即採用拉攏和誘降的方式擴大自己的同盟,並藉助“上天的幫助”來完成這場看似不可能的軍事政變。
參考資料:《明史》《萬曆野獲編》《二十四史全譯》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