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相比於中國學生我們更喜歡印度學生

哈佛這種公開表示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相比於中國學生我們更喜歡印度學生,同類情況在耶魯大學也有同例。這樣的情況一度引起熱議,很多人認為這屬於種族歧視,其實不盡然。因果關係從來都存在於事件的發生中,因此,此果的因究竟是何是值得一探的。在旁觀者認為是歧視的偏見存在的時候,哈佛和耶魯的教授也都對此做了權威解釋。從中我們不難總結出兩點,不外乎是一是中國思想的教育的弊端思想僵化 ,二是語言溝通的障礙。

哈佛: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相比於中國學生我們更喜歡印度學生
耶魯大學的教授是這樣認為的,他認為,經過多年觀察,大多數中國孩子在入學後成績優異,可是一到了做博士論文研究的時候就顯得平平常常了,也就是還可以。除此以外,到畢業去學術市場找崗位時,表現也是不盡人意。這就很難體現出他們對於美國大學的吸引力。畢竟,現實就是優者相竟之,劣者淘汰之,常者遊走之。哈佛大學教授是這樣認為的,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中國留學生有嚴重的小團體思想,難以接受新事物,難以融入相異文化。語言與文化的難以融入,會造成他們步入當地職場的一大弊端。相對而言,印度人確實善於發表意見,參與討論,並且擁有熟練的英語口語。除此之外,美國大學註冊和招生人員協會調查研究發現:本次調查範圍中,中國本科申請者減少的佔25%,中國研究生申請者減少的佔32%。相比於美國當地政策與國際環境局勢有關的。尤其是新冠肺炎期間,國內外交流更是嚴格把控。

哈佛: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相比於中國學生我們更喜歡印度學生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這樣關於教育的話語,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的理查德萊文曾説過: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教育,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受過教育的標準。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可見,耶魯大學對於培養個人能力的重視。在這裏,你可以不用學到多少知識,也可以不用掌握多少技能。但一定要變成一個獨立自主,創新,勇敢大膽,可以面對一切也可以承擔一切的偉大的人。

哈佛: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相比於中國學生我們更喜歡印度學生
不憚於危,不安於現,敢於挑戰自我,直面未來,擁有讓自己可以實現價值的價值。

文章為本人原創,首發企鵝平台,謝絕轉載和抄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47 字。

轉載請註明: 哈佛:我們不招收中國學生,相比於中國學生我們更喜歡印度學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