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中國媽媽總是很忙碌,孩子小的時候要照顧,孩子大了唸書要接送,每天學校門口放學時,烏漾漾一片的除了孩子,還有接娃的家長。
總之,在大部分中國父母心中,接送娃上下學是尤為重要的事情,可奈何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家庭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和電動車,因此,隨着近期“禁摩限電”的政策開展,不少媽媽接娃遇到了大困難,對此抱怨不已。
媽媽質問:“禁摩限電”後咋接孩子?專家的回答值得深思在接娃大軍中,摩托車和自行車成了父母長輩的首選交通工具。
畢竟和轎車相比,這種方式更便捷,更輕巧,同時能極大地避免堵車風險,在熟悉幾日後,便可掌控家中到學校的車程,合理安排接送時間。
雖然這種方式方便,但這類交通工具,同樣也存在着不小的隱患:
騎乘人不佩戴安全頭盔 車輛經常違規搭載 不定期驗車,存在隱患 太多同類兩輪車易發生碰撞隱患 遇到意外交通事故受傷率和致死率較高正因如此,部分城市開始實行“禁摩限電”的管制措施,對於可超速行駛的摩托車直接禁騎,對於安全程度不達標,不佩戴安全頭盔的電動車採取限制措施。
可這個政策一出來,就引發了不少家長的抨擊:
有寶媽認為,這種限制措施影響了自己家中的接娃工作,耽誤了孩子上下學;
也有寶媽認為,這種限制措施不人性化,沒有考慮到家長的接娃需求。
有寶媽認為,這種限制措施影響了自己家中的接娃工作,耽誤了孩子上下學;
也有寶媽認為,這種限制措施不人性化,沒有考慮到家長的接娃需求。
面對大部分家長的指責和質疑,有專家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據瞭解,大部分質疑的相關政策違背需求的,都是小學家長或初中家長,孩子在這個年紀一般都有了自主意識,完全可以自行上下學,不但緩解了家長的壓力,還鍛鍊了孩子獨立意識,一舉兩得。
據瞭解,大部分質疑的相關政策違背需求的,都是小學家長或初中家長,孩子在這個年紀一般都有了自主意識,完全可以自行上下學,不但緩解了家長的壓力,還鍛鍊了孩子獨立意識,一舉兩得。
專家的話有道理嗎?先來看看鄰國日本怎麼做的吧提起孩子獨立自主,那就不免讓小編想起鄰國日本的小學生,在日本大部分小學生甚至幼稚園學生,從小就開始徒步上下學,無需家長陪伴,在獨立方面可謂是人人稱讚。
這方面在中國家長的意識中就顯得較為薄弱了,雖然有居家距離遠近之説,可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講,還是溺愛寵愛的因素偏多。
中國式媽媽總覺得孩子小,孩子沒長大,即便孩子上了小學、初中,也認為由家長接送才安全,這一點我們的確和鄰國日本差了不少。
一:日本父母重視安全教育
日本的家長和老師都尤為關注孩子的安全教育,每天上下學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最近有沒有被陌生人搭訕?具體情況是什麼?孩子是如何處置的?
在生活中,日本父母會從小灌輸給孩子什麼是危險,紅綠燈怎麼過,哪裏不能去,出現意外如何自救等等。
學校也會在開學和假期前,組織專門的安全講座,告訴孩子們可能出現的風險,利用生活故事或生動演示,讓孩子真正理解安全的意義,讓孩子提高自我安全意識,所以,孩子們從小經過了這樣的思想灌輸,上下學自己回家,父母相對較為放心。
二:日本父母重視自理教育
大部分中國家庭都或多或少溺愛孩子,而日本父母則會從小鍛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即便實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每個人也會不同分工,孩子們根據年齡的不同會有自己的“勞作任務”,必須獨立完成,通過這些很好的鍛鍊了他們的自理能力。
同時,到了唸書的年紀,從上學第一天起,不論家裏有多遠,父母也會嘗試性讓孩子獨自上下學,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如果路途中遇到困難,也要想辦法自己解決,提高孩子的應急能力。
“禁摩限電”真的會耽誤孩子上下學嗎?學學日本父母,該放手了孩子不是温室的花朵,到了適當年齡我們應該放手讓他們嘗試獨立,已經小學和中學的年紀,若連上下學都需要家長每日接送,可想而知在家中孩子是何等“地位”。
父母不可能一輩子呵護孩子,孩子的成長路上也不會都有父母“騎車護航”,每一次難關的邁過都是一種成長,中國式父母要向日本父母學習,鼓勵並支持孩子獨立、冒險、成長。
家庭是個真空環境,但社會不是,若是一直呵護備至,將來等到某天孩子想獨立時,卻發現,難以依靠自我立足,那就得不償失。
所以説,“禁摩限電”雖然有弊有利,但就接送孩子的問題,小編我還是贊成專家的看法,試試讓孩子自我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