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拿得起,放得下”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對於這個人估計中國人都不會陌生。
他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謀聖”。
劉邦所説的“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
他也是漢初三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劉邦猜忌過的,從頭到尾劉邦都對他的信任有加。
亡國之恨行刺秦王
張良,字子房,其先韓人也。良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五世相韓故。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至博浪沙中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張良出身韓國貴族世家,秦始皇滅六國後他一心想要報仇復國。
他找到了一個大力士,散盡家財為他打製了一隻重達120斤的大鐵錘,打探秦始皇東巡行蹤後在必經之路——古博浪沙進行行刺。
大力士扔出了大錘,砸中了秦始皇的車,但沒想到秦始皇多疑經常換車,為此躲過一劫。
張良不得已流亡在徐州一帶,聲望隨着這次刺殺漸漸高起來。
拾履得書躋身三傑
張良為帝王師與“拾履得書”分不開。
《史記》中記載:有一天張良閒着沒事,到了城外的一座橋上游玩,碰見一個白髮老人把鞋子丟在橋下,讓張良幫他撿起來。
張良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強壓怒火幫他把鞋子撿起來,但是老人又得寸進尺提出讓張良幫他把鞋子穿上。張良最後強壓怒火幫老人穿上了鞋子。
老人讓張良熟讀兵書,成為帝王師。
他用這一個故事得到出身普通的劉邦信任,告訴大家自己是上天選中輔助凡人成就大業的,還告訴世人劉邦就是“真龍天子”,自己輔助的人就是上天選中的帝王,為劉邦成王路打下了基礎。
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漢朝建立後,張良、韓信和蕭何在內的七個人被封為異姓功臣為侯,委以重任。
但與其他漢初功臣不同的是,張良是漢初三傑中唯一一個一生平安的人。
相比於韓信被殺,蕭何被治罪下獄,張良的後半生過的非常安穩。
自劉邦稱王以後,他便逐漸隱退,打消了一個帝王的猜忌。
後來以跟隨赤松子雲遊天下為由,徹底遠離了紛紛擾擾的朝堂,安享晚年。
可見他的睿智與灑脱。
不得不説,拿得起,放得下,方為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