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八大天規
《周易》是中華上古天書,是公認的儒道兩家思想的源頭。也是影響中國人最大的一部經典。作為中國人,讀《周易》是一種深入理解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有效途徑。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天道剛健,君子以天為法,所以剛毅自強,奮鬥不息。地勢和順,君子效法大地,所以德行深厚,容納萬物。
亢龍,有悔
一條乘雲升高的龍,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極端的地方,四顧茫然,既無再上進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有了憂鬱悔悶了。“亢龍,有悔”,啓示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知進知退,既要前進,又要為自己找好退路。否則就會有兇險。
越王勾踐在范蠡和文種的輔佐下,卧薪嚐膽二十年,滅掉吳國。范蠡知道勾踐的為人,可與同患難,難與共安樂。於是范蠡不辭而別,帶領家眷,出三江而入五湖。後來定居於陶,成為鉅富。范蠡走時,曾投書同僚文種,勸説他速速出走。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吉和兇有時候是相對的、變化的。有些事對於張三是吉,對於李四可能就是兇。這裏面有很多變數,但是當一切都在快速變化的時候,定數只有一個,就是道德修養,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憑良心。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風雷益,益的卦象是風雷相助,風馳電掣。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改正自己的錯誤,要像風雷那樣迅速,決不能拖沓、妥協。明朝王廷相在《慎言•小宗》中有“遷善當如風之速,改過當如雷之決”表示遷善和改過速度很快且果斷。
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反身修德”就是説,當我們陷入困境,不要從外部尋找原因,而首先應該反思反省究竟我們做錯了什麼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只有從自身找原因,才能最終走出困境。所以《周易》教育我們的“反身修德”是走出困境的不二法門。
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正位凝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擺正身姿,集中精神;不偏不倚,有厚重、端正之相,用於比喻靜坐中的心態和姿勢。曾國藩就曾為自己立下課程十二條中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二是以正念、正心立身於正確的地位,凝聚力量,穩健做事,完成自身使命。這是我們做人做事的態度和意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擺正位置,凝聚力量,完成自己身上的人生使命。
待時而動
“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蝦戲。”人做事都需要掌握時勢和時機。時機不對,就不要出頭。沒有機會,就不要盲動。保存實力,待時而動。
做人要待時而動,應該像龍一樣,把握時機,做到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天道是要使盈者虧損而補償不滿者;地道也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不盈的一方;鬼神的本性也是損害盈滿者而福廕那些空虛者;而人的本性也是討厭滿盈者而喜好不滿者。天道、地道、人道、鬼神之道,總結起來就是謙。
謙卦是《易經》之中唯一一個六爻全吉的卦象。卦體中山本高大,但處於地下,高大顯示不出來,此在人則象徵德行很高,但能卑以自牧,自覺地不顯揚。
實際上,“謙”的本質含義是一種永不自滿,永遠進取的精神,與退讓消極以及形式上的謙遜骨子裏卻狂妄自大的偽君子作風是不相干的。謙之道有如大海,已然寬廣博大矣,卻位於百川之下而容納百川。
明倫書院2017年榮獲“全國十佳國學教育機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