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故意寫錯商紂王是昏君 其實隱藏着一個巨大秘密

01
02
三千多年前的某個夜晚,一個嬰兒呱呱墜地。
04
史書上故意寫錯商紂王是昏君 其實隱藏着一個巨大秘密

大祭司拿龜甲算了一卦,卜出了他的名字叫“受”,跟着他爹姓“子”,連起來就是“瘦子”,啊不,“子受”。
因為他是他爹最小的兒子,我們就姑且叫他小受吧。
小受的身份可不簡單,他爹是商朝的君王——帝乙,而他,則是將來的帝位繼承人。
小受從小就武力值驚人,可能是因為特別愛吃肉的關係,練出了八塊腹肌人魚線,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關鍵是他還天資聰穎,才智過人,並非只會舉鼎的莽夫。
最關鍵的是,小受長得還很帥,在這個顏值及正義的社會里,他的毫無疑問的天之驕子。
後來爹死了,小受順理成章地繼位,成了大商朝最後一位君主。
除了小受,他還有一個名字叫“辛”,既然稱帝了,就叫“帝辛”,講到這裏你應該知道他是誰了。
如果還沒轉過彎來,提醒一下,他的諡號叫“紂”,咱們一般都叫他商紂王。
諡號,是古人對皇帝大臣的蓋棺定論,特別能打仗的就叫“武”,比如秦武王漢武帝;道德博厚的就叫“文”,比如漢文帝隋文帝;死得比較早的就叫“哀”、柔弱仁慈的就叫“惠”···
有好皇帝也有壞皇帝,當然也就有好的諡號和不好的諡號,很不幸,商紂王的“紂”字,是天底下最壞最壞的諡號。
這個字原來的意思,是駕車馬後部的革帶,但當它作為諡號用時,基本上就等同於殘暴荒淫、獨斷暴虐,反正一切罵皇帝的話都可以用這一個字來表示。
蔡邕説:“殘義損善曰紂。”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也只有他一個人得了這個諡號,後人還專門發明了一個詞語“助紂為虐”來膈應他。
説帝辛是史上第一昏君,恐怕一點毛病都沒有,誰讓他是亡國之君呢?誰讓打倒他上位的周武王是天縱英才一代明君呢?
小受哭唧唧:“人家明明不是啦!”
可是歷朝歷代的史官全都捂起耳朵“我不聽我不聽”,然後加點墨水往竹簡上寫:“紂王淫亂不止、禍國殃民,武王起而伐之···”
史書上故意寫錯商紂王是昏君 其實隱藏着一個巨大秘密

帝辛當真是個昏君嗎?
拋開有色濾鏡,我們來看看他即位後都幹過些什麼事:
1.重視農桑,強盛國力。
帝辛革除先王舊弊,不再屠殺俘虜和奴隸,而是讓他們參加生產勞動,社會生產力得以發展。
犯錯奴隸中身強力壯者還需要參軍作戰,以補充兵源,某種程度上既給了這些奴隸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也降低了貴族傷亡。(商朝以前只有貴族和奴隸主才有資格參與作戰,傷亡巨大會動搖國本)
2.選賢舉能、唯才是舉。
他大膽選用有才能的中下層國人,開平民當官的先河,同時,他也不拘一格,毫不避嫌地重用王室成員,如微子、比干等。
在這些人的輔佐下,帝辛開始對朝廷內部大刀闊斧的改革,廢除了以往貴族的世襲權利並收回了他們的領地,當然,貴族們的既得利益受到削弱,引發了一場不小的暴動。
3.蔑視陳規陋俗,不信奉鬼神。
商人崇尚鬼神,更迷信巫卜之術,國家大事小事都有賴於卜辭,宗教神權集團權力很大,把持朝政為所欲為。
帝辛進行了堅定的宗教改革,懲處了一批為非作歹的宗教人員,同時明確規定政、教分離。
4.開疆拓土,統一東南。
帝辛自身武力值就很高,對帶兵打仗也是信手拈來,在位期間,商王朝正面臨着來自四面發佈的虎視眈眈,包括北方的鬼方、西方的羌、南方九苗以及中原王朝的世敵東夷。
為了抗擊外敵,帝辛進行了軍事改革。首先是提拔一大批新將領,隨後是大規模擴充軍隊尤其是戰車和象陣。
軍事實力強大以後,他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把中國疆域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國土則擴大到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
從以上這些功績來看,就算他算不上後世秦皇漢武那樣的“千古一帝”,也絕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亡國之君吧?
史書上故意寫錯商紂王是昏君 其實隱藏着一個巨大秘密

03
牧野之戰中,商朝大軍被周武王姬發打敗,帝辛跑上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綿延600年,傳君17代31王,終歸被滅於摘星樓的大火塵埃之中。
為了解釋伐紂的合理性,周武王給帝辛列了6條罪狀:
酗酒、不用貴戚舊臣、重用小人、聽信婦言、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
咱們逐條來看看:
第一條是酗酒,那年頭愛喝酒也是大罪過?對此周朝的解釋是:釀酒需要糧食,而那會兒社會生產力落後,糧食給百姓果腹都不夠,怎麼能用來浪費呢?
即使貴為天子,也是不能浪費糧食的,這天子做得可真委屈。
第二條不用貴戚舊臣,這難道不是大好事嗎?是他進步的表現啊!
第三條説的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妲己了,自古史家都有個毛病,將國家的興亡全推到女人身上,妲己真的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嗎?
且先不論商人頗重迷信,家國政策皆由甲骨卜辭出,只説帝辛還有一條罪名是剛愎自用,不聽人言,這裏又講他聽信婦言,豈非自相矛盾?
再來看第四和第五條——這壓根兒就是同一條,帝辛不信奉鬼神、不肯將國家大事交與宗教神權,擱今天就是唯物主義要破四舊,搞政教分離,多先進呀!
綜上可見,周朝對周武王對帝辛的指控雖然有失公允,但髒水潑得並不厲害,遠沒有達到“史上第一昏君”的條件,你看後世那些剖孕婦肚子、大殿上架起湯鍋煮大臣的皇帝,哪一個不比帝辛更混蛋?
憑什麼就他得了個“紂”的稱號?
這口鍋,不能周武王一個人背。
史書上故意寫錯商紂王是昏君 其實隱藏着一個巨大秘密

來看看史上第一昏君究竟是怎麼煉成的:
西周的史書裏,帝辛並沒有完全與荒淫暴虐掛上鈎,但東周以後,史家手中的筆就開始妙筆生花了。
在春秋時期,關於帝辛的罪狀增加了一條――“比干諫而死”,一句話,沒講到底咋死的。
戰國時,比干就死得生動起來了:屈原説他投了水,呂不韋的門客則説他被剖了心。
到了漢朝,劉向更進一步,説帝辛是要滿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聖人”的心是不是七竅。於是在逼死忠臣的基礎上,又加一條紅顏禍水。
晉朝時,一位史官乾脆説,帝辛在妲己的慫恿下,剖了比干的心,還解剖懷孕婦女看胎兒形態,有意思的是,這位史官是醫官出身的,幹一行愛一行,連寫史書都與本職相關。
至於那大名鼎鼎的“酒池肉林”故事,在西周的文獻上從來就沒有,而是戰國末年的韓非子寫出來的。
西漢太史公司馬遷寫史一向以文學性、故事性為主,一看這麼好的素材,趕緊添磚加瓦,寫了“男女裸奔其間”。
咱們來想象一下那個場景:帝辛讓人挖了個池塘,往裏面倒滿了酒,但那時候既沒有水泥也沒有瓷磚,那池塘就是四壁都是泥土,一攪動酒都是渾的,他往池子裏舀酒喝,還帶着一絲泥土的腥味。
在酒池的旁邊,是一片樹林,那林子裏沒有葉子,高高懸着的是大塊大塊煮熟的肉,青年男女們赤身裸體,遊走在各種五花肉中,餓了就張嘴咬一口···
這就是皇家的奢靡,這就是天子的審美~也太油膩了吧!
西漢的劉向也不甘寂寞,積極籌劃“鹿台擴建工程”,使鹿台“大三里,高千尺”,從此帝辛就落下了窮奢極欲的罪名。
到了東漢,史官一看講得很詳細了呀,沒啥發揮的地方,就只好讓酒池大到可以行舟,牛飲者達到三千人……
戰國韓非子在寫酒池肉林的時候,還順帶着提到了一種殘酷刑罰:炮烙。
這也是商紂王的所謂最大罪行之一。
但韓非子跟帝辛隔了800多年,他如何知道?
《荀子》以及後來的《史記》裏也都提到炮烙,但沒有提這種刑罰究竟是怎麼弄的,想必年代久遠,失傳已久。
偏偏到了南北朝時期,裴駰集解引《列女傳》,講得非常詳細:“膏銅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墮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
清朝的俞樾在評議《韓非子》時,還像模像樣地註解:“蓋為銅格,布火其下,欲食者於肉圃取肉,置格上炮而食之也。”
好像他們親眼見過似的。
史書上故意寫錯商紂王是昏君 其實隱藏着一個巨大秘密

05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帝辛雄才大略、開疆拓土,那些所謂的暴政荒淫又都是假的,商朝怎麼還是亡在了他手裏?
對此,咩咩只能説:帝辛運氣不好。
帝辛繼位的時候,整個商王朝早就是一個爛攤子了。
事實上,除了開國的商湯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以外,其餘多數時間都國運不濟,君與臣、統治階級內部充滿了殺戮。
在內部,經歷過“九世之亂”的王位紛爭,眾臣離心離德,四方諸侯見中央衰落,不願納貢,暗中發展自己勢力,中原之外,各大少數民族部落也都虎視眈眈。
這就是帝辛繼位後的局面,一個內部四分五裂、外部羣強環伺的老大帝國,已經日薄西山,積重難返。
他竭力施行改革,卻受到多重阻力,為從大祭司那裏奪權,他得罪了整個宗教神權集團,而人民卻依舊對祭司信奉若神。
為廢除世襲特權、富國強兵,他得罪了大半奴隸主貴族,他們紛紛與外族聯合對抗帝辛。
為鞏固邊疆穩定,他對東南用兵,雖獲得大勝,開疆拓土,卻遭到了更大的反撲。
帝辛連年征戰,自然損耗國力,被多年來虎視眈眈的周王朝篡取天子位,也是不可避免的。
成王敗寇,他做了亡國之君,註定要被黑上幾千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05 字。

轉載請註明: 史書上故意寫錯商紂王是昏君 其實隱藏着一個巨大秘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