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小編有話説:謝謝各位帥哥美女的看我的文章,可以點一波關注,想參與評論的在下方評論哦
大家好哈,歡迎光臨!在這裏你可以跟小編一起暢所欲言。
近期延慶區九眼樓景區重新對社會開放,成為北京長城文化帶建設的點睛之筆。
九眼樓是一座長城敵台,因其四面各有九個箭窗而被當代人稱為“九眼樓”。敵台位於北京市延慶區四海鎮石窯村東南3公里火焰山主峯之上,與懷柔區雁棲鎮交界,經西大牆長城與箭扣長城相連。九眼樓是所知萬里長城上建築體量最大、規格最高的一座明代磚石質敵台。
一、九眼樓修建歷史溯源
九眼樓本名火焰墩、火焰山樓,為明代修築的空心敵台。該敵台為正方形平面,條石包砌台基,城磚砌築台身,空心結構。因年久失修,上層鋪房已不復存在,現僅存中層牆體。敵台外牆每邊長約20米,殘高7.8米,每面設九個箭窗。
九眼樓向西沿長城約350米是火焰山營盤遺址。經過考古清理發掘和保護後的營盤遺址佈局十分清晰。其平面是不規則長方形,依宣鎮南山路長城而建,北城牆上開有城門,城門上有楷體陽刻“崴嚴”二字門匾,其上款為“欽差懷隆兵備按察使胡立”,落款為“萬曆歲次戊午(1618年)秋吉旦”字樣。營盤西牆長約100米,北牆長約45米,南牆長約50米,面積約2500平方米,均為毛石壘砌。
九眼樓初建年代不詳。明成化二年(1466年)即有該處有墩台的記載,不過當時只是一個小墩。《明實錄憲宗實錄》記載,成化二年七月,翰林院提督四夷館吏部郎中劉文在《陳邊務便益四事》中奏到“永寧四海冶舊設馬營哨嘹一堡,此堡東南山上一小墩名鎮南墩(注:在黑坨山下),南接腹裏又一小墩(注:即現九眼樓),旁有平谷,山低澗淺,略填薪芻可度人馬,上墩,一目直見京畿。今宜相度緊要隘口修壘高監,則於御守之備,不為無捕。奏上,命兵部參酌行之。”
九眼樓為磚石砌築的空心敵台,而空心敵台是在100多年後的隆慶三年(1569年),由薊遼總督譚綸上疏,開始在薊、昌二鎮修築的。薊昌二鎮空心敵台於隆慶五年修築完畢。萬曆元年至三年,薊昌二鎮增築敵台完工,“萬曆三年正月辛酉欽賞總督薊遼侍郎楊兆、巡撫都御史楊一鶚、都督戚繼光、總兵楊四畏、兵備宋守約等,副總兵陳勳,都司劉德温等銀幣各有差,敍增建薊、昌敵台功也”。這期間九眼樓屬宣鎮管轄。宣鎮修築空心敵台應始於萬曆三年以後,由此推測九眼樓空心敵台應是萬曆三年(1575年)以後改建的,萬曆四十六年進行過修繕,即九眼樓營盤遺址城門門匾上“萬曆歲次戊午(1618年)秋吉旦”落款的時間,已經距譚倫主持修建空心敵台近50年了。清代九眼樓被稱為御靖北台,鎮南墩被稱為鎮塞墩。
二、九眼樓長城價值認知
1、九眼樓是明代薊鎮、昌鎮、宣鎮長城的結點,是真正的“北京結”
明王朝建立後,為了防禦元朝殘餘勢力和其它遊牧民族侵擾,先後在明朝的北部防線設置了甘肅鎮、寧夏鎮、宣鎮、大同鎮、薊鎮等九個軍事重鎮,將明朝北部邊境劃分為九個防區進行防禦,稱為“九邊”或“九鎮”,“邊”即指邊牆,即長城牆體。明嘉靖年間,為加強京城的防務和保護帝陵(明十三陵)的需要,又在北京西北增設了昌鎮、在北京西南增設了真保鎮,共十一鎮,合稱為“九邊十一鎮”。而九眼樓正處於薊鎮、昌鎮、宣鎮的結合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上曾先後隸屬於薊鎮、宣鎮。
明成化二年(1466年),九眼樓(火焰墩)隸屬於薊鎮,與其3裏之隔的鎮南墩則屬宣鎮。至明嘉靖二十八年時,九眼樓仍屬薊鎮,《明實錄世宗實錄》記載,“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四月,總督宣、大尚書翁萬達奏:……臣往來相度,擬於鎮南墩與薊州所屬火焰墩接界,塞其中空,築牆僅三餘裏,可以省百數十里之戎兵”。嘉靖三十年(1551年),薊鎮分為薊、昌二鎮,以昌鎮直接守護陵寢,《四鎮三關志·建置考》:“嘉靖三十年分薊、昌為二鎮,設提督都督一員護視陵寢,防守邊關,遂為昌鎮。”九眼樓緊臨昌鎮黃花路。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世宗“賜山西按察副使張鎬兵備懷隆”(《宣府鎮志·詔命考》),宣府南山正式設立,屬懷隆兵備道,九眼樓劃歸宣鎮管轄。萬曆四十一年(1613),胡思伸出補山東按察司懷隆兵備道副使,後升按察使。正好與九眼樓營盤西城門萬曆四十六年的門匾“欽差懷隆兵備按察使胡立”相印證,説明此時九眼樓段長城仍屬宣鎮。九眼樓作為重要的軍事結點,處於明代薊鎮、昌鎮、宣鎮的三鎮長城的交界處,先後隸屬於薊鎮、宣鎮。站在樓頂,東、西、南三道石邊長城匯聚於九眼樓,是真正意義的“北京結”。
2、九眼樓是長城文化底藴最為深厚的一座敵台
近年來的在保護修繕工程中,九眼樓附近出土碑刻多達24通。除最大的一通雙線陰刻“鎮胡嶺”外,其餘多為題詩碑。保存完整且能拓下碑文的6通,均為明代碑刻。在目前發現的詩碑作者中,巡撫一人,巡按監察御史四人,參將二人,均屬於中高級的文臣武將,其中巡撫山西汪道亨是正二品。從詩作內容分析,作者都是親歷過九眼樓之地的,他們的身份與明長城九眼樓的軍事防務有關,是對該地防務負責的各級官員和對該地區軍事防禦和官員監察功能的官員。而九眼樓在政區、軍事防區劃分上的獨特地位是眾多大小官員在此賦詩立碑的根本原因。在詩碑中除兩位南山路參將是具體負責九眼樓防務的軍事長官,其他的作者均為文官,不是撫臣就是按臣。而九眼樓不僅是軍事分界點,同時也是政區的分界,宣府巡撫管轄的宣府東界就在於此,而作為邊鎮巡撫,其軍事職能是比較突出的。巡按監察御史的職責之一就是巡視轄區的軍政民詞,因此此類官員巡行至此,或以此地為起點,或為終點,在此留詩寄懷都有標誌性的意義,這也是九眼樓詩碑如此眾多的主要原因。在一座敵台及周邊發現如此多的碑刻,在全國長城上也是絕無僅有。
3、九眼樓是明代磚石質長城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空心敵台
隆慶三年(1569年)譚綸、戚繼光開始主持修建空心敵台,當年修建了空心敵台472座。到了萬曆三年(1575年),薊昌兩鎮累計修建1337座,萬曆九年(1581年)累計修建1448座,至此薊昌兩鎮空心敵台的修建基本完成。延慶區現存敵台470餘座,其中磚石長城上敵台107座。在這些敵台中,每面牆上箭窗最多的也不過五六個。
九眼樓坐落於延慶懷柔交界處的火焰山主峯上,地勢險要,向東接黑坨山,向西俯視營盤,向南與箭扣相聯,東、南、西三道長城匯聚於此。敵台每邊長約20米,佔地面積400平方米,每面設九個箭窗,可見其規模之大,規格之高。敵台內有寬1.2米的環形通道,供守城將士來往巡視。九眼樓是已知的明代長城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空心敵台。站在敵台頂,可以俯視對面懷柔區境內的箭扣長城和“鷹飛倒仰”,可以遠眺三鎮長城的壯觀景象,確實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4、九眼樓是明代磚石質長城建造技術的經典之作
明長城上的敵台雖然有一定的營造規範,但實際上多是根據地形地勢和防禦要求而建造的,每座敵台各不相同。一般包括下層基座、中層建築、上層平台、上層鋪房等幾部分。譚綸、戚繼光主持修建的薊昌二鎮的空心敵台從剖面上看多為一層上建鋪房,少有或兩層上建鋪房的,從建築的結構形式看有單券室、雙券室、三券室,有一至五個通道不等的情況。九眼樓因為體量大,中層採用了中間正方形厚牆體大券拱,四周迴廊的結構形式,在現有的敵台建築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可以説,這是後期明長城建造對譚綸、戚繼光創建的空心敵台的繼承和發展,也是空心敵台建造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