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想讓孩子成長得更好,就要摒棄“固定思維”,巧用成長型思維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經典

文丨飯飯媽

孩子出生之後,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到底應該用怎樣的教育思維、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去教育他們呢?

相信對於現在大部分的90後父母來説,自己也沒有帶娃的經歷,常常是在實踐中摸索,有些時候還會聽從老人教育方式。

可是不管怎麼説,孩子成長過程之中父母總是逃不掉,將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進行對比。

加上現在壓力越來越大,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為優秀的存在,自然而然會通過一種對比的態度,去看待孩子身上所存在的特徵。

閨蜜家的孩子今年四歲多了,每次和她聊天,總能説到自家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才藝表演等。

當然,聊到這些話題並不是為了誇自己孩子,都是向我吐槽,表示自己花了那麼多錢,孩子還是沒有任何的成就,顯得沒出息沒作用。

相比於周圍其他孩子,她認為自家孩子非常愚蠢,樣樣都不行,吃喝第一名,可是在我看來,她家孩子做事非常認真、細心,還是有培養的潛力。

當父母在和孩子相處之時,不懂得如何去辯證的看待孩子身上的特徵,可能對孩子僅僅只是一種比較負能量的評價。

長時間如此,就容易影響到孩子的發展,一些教育專家對於父母的這種想法行為狀況,也進行相應的研究,他們認為父母的大部分行為都是由他們的思維導致的。

而在這之中“固定思維”是罪魁禍首,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父母所存在的固定型思維對於孩子的影響,從而找出方法促使孩子不斷進步。

01、什麼是“固定型思維”?

所謂固定型思維,我們可以從“固定性”三個字來細細品味。它所指的意思就是在思維循環過程之中,人們總是以一種較為正常化、普遍化、大眾化的態度去思考所面對的問題,甚至認為這是正確的。

只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或者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卻又出現很多的問題。因為父母已經從一個自然人變成社會人,足足生活幾十餘年,他們的社會經驗慢慢的將藝術同化。

在評價問題之時,也只思考了自己內心的想法,而忽視了孩子的感觸,那麼到底哪些行為暗示父母存在固定型思維呢?

1)總以周圍人標準來評判自家孩子

你看麗麗這次考試又是全班第一,可是你呢?已經多少次了,每次數學語文都考不好,也不知道你啥時候能像麗麗那樣省心,我真的快要被你氣瘋了。

就像上面所説的一些話語,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現階段應該出現的狀況。

可因為對於孩子本身的瞭解並不清晰,常常就只是去和周圍孩子做比較,我們也應該明白自家孩子身上其實也存在一定的優勢,如果總用別人的長處來諷刺自家孩子的缺點,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2)總要求孩子像別人家孩子一樣

你都這麼大了,能不能懂事一點?梅梅每天回來都會幫媽媽做家務,可是你呢?回家之後就知道在這裏畫畫,看你也沒有畫出個什麼名堂,一天就不知道好好學習,考個好成績,讓我開心一下嗎?

在大部分家長的心目當中,總是認為學習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只要孩子學習好,什麼過錯都能夠忍受。

但是隻要孩子學習差,那就説明孩子什麼用處都沒有,長大之後,還能成為一個沒出息的孩子。

在這種固定型思維之下,父母總是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專注於學習,可實際上學習並適合每個孩子。

他們如果有自己的興趣點父母進行相應培育,可能效果更好。比如:一部分孩子喜歡唱歌跳舞,父母如果陪孩子這方面的興趣,那麼所呈現的效果也會更明顯。

02、父母的“固定型思維”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

當父母常常處於固定型思維之下,不懂得變通時候,直接會影響到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模式,同時還會引起自家孩子對父母內心不滿、仇恨等情緒。

除此之外,父母的固定型思維不可能因為孩子的拒絕而消失,只得等待父母隨意發現。

如果父母不懂得分析自我、剖析自我,那麼孩子就會長期處於這種固定思維影響之下出現這些問題。

①孩子以固定模式自我剖析,不自信

如果父母都是以一種固定模式去思考問題,就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也以同樣的方式思考問題。

要知道,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有些時候父母的逼迫在孩子看來就是一種壓力,一種必須要實現的目標。

可是並不是一任何父母都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能夠為他們選擇恰如其分的方向。當孩子以固定模式自我剖析之時,他們常常會顯得不自信,甚至陷入糾結情緒之中。

②孩子思維固化,不懂得靈活變通

現在網絡上有比較流行的詞語“直男直女”,其實他所説的意思主要是指在雙方聊天時,有一部分人完全不懂得對方在説什麼,從中展現出來沒情商的狀。

當然,從孩子思維固化的角度來看,他們所展現出來的狀態,可能和我們所理解的直男直女差不多。

因為僅僅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懂得通過共情的方式去看看別人的內心,又不懂得靈活變通。

那麼孩子在之後和其他人相處之時,這種低情商的狀態就很難獲得別人的欣賞和肯定。

③孩子判斷影響因素多,不敢嘗試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被固定型思維侷限,那麼他們在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直接會選擇嘗試。

一般都展現出來較為勇敢的狀態,往前拼往前衝。可是在固定型思維情緒引導之下,孩子可能會去考慮自己的結果。

比如在爸爸媽媽的想法之中,自家孩子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孩子之後可能就不太願意去參加一些比較挑戰性的測試,或者類似於比賽之類的考試環境,因為這種可變性因素過多,孩子擔心自己失敗。

03、父母想要孩子不斷成長就要去除固定思維,巧用成長型思維

在孩子成長過程之中,固定型思維所引起的負面影響,那麼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呢?育兒專家建議:巧用成長型思維不斷地開發孩子的智力,讓他們變得更優秀。

1、樹立正確價值觀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

當我們以一種固定型思維引導孩子之時,常常只考慮到了事情的某一部分,卻沒有從全局的角度去了解。

實際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以及缺點,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如果父母全都以追求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為目標,那麼到底誰會墊後呢?

雖然我們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成為最後一名,但是也不應該以這樣的態度去要求孩子為自己臉上添光。看清楚孩子身上所存在的優勢,極力的培養,讓它發展成為孩子的優點才最關鍵。

2、懂得“試誤説”,讓孩子在失敗中成長

很多時候父母出現固定型思維,主要原因還在於不能接受孩子失敗,但是大家都聽過“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為什麼不願意去容忍孩子的錯誤呢?

“試誤説”也是一些心理學專家研究出來的,他們認為嘗試錯誤才能在之後,做事情的時候更加順暢。

所以,父母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也應該認識到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缺點,是他們成長的墊腳石,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失敗之中不斷的進步,不用一味的追求頂尖,一天一個樣,一天一進步。

3、多元發展,促使思維開拓,不固化

孩子就是應該多學一點才藝。

孩子就是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現在是上學的年紀,不要一天做自己不該做的事情。

很多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説一些讓孩子難以忍受的話,甚至之後孩子都不願意和父母進行交流,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在於,父母所説的大部分話都主要傾向於一點,讓孩子在比較之中成為優勝者。

可實際上孩子出生之後,他們所接觸的大部分東西都是新奇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之中,也可以接受更多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事物。

所以為什麼要以固定型思維去看待孩子的發展呢?多元多角度多思維促使孩子思維開拓,同時讓自己能夠正確的分析自己孩子的特徵。

孩子不斷的成長都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想要讓孩子逐步的成長,我們也要改變自己的思維特徵。

從固定型思維到成長性思維是父母的進步,也是孩子改變的關鍵。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第一,但是任何事情都總是帶有一點點不確定性。

與其要求孩子成為最頂尖的存在,還不如多元角度出發,促使孩子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如若我們用一種固定思維要求孩子,當孩子出現失敗之時,他們脆弱的心理可能也會無法承受,甚至影響一輩子。

“一丹獎”獲得者,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也曾對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想要讓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父母必須改正自己的固定型思維,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