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敗,敗在清廷機制腐化,以及慈禧手下一大幫不幹正事的庸臣。中法戰爭的“不敗而敗”,並沒有讓慈禧看清那些庸臣的嘴臉,仍然讓他們玩弄權柄,勾心鬥角,至使後來的甲午海戰慘敗、八國聯軍入侵,使中國蒙受百年恥辱。縱觀甲午海戰的失敗,有四個人難逃干係,也正因為甲午海戰的失敗,才引發了後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四個人可稱晚清四大罪臣。
第一個罪臣是翁同龢。他是光緒的老師,清流派帝黨的頭子,在朝中一呼百應。如果此人滿身都是正能量,那可真是大清之幸事。只可惜,此人滿身都是負能量,把大清給搞慘了。他和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針鋒相對,在日艦入侵的時候,他不但不和李鴻章聯手一致對外,反而有借外力削弱李鴻章勢力之心。在翁同龢掌管的軍機處,不但不補充北洋水師軍備,反而剋扣軍費,致使北洋水師裝備老化,彈藥過期,使400萬兩白銀建立起來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一萬七千餘水軍葬身海底。從這一點來看,翁同龢是甲午戰爭失敗的第一大罪人。
第二個罪臣是張謇。甲午戰爭之初,他給翁同龢出主意,讓翁同龢借日本人之手消滅李鴻章的軍事力量。建議翁同龢把李鴻章調上前線,讓湘系大臣接手李鴻章署理直隸總督。這樣一來,甲午戰爭就不是日本和中國打,而是一國與李鴻章一部之戰。同時,他還污衊北洋水師將領是“殘丁敗葉”,説李鴻章“貪生怕死”。北洋水師在前方打仗,後面卻受到朝廷懲治。就在日艦進入渤海時,張謇等人又主張死守渤海灣,不讓北洋水師出海迎戰,最後讓日艦直接打到了家門口。正是由於張謇從中攪局,才加速了甲午海戰的失敗,他可稱第二大罪人。
第三個罪臣是張仲炘。此人在甲午戰爭中也沒起好作用,大敵當前,應該一致對外,將士在前方流血,朝臣不該在背後給他們捅刀子。而張仲炘恰恰相反,就在北洋水師與日艦激戰之時,他狀告李鴻章,説李鴻章兒子李經方私通日本,還説李經方之子是日本天皇“附馬”,想借此把李鴻章置於死地。這份奏摺,翁同龢贊“語絕奇”。現在人們都在懷疑,這孫子是不是日本奸細?他的這種做法,就像當年秦檜整死岳飛。張仲炘這麼使勁幫日本,甲午海戰還能不敗?所以説,張仲炘是甲午海戰失敗的第三大罪人。
第四個罪臣是李秉衡。這個人也是清流派人物,在甲午戰爭期間,他是山東巡撫。按理説,李鴻章率軍作戰,他應該大力支援,軍民團結,方可戰勝倭寇。可這傢伙也反正義而行之,處處與李鴻章作對。北洋水師需要援助,他以種種藉口拒不發兵,最後使劉公島成為一座孤島。北洋水師孤軍奮戰,戰鬥打得異常慘烈,但終因孤立無援而陷落。眼看着倭寇圍攻而不上去幫忙,隔岸觀火看熱鬧,張仲炘是甲午海戰失敗的第四大罪人。
晚清這四大罪臣,如果慈禧是一個英明的老太太,在甲午海戰之初,發現苗頭不對就應該把他們殺掉。殺了他們,北洋水師定會士氣大增,而軍備也會得到有效補給,憑着北洋水師的勇猛,再加上充足的彈藥,給力的後方支援,甲午海戰必然勝利,説不定還可一鼓作氣,直接打到東京去。有了甲午海戰的勝利,就不會有後來的八國聯軍入侵,因為八國聯軍入侵,日軍是主力,兵力佔40?打服了日本,八國聯軍就很難入侵了。
只可惜,慈禧不是一個英明的老太太,不然“大清”國也不會死得那麼慘,後來也不會有數千萬百姓死於日軍的屠刀之下。一步錯,步步錯,罪臣當殺不殺,禍國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