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年德國那麼窮,希特勒從哪裏來的錢,發展軍隊和發動戰爭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經典

1919年1月18日~1920年1月2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與戰敗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在此期間協約國同德國於1919年6月28日簽訂了《凡爾賽和約》。根據《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德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向丹麥、波蘭以及新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割讓了大片領土,同時放棄一切海外殖民地,德國還必須戰勝國支付賠款。德國因為一戰損失了10%的人口和將近1/7的土地(不含殖民地)。根據1921年4月英、法、美、意等國協商的結果:德國需要向戰勝國賠款1320億金馬克,分30年付清並支付利息。

一戰後成立的魏瑪共和國政府根本出不起這麼多錢。萬般無奈之下政府只得通過向德國國家銀行出售債券來彌補開支和税收收入之間的差額,這為日後的通貨膨脹埋下了伏筆1922年德國政府多次請求延期支付賠款,然而法國方面不僅對此予以拒絕,更聯合比利時出兵佔領了魯爾區。魏瑪政府號召魯爾居民以“消極抵抗”的方式抵制法國的佔領政策:魏瑪政府動用了價值5000萬美元的黃金儲備用於支援魯爾區的停工鬥爭,然而這在打擊法國的同時也使德國經濟遭受重創。馬克的價值開始以一日千里的速度下滑,到了1923年4月以後政府基本放棄了對馬克進行干預的任何想法。

當時德國300多家造紙廠和20多家印刷廠每天24小時不停為國家銀行提供所需的鈔票。通脹最嚴重的時候早上的麪包錢到了晚上連麪包渣也買不起了。到了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從美國紐約股市迅速向全球蔓延。德國在這一過程中成為了損失最嚴重的國家:德國本來就需要支付高額的戰爭賠款,從1922年的魯爾危機事件後德國就出現了嚴重的通脹,到1929年德國還沒得及從本國的通脹中緩過勁來就又遇上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因此形成了雪上加霜的局面。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正是利用了經濟危機期間的動亂攫取了政權。

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上只記載着納粹黨如何利用經濟危機期間的動亂成功上位以及上位後如何推行侵略擴張政策,然而這裏存在一個問題:納粹利用經濟危機期間的動亂得以上台,可納粹上台後自己的經濟政策是什麼?如果納粹不能有效解決當時德國人所面臨的現實生計問題,那麼他們能坐穩自己的位置嗎?況且納粹後來還發動了侵略整個歐洲的戰爭,那麼德國又是從哪兒來的錢用於擴充軍備、發動戰爭呢?事實上希特勒自己對發展經濟只有一個宏觀的概念,卻並沒具體的對策。希特勒當時意識到德國經濟要實現復興就必須走加強國家干預的凱恩斯路線。

然而這只是一個宏觀概念,那麼具體如何把這個概念落到實處呢?這點希特勒自己其實也並沒好的對策,不過他找到了一個懂經濟的人來把自己的計劃付諸實施。1933年希特勒任命亞爾馬·沙赫特被希特勒為德意志帝國銀行的老闆,次年任命他為納粹德國的財政部長。事實上在此之前沙赫特就在經濟工作上有着突出的表現:1923年沙赫特就曾臨危受命拯救災難中的德國貨幣流通體系。沙赫特知道貨幣崩潰的根源在於沉重的賠款負擔。一切金融改革措施如果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只會引起更可怕的動盪。沙赫特上任後一邊改革貨幣,一邊尋求外國金融資本的支持。

沙赫特當時在國內用新的地產抵押馬克以取代極度濫發的舊馬克,之後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國外。當時外部列強對德國的態度並不一致:老對頭法國巴不得德國越慘越好;因為社會制度原因被西方國家排除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之外的蘇聯則試圖通過與身為一戰戰敗國的德國合作實現外交上的突破;英國出於維持歐洲大陸均勢格局的原因儘量在德國和法國之間展開平衡外交;一戰後強勢崛起的美國當時已成為德國最主要的食品和原料的輸入國以及德國製成品的主要出口國,所以美國並不希望看到德國在經濟上出現崩潰的局面。

美國説服英、法接受自己的觀點:只有讓德國生存下去才有能力履行對協約國的賠款。1924年出台的《道威斯計劃》開始用恢復德國經濟的辦法來保證德國償付賠款的能力。《道威斯計劃》實際上結束了由法國以及由其控制的賠款委員會在德國賠款問題上的支配作用,確立了以美國為主的多國支配機制,同時也為美國私人資本流入德國和有效地從其他協約國收回戰債創造了條件。《道威斯計劃》的實施使德國資金奇缺的問題得以解決,加之從美國得到的物質裝備和技術幫助終於使德國經濟趨於穩定並逐漸恢復發展。

正因為這段往事使希特勒看到了沙赫特在經濟工作上的傑出才能。沙赫特在就任財政部長後使用了一種奇特而詭異的手段來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他創造了帝國銀行有史以來最大的表外體系,也就是一套官方的影子金融,從而用五花八門的的不計入資產負債表的非正式票據與通貨創造了信用。比如專門用於支付軍工生產的梅福軍用券由財政秘密貼現,工業家強制接受。最多的時候德國一共有三十多種類似的表外信用工具在同時運行。與此同時沙赫特加強了對私人的黃金和外匯的管制:居民私藏最高可以判處死刑,境外旅行攜帶資金也受到嚴格限制。

沙赫特建立起一套制度框架,從而使他能以精細到具體產品和生產者的程度來調節德國的外貿水平。沙赫特在巴爾幹和南美與原料生產國建立雙邊談判下的互換貿易關係:以工業品交換原材料。在當時的中德貿易中也採取了這種模式:德國是一個除了煤礦之外橡膠、錫礦、石油等其他戰略物資都非常短缺的國家,中國是一個工業落後的資源大國,於是德國就用自己的軍工產品與中國交換礦產資源和農牧產品。沙赫特還鼓勵在國際貿易中回購處於低價的債券,然後帝國銀行以馬克接近原價貼。這樣不僅減少了外債,同時也節省了外匯。

在發展對外貿易的同時德國通過大力興建公共工程創造就業崗位。希特勒從上台之日起就在謀劃着戰爭,所以他上台後大力興建軍事工程以及與之相關的交通等公共工程。納粹黨的創造就業和重整軍備兩大政策其實是互相聯繫在一起的:希特勒上台後的短短几年間就修建了不少於6700公里的公路。這一方面為大量的產業工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同時也是為滿足在日後的戰爭中能快速運送部隊的軍事需要。到了1939年德國的人均工業產量增加了108%,人均消費品產量增加了39%,工人的實際周平均工資增加了24%,官方失業人數從1932年的520萬減少到1939年的12萬。

希特勒還大力推行社會保障制度,增加國民社會福利,擴大工人的帶薪休假權利,為此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建造了很多旅遊船。希特勒還大力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1938年希特勒聲稱:德國要實現人均一輛汽車的夢想。隨着納粹上台後嫌棄的高速公路建設高潮也使各種汽車公司、修車廠以及加油站應運而生。如今作為德國汽車產業標誌性品牌的眾汽車公司就是在1938年建立的。在這一系列綜合舉措之下納粹德國得以實現所謂“充分就業”的“經濟奇蹟”。德國為實現這一奇蹟不僅致力於國內的發展,也同樣把目光投向了外部世界。

沙赫特在致力於德國內部的經濟改革的同時也積極和外國人打交道。在這方面他有兩手絕活:一是賴賬,二是借錢。所謂賴賬就是千方百計賴掉給協約國的賠款。沙赫特又搬出當年的那套説辭:只有保證德國經濟不至於崩潰才能保證德國有支付賠款的能力。沙赫特就以這個理由要求延期支付賠款。沙赫特在賴賬的同時還向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借錢。當時美國和德國的意識形態是有衝突的:美國一直在譴責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行為。1933年5月沙赫特去紐約借錢,結果卻被一大羣記者圍住一個勁問關於猶太人的話題,弄得沙赫特惱羞成怒。

好在此人的應變能力和口才都還不錯,所以他很快解釋道:“現在我們德國出現的一些針對猶太人的過激行為更多是因為民眾在面臨現實生計問題時的發泄情緒之舉。如果你們借錢給我們讓我們改善經濟狀況,那麼隨着民眾生活的水平的改善自然也會相應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也就不存在所謂迫害猶太人的問題了”。沙赫特這種搖唇鼓舌的本事能瞞過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美國民眾,卻沒能瞞過羅斯福政府。羅斯福後來為了噁心希特勒還專門派了一個猶太人去當美國駐德大使。不過華爾街大鱷不管這些,他們所看重的只有利益。

華爾街一切以經濟為考量:資金往哪兒流會有收益就投向哪兒。沙赫特利用這點成功在美國和德國之間打通了資本通道。德國從美國華爾街借到錢,在美國買很多軍事裝備、工業產品乃至專利技術,然後在德國大量興辦軍火工廠,從而得以解決德國的就業問題。在21世紀初的調查中發現:二戰中美國有超過200家著名企業與德國有密切的生意往來。這些美國企業包括摩根大通銀行、通用汽車、標準石油、柯達公司、西屋電氣等等。1933年8月美國銀行協會同意德國延期償還以前的貸款,同時保證美國今後在德國的資本和產業的全部收入只在德國使用。

後來的歷史發展證明:德國軍工業的重建在相當程度上有賴於這筆資金。從1933年到1939年這6年期間是納粹德國為二戰做準備的6年。在此期間杜邦財團與化學公司、洛克菲勒財團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財團及其控制的電報電話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爭先恐後與德國簽下鉅額的佔領原料和軍工項目的訂單。同一時期英國與德國也有合作,英國甚至一度在對德合作一事上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蘇聯則從1922年就開始與德國秘密合作。1939年德國發動的戰爭實際上是用是美國人的錢、英法的裝備和技術、蘇聯培訓的的軍官和坦克部隊發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