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一戰之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不僅許多城市淪為廢墟,工業基礎遭到嚴重破壞,《凡爾賽條約》還將全部戰爭責任歸於德國,要求其向英法等國支付鉅額賠款,這不僅嚴重製約了德國的經濟恢復,還導致德國民眾的不滿和絕望,轉而支持希特勒上台。
據統計,在1931年時,德國的失業率高達25?共有600萬人失業,數十萬德國平民凍死或餓死,數不勝數的流浪漢在街頭乞討,人民生活水深火熱困苦不堪。
但1932年希特勒上台後,短短一年時間德國的失業人口就鋭減到二百萬, 1933年時德國GDP還 有737億馬克,可1934年就達到了1264億馬克,汽車和電器開始暢銷,大眾等汽車品牌應運而生。
此後幾年,德國的經濟實現連年翻番高速增長,不僅高福利惠及每一户人家,人人都有面包和牛奶,政府也突然變得非常有錢。在這種狀況下,整個德國從上至下陷入對希特勒的狂熱崇拜,有錢後的德國為了改變地多人少、資源緊張的現狀,全面廢除《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債務壓榨和軍事限制,開始重建軍工和擴軍,並最終發動了震驚世界的二戰,將整個歐亞大陸拖入連天戰火之中。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希特勒上台後,德國的經濟開始騰飛,不僅民眾生活質量顯著提高,還有錢發展軍隊和發動戰爭呢?一、掠奪資本家積累第一桶金
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信奉自由主義經濟,各個經濟領域多由資 本家和寡頭控制,國家收入主要靠這些公司税收來實現。
(凡爾賽條約簽訂現場)
這樣一來,戰敗的德國政府和廣大平民雖然窮得叮噹響,但那些資產階級和經濟寡頭,卻能通過壟斷哄抬物價,大發國難財。
所以希特勒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政府全面介入經濟領域,將那些大中企業和地主土地無償收歸國有。
而當時德國最富有的人羣基本上是猶太人,於是希特勒發起種族滅絕政策,通過集中營大屠殺,使得數百萬猶太人所積累的鉅額財富,被掠奪一空,他們的企業成為國企,土地被分給無地的德國農民。
就這樣,德國政府不僅積累了第一桶金,還解決了大量貧困農民的土地來源,希特勒因此聲名日盛。
(被一戰勝利衝昏頭腦的英國人)二、大興基建提供就業
有了錢之後,德國開始解決城市失業和國家經濟發展問題。當時,希特勒和美國總統羅斯福同時上台,為了刺激經濟,兩人都通過大興基建,向失業的產業工人提供工作崗位,只不過羅斯福稱為新政,而希特勒稱之為新計劃,而由於德國是一個戰後國家百廢待興,加上集權於一人,所以德國的成效要大得多。
到1935年時,大量的基建人力需求,使得德國已經沒有失業困擾,同時美國才剛剛解決了一半失業問題 。
等到1939年二戰爆發前夜,德國甚至出現了勞動力緊缺現象,滿大街找不到閒人和流浪漢,而英法等國卻還有着大量的失業人口,在街頭舉着牌子找工作。
(一戰後崛起的德國工業)
可以看出,在短短几年間從一個百廢待興的戰敗國,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的德國,在當時不得不説是一個經濟奇蹟。三、大舉借錢和賴賬
德國政府有個叫沙赫特的金融天才,被希特勒任命為中央銀行行長和經濟部部長,這個人有兩手絕活,一是向美國和各協約國大量借錢,二是對於一戰時鉅額的賠款要求減免。
當時美國正處於經濟危機,四處找不到投資機會,因此德國和美國一拍即合。不過沙赫特1933年5月興沖沖到紐約拉貸款時,一大羣記者圍住了剛剛下船的他,不談借款的事,只是問德國如何迫害猶太人。
(亞爾馬·沙赫特)
雖然沙赫特當時惱羞成怒,把報紙團成一團扔在地上,但他也不得不解釋,説正因為德國現在被索要大額賠款,民眾生活艱難,才讓一些情緒激烈的人迫害猶太人,如果你們借給我們錢,我們生活過好了,自然會對猶太人好的。通過他的這番如簧巧舌,很快在美國借到了錢。
接着,沙赫特用借的錢直接在美國購買軍火和技術,這樣美國人的失業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而德國也利用借的錢和技術大興軍工廠,不僅進一步解決失業問題,軍事實力也迅速壯大,兩個國家合作得不亦樂乎。四、掠奪其它國家資源
羽翼漸豐之後,希特勒迅速發動戰爭,閃電攻克奧地利、捷克、波蘭、法國等歐洲國家,在當地扶持傀儡政權,替德國搜刮進一步擴大戰爭的財富和資源,僅此一項所獲收入就高達1040億馬克。
(二戰中的德軍)
納粹德國對佔領國的壓榨和索取,讓德國民眾也得以享受更加優厚的福利,從而更加支持納粹德國。
當然,希特勒經濟和金融政策的最終目的,最終還是要為他的軍事擴張做準備,而德國民眾雖然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最終又淪為納粹法西 斯戰爭犧牲品,並在二戰戰敗後跌入更加痛苦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