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學生對《鷸蚌相爭》課文,提出質疑,語文課本存在“漏洞”?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經典

文/勤親媽媽

語文這一學科作為我們從小要學到大的主科,一直在學習當中佔領着很高的地位。而且我們的母語就與語文息息相關,所以語文這一科目的學習對於學生們來説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來説小學的語文知識相對是比較淺顯的,而且很多課文向學生們傳遞的都是正能量,也有利於培養學生三觀的形成。

課文大多是教會學生們人生道理,課本里出現的人物也都給小學生們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但是對於語文課本當中的課文,外界的意見也不是很統一。

小學生對《鷸蚌相爭》課文,提出質疑

這不,最近就有一位小學生針對於五年級的課文《鷸蚌相爭》的故事提出來質疑,一時間也引發了網絡上眾多網友對於語文課文內容這件事情的熱議。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這個故事主要講的就是鷸和蚌兩個在一直爭論,彼此誰也不讓着誰,出自西師版的五年級語文書。

最終鷸被蚌夾住了嘴,而蚌又被鷸夾住了肉,兩個人一直僵持不下,最終漁翁一下子收貨到了他們兩個。

這篇課文的目的就是讓小學生們明白,要懂得權衡得失,不要一味的想着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也要懂得謙讓,不要因為兩個人的爭論導致被別人鑽空子。

就是這一個道理,故事的大體情節倒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針對於個別的細節,這位小學生卻提出了質疑:鷸蚌兩個相互咬住了對方,是如何進行説話的呢?

其實我們仔細想想還真是那麼一回事,雖然説鷸蚌相爭的故事被我們口口相傳,但確實這裏面還存在着一定的邏輯思維問題。

小學生提出質疑這一點還是值得表揚的

其實針對於小學生提出語文課本上的“漏洞”還是值得表揚的,畢竟孩子能有自己的意識,能夠根據課文提出疑問是值得肯定的。

家長對於孩子的這種疑問還是要給予積極引導的,不要覺得這是一個一直流傳的故事就對孩子表示不耐煩,家長還是應該和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

如果按照孩子提出疑問的這種情況來説,這位小學生還是比較富有想象力的。但當根據一篇課文就能夠想象得到當時的畫面,這一點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小學生提出質疑,引發網友熱議

針對於這位小學生提出的質疑,網友們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也是各有各的看法。有覺得這位小學生的態度值得肯定,當然也有一些網友表示這位小學生就是沒事找事。

確實,能夠在讀書的時候發現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值得肯定的,畢竟如果細分析的話課文中確實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情況。

但是對於這位小學生持質疑態度網友也是不佔少數,畢竟寓言故事就是寓言故事,很多事情都是虛擬的,如果真要細究,那麼為什麼動物會説話呢?

寓言故事只是傳遞了一個道理,在中國文化當中很多作品都存在一定的誇大或者是與事實不符的情況,這位小學生們明顯就是沒明白語文課文的道理。

家長如果被問到這一問題,應該如何解答呢?

這位小學生在提出這個疑問之後,小學生的家長也是積極的尋找了答案,知道了這是一個出自《戰國策》的寓言故事,隨便也給小學生解答了寓意。

雖然説是寓言故事,但是這也是出自於傳統文化當中,家長如果遇到了類似的問題還是要重視起來的。按照小學生的疑惑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讓他“閉嘴”。

另外也要説明,這個故事並不是裏面的內容,而是故事本身要傳達給我們的道理。本身寓言故事就是多種多樣的,能夠讓動物開口説話也是為了進行引申。

這些類似於鷸蚌相爭的故事也是作者為了表現而展開的一種擬人手法,所以就我個人的觀點來説,這個故事並不存在漏洞。

家長同樣也要跟孩子解釋清楚,在這其中還涉及到了“擬人”的表現手法,這也是一個值得學生學習的知識點。

寫在最後:

其實關於小學生針對課文提出質疑這件事情,很多人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還是存在着很大差別的。但是作為家長,還是要積極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

據瞭解,針對於這位小學生的疑問,教育部門也給出瞭解釋,也對於這位小學生的質疑態度進行了表揚,但也説明這是古書一直都存在的,之後也不會進行更改。

今日話題:你對於這位小學生提出的質疑有哪些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