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禮儀之爭”:皇權與相權的最後較量!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經典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荒淫無度的明武宗朱厚照病死。這位孝宗獨子,沉溺於聲色犬馬的皇帝沒有留下一兒半女。皇位空懸,內閣首輔楊廷和與羣臣商議,決議立興獻王朱祐杬長子朱厚熜繼承大統,次年改元嘉靖,史稱世宗。

武宗突然駕崩,令所有人措手不及。皇位的一時空懸,又使得羣臣束手無策。國不可一日無君,在首輔楊廷和的主議下,決議立興獻王長子朱厚熜繼承大統。在迎立的鑾駕發出後,羣臣早已不滿武宗的昏庸無道。武宗駕崩,他們便着手收拾朝堂。首輔楊廷和在這段空白時期充當了臨時決策者,他下令逮捕了太監江彬等人,並遣散了供武宗玩樂的"豹房",罷黜一批僧侶,樂仿,將金銀細軟收歸國庫。革除了一批武宗留下的弊病,朝政一時為之一新。羣臣苦於武宗的昏庸已久,只是宦官擅權,敢怒不敢言。楊廷和的一番作為令羣臣看到了大明朝的希望。他們希望未來的天子可以重振朝剛,成為明王朝的中興之主。羣臣哪裏會知道他們的翹首以望,可能等不來他們所期望的那樣。

這位少年天子朱厚熜,作為大明王朝未來的掌舵人。別看他年僅十五歲,但因其父早逝,作為長子的他世襲其父的爵位己久。雖年紀輕輕卻十分的精幹。

在短暫的三十七天之後,迎立的鑾駕到達京城。禮部早以依禮法制定了相關流程。依周禮宗法制,興獻王是小宗,而以小宗入大宗則必須採取過繼的方式。於是禮部商議將朱厚熜過繼給孝宗,以保皇位繼承的一脈相承。羣臣商議,讓朱厚熜以皇子的身份從旁門進入偏殿文華殿後再擇日登基。這樣一個看似完美的流程,羣臣卻疏忽了一件事,他們忽略了這位少年天子的看法。

在聽到這樣的安排之後,這位少年天子給予了嚴詞拒絕。朱厚熜認為他是來繼位的,而絕非是來當皇子的。若不能走正門,解決正統的問題,他便絕不進宮,這是朱厚熜與羣臣的第一次對峙。以楊延和為首的羣臣萬萬沒想到,這個年紀十五歲未來的大明天子尚未登基便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而朱厚熜之所以敢這樣做,因為他心裏十分明白,他的父王興獻王和孝宗是兄弟,而武宗又是孝宗的獨子。這樣算下來,無論是親疏還是血緣,羣臣們都沒有別的選擇。而這也正是他可以利用的手裏最大的"王牌"。

國不可一日無君,皇位的問題一日不解決,朝堂便一日不寧。面對這樣一位天子,羣臣縱有千般不滿也無可奈何,只好退步。於是,與羣臣的第一回合,朱厚熜大獲全勝。

次日啓程,從正門大明門直入紫禁城,在拜祭過武宗靈位後,着奉天殿正式即位,次年改元嘉靖,大赦天下。大明王朝的這位新天子在於羣臣的第一回閤中便樹立了威信。


明憲宗世系

在於羣臣的第一回閤中,朱厚熜無疑取得了完美的勝利。這位少年天子怎會滿足於此呢。他要的是權力,至高無上的權力。實實在在絕對的皇權。於是朱厚熜便走出了他的第一步。召集羣臣為生父母定尊號,並追封其父為帝。羣臣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朱厚熜居然會這麼幹。這像一顆大石頭,徹徹底底的砸在了這平靜的朝堂上,激起了羣臣的憤慨。明朝的言官自古是以不怕死而出名的,在這些飽讀儒家經典的大學士看來,朱厚熜的行為便是僭越。維護禮制是他們義不容辭與青史留名的機會,且自古有不殺言官之倒。於是乎,奏疏似雪花片似的陳了上來,朝堂上羣臣更是義憤填膺,引經據典。朱厚熜縱是精幹,尚且剛剛繼位,羽翼未豐。面對這樣的局面,一時也顯得無措。


明世宗朱厚熜畫像

就在此時,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朱厚熜的劣勢。這位關鍵人物就是新科進士張璁。這位張璁無疑是個投機者,他嗅到了當今天子與羣臣間的矛盾。而新科及第的他需要的正是一個這樣的機會嶄露頭角,進而攀上皇帝這棵大樹。於是,張璁向皇帝呈上了他準備已久的《大禮疏》的,上書皇帝為興獻王立廟,積極的迎合朱厚熜。張璁無疑給了朱厚熜極大的鼓動,朱厚熜立刻給他加官爵。朱厚熜需要這樣一個人作為朝堂上自己的勢力與羣臣抗衡,而張璁則需要藉助皇帝往上爬。於是,大禮儀之爭進入了白熱化。


張璁畫像緊接着,朱厚熜的母親興獻王妃蔣氏在進京的途中聽聞羣臣逼迫皇帝改孝宗為皇考,改興獻王與自已為伯父母。自古封建禮法長子不能過繼,一時間蔣氏難以接受憤恨之極。於是便在進京途中滯留通州,執意不肯往前。這麼前後一通也激惱了朱厚熜。朱厚熜便以寧"獻位奉母歸"為由逼迫羣臣讓位,羣臣無奈只好再次做出了讓步。

而事情則遠沒有結束,以楊廷和為首的羣臣迅速展開反擊。利用職權將支持朱厚熜的大臣調往外地,以此削減朱厚熜的實力來壯大言官的實力。見朱熜死活不肯讓步,楊延和甚至以內閣首輔之位相要挾請辭,以逼迫朱厚熜讓步。楊廷和低估了朱厚熜的決心,當即批覆了他的請辭。楊廷和的致仕使得羣臣一時羣龍無首而處於劣勢。

隨着朱厚熜勢力的高漲,羣臣決定發動"總攻",全體死諫。

據史料記載,嘉靖三年七月,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給事中二十一人,御史三十人等共二百餘人,這支龐大的隊伍懷抱孝宗靈位跪於左順門外。一時哭喊聲震天,響徹宮內外。聽到動靜的朱厚熜令宦官進行驅趕。沒想到這又激怒了羣臣,一時引發了混亂。羣臣的行為徹底激怒了朱厚熜,他毫不示弱,下令逮捕了一百三十四人,四品以上奪俸,五品以下杖責。受杖者達一百八十多人之眾,其中十七人更是被當場活活打死,這場死諫以皇帝朱厚熜的勝利而告終。

至此,大禮儀之爭基本落下帷幕。朱厚熜迎立其父靈位於京,正式下詔改稱孝宗皇帝和皇后為伯父母,生父母為皇考和聖母,併為其父上皇帝尊號。


楊廷和畫像這場聲勢浩大的大禮儀之爭曠世日久達二十餘年,朝綱鬆弛,朝紀混亂。朝堂之上為了一個尊號而掙得頭破血流,眾多官員自詡飽讀詩書都無人關心百姓生死,在爭鬥中間便愈發的民不聊生。而羣臣的鬥爭也並未到此徹底結束,此後斷斷續續二十餘年間,仍在不停掙扎。直到嘉靖十七年才算徹底結束。

朱厚熜以血腥的方式結束了這場大禮儀之爭。從挑起禮儀之爭的那天起,朱厚熜便有着自己的"算盤"。因為,當皇帝這事是他萬萬所想不到的,朱厚熜深知自己的譜系不正,是楊廷和為首的內閣推他上位。這便不可避免皇權的旁落,內閣勢力帶領言官勢必會把握朝政。是那樣的話,他這個天子又有何威嚴呢?

繼統之初他便拒絕以皇子身份入偏殿。為的就是證明並告訴羣臣:我是天子,你們都得聽我的。


明世宗影視形象大禮儀之爭背後,遠遠不是朱厚熜想當孝子那麼簡單。他的真實目的是要獨攬大權,乾綱獨斷。這便和那些大學士們格格不入。大禮儀之爭頗有點"指鹿為馬"的意思。朱厚熜以這種方式解除了違背自己命令的大臣,而提拔附庸在身邊的則都是順臣。


大禮儀之爭劇照

權力鬥爭的背後則是千百年來老生常談的話題:皇權與相權之間的鬥爭。回望歷史的脈絡,隨着中央集權在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不斷加強,相權與皇權的衝突亦不斷衝撞。而皇權的不斷加強,相權的不斷衰落是歷史進程的主流。到明朝太祖朱元璋則更加直接,廢除丞相,皇帝直領六部。但龐大的帝國遠非一人可以挑起。諸多繁雜的事物又使得朱元璋不得不設內閣議政,予以分擔。隨着後期諸帝的怠政,在明朝出現了嚴重的宦官干政,要麼大權旁落。而事實上的內閣首輔一定程度上便繼承了傳統的相權,這便是當初這位精幹的少年天子所無法容忍的。

從百年的歷史進程來看明朝自朱元璋的改革之後,皇權已經達到了頂峯。而大禮儀之爭從側面也可以看出來皇權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一部分制約。大禮儀之爭可以看作是皇權與相權最後的鬥爭。這場轟轟烈烈的鬥爭不光是皇帝與羣臣之間的鬥爭,更是一場耗日持久的政治演變與制度變革。

在這以後基本上就不在發生有這樣羣臣直接逼迫皇帝的事情。乾綱獨斷基本上成為了統治者的利器。大一統王朝下的中央集權絕度統治達到登峯造極。而這位世宗皇帝贏得了最後的勝利,雖然過程血腥,但是他從楊廷和為首的羣臣之中拿回了獨裁權。遺憾的是,這位打小精幹的世宗皇帝也並非是明君賢主。他所帶給大明王朝的並非是羣臣當初所期盼的那樣。拿回權力後的他沒有選擇成為一名中興之主。而是迷信道教做起了長生不老的美夢,繼續荒廢朝政。岌岌可危的大明朝在他手裏接着划向衰落。

為鞏固中央集權,朱厚熜以這樣的方式排除異己,凡事順從我的留下,不順從的,則一律予以剪除。這樣下來又有多少的官員是真心肯為辦實事?大多數只是逢迎皇帝的心意罷了。眾口議事的朝堂成為了一言堂,乾綱獨斷下,統治者便隨意地以自己的心意作為施政的綱領,又難免決策失誤。正可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從武宗的意外死亡到朱厚熜以親王長子的身份意外接替皇位。這位少年天子不肯大權旁落,繼位之初便給了所有人一個下馬威。隨後的禮儀之爭更是清除了所有反對自己的人。千載皇權在不斷的鞏固中加強,這種中央集權式的統治方式,也為後世所繼續沿用。

在這場曠達日久的大禮儀之爭中,羣臣翹首以盼的明政與中興之主,無疑落空。繼位之初,楊廷和的一些明政措施。也在這場大禮儀之爭中,付之東流。這位精幹的天子也在收回屬於他的權力後,日益沉迷於道教。壬寅宮變後,朱厚熜繼續帶領着大明朝這艘日漸哀落的大船,向黃昏駛去。

《明世宗實錄》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