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彭德懷眼中的金日成:軍事指揮異常幼稚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經典

三八線就是北緯三十八度線,曾作為蘇、美兩國在朝鮮半島對日軍事行動和受降範圍的臨時分界線,北部為蘇軍受降區,南部為美軍受降區。

後來在蘇聯和美國的策劃下,朝鮮半島北部成立了朝鮮,南部成立了韓國。中間的三八線作為軍事分界線,成了朝鮮半島人民心中的痛。


1950年6月25日,三八線兩側的寧靜被打破,這一天朝鮮戰爭爆發。

為什麼金日成會選擇這一天,因為這一天對朝鮮來説態勢極佳。當時在漢城北面只有四個師的韓國軍隊,而朝鮮人民軍卻有10個主力師,兩個坦克旅,可以以眾擊寡。

而且這一天,韓軍結束已經結束了最高戰備,放假休息,選擇這一天可以達成奇襲。

那麼戰爭開始後,朝鮮將領的指揮能力如何呢?

戰爭開始後,以四野的三個朝鮮族野戰師為主力的朝鮮軍隊一路進展較為順利,僅僅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朝鮮軍隊便將韓軍趕到了釜山一隅,朝鮮半島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已經被朝鮮人民軍收入囊中。

一般人看到這樣戰果都會認為朝鮮人民軍一路勢如破竹,韓軍一路潰敗,但是如果細分析起來,會發現不是這麼回事。

金日成那一系的原抗聯幹部實際上只指揮過營級規模的部隊打游擊,對於指揮一支十餘萬人,諸兵種合成的現代化軍隊打正規戰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先説説漢城之戰,當時的韓軍軍主要是由偽警察、偽憲兵再加上一些無任何作戰經驗的壯丁拼湊起來,戰鬥力無法與朝鮮軍隊相比。

漢城戰役中,朝軍依靠着T34坦克的威力以及南朝鮮軍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優勢下,以兩個師的兵力粉碎了南朝鮮軍的頑強抵抗,初戰就完全佔領了議政府,在初戰勝利的情況下,應該乘勝追擊才對,但時任第1軍團司令官的金雄卻認為已經提前完成了戰前計劃,為保持計劃的統一和完整,居然停止攻勢,等待春川方向第2軍團的突破。結果給了南朝鮮軍喘息之機,初戰勝利的朝軍最後在睡夢中被南朝鮮軍反擊,竟然損失慘重。

而春川方向第2軍團的突破也頗為不順,擔任主攻的第2師團一味正面硬衝,損失慘重,在加平、春川北部地區和三巨裏地區停滯不前。最後對漢城的戰略包圍未能按時形成。

而漢城的攻破最後還是得益於韓軍和美軍的慌亂,尤其是炸燬漢江橋,使得南朝鮮軍士氣一落千丈,從而導致整個戰場局勢崩盤,朝鮮人民軍才得以迅速佔領漢城。

面對一羣倉促應戰的烏合之眾,一個突襲戰還打的漏洞百出,幸虧美韓軍被打的措手不及,不然一個突襲戰就打成了攻堅戰,朝鮮將領的指揮水平無法用高超來形容。


而戰爭進行到9月初時,朝鮮人民軍已經將美韓聯軍壓縮到了南部一隅的大邱、釜山小圈子裏。

看似勝利在望,但是危機也正是在這裏,面對龜縮一隅的美韓聯軍,朝鮮軍隊數攻不下,此時朝鮮軍隊面臨補給線過長,後方空虛的態勢,而且朝鮮地理位置狹長,極易被登陸的敵人攔腰截斷。

對此情形,中國總參謀室的參謀雷英夫已經看出了美軍要在側後方登陸的企圖,並且連時間和地點都推算出來了,就是9月15日清早。

可是當中方將這一重要情報告知朝方時,卻沒有引起朝鮮的重視。金日成還肯定地説:“我們估計美軍目前反攻尚不可能,他沒有較大兵力的增援,在我後方港口登陸是困難的。”

最後,麥克阿瑟果然在9月15日早上五點實施登陸作戰,並一舉改變了戰局。

圖|正中為朝鮮將領南日大將

除了戰場上的指揮和判斷失誤外,在後勤物資上,朝鮮將領也沒有處理好。

在漢城、水原、大田這三次戰役中,朝鮮軍隊繳獲了大批美式裝備物資,卻利用率極低,大批完好的美式裝備被棄之一邊無人問津。

仁川登陸後的9月17日夜間,美陸戰1師掃蕩了富平市。這裏是戰前駐韓美軍作為補給基地而建設的城市,在倉庫裏原封不動地堆放着戰前美軍留下的各種炮彈和機槍子彈等約2000噸。

美軍為意外地得到這批物資而大喜過望。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從7月初到9月中旬,朝鮮人民軍佔領富平市達兩個半月之久,期間儘管前線急缺作戰物資,卻始終沒有充分利用繳獲的舉動,最後原封不動地悉數奉還敵人。我軍那套以戰養戰,利用繳獲補充自己的作風在人民軍中並未得到傳承。

當時朝鮮軍隊面對龜縮在釜山一線的美韓軍久攻不下,最大的障礙就是缺少物資彈藥。

而在具體的戰鬥中,朝鮮軍隊也缺乏靈活性,吳瑞林將軍在《抗美援朝中的第42軍》一書中有如下記載:我志願軍剛進入朝鮮時,42軍在東線派125師副師長茹夫一帶兩個營深入敵後尋找人民軍殘部。找到朝軍12師團兩個建制不完整的大隊(營),組成了中朝聯合遊擊支隊。該支隊在敵後試圖利用暗夜殲滅或驅逐偽8師警戒部隊,但萬萬沒想到,12師團受到蘇軍訓練的影響,突擊隊在夜間衝擊時也高呼“烏拉!”,從而暴露目標,遭敵近距離火力殺傷,傷亡慘重,連續兩次攻擊失敗,只能放棄原計劃繞道轉移。


久經沙場的彭德懷對朝鮮將領的指揮水平也缺乏信心,他在給國內的電文中曾指出金日成:“軍事指揮異常幼稚,19日下令死守平壤,結果3萬人未退出多少”。

朝鮮人民軍將領雖然指揮水平不佳,但是基層士兵的表現和視死如歸的精神讓人佩服,例如月尾島的朝鮮守軍最後退入山洞,誓死不降,最後被美軍推土機堵上洞口,全體窒息陣亡。在美韓軍反撲漢城的戰鬥中,朝鮮軍隊也頑強到底,致使美國陸戰1師僅在漢城戰役中陣亡損失高達300餘人。

戰場上,將領的指揮水平異常重要,一將無能,累死千軍,就是這個道理,勝與敗,就在軍事指揮員的一念之間,如果朝鮮高級將領能重視美軍在側後方登陸的可能,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一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