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譯電員漏譯一字致3萬人葬身火海,後三位軍官被處死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北岸的木子
抗日戰爭的前期階段,我國軍隊的準備尚不充分,武器裝備上處於劣勢,導致在戰場上出現了潰退的情況。不管是在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中,後勤物資的補給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
當時的長沙市國民政府的戰略要地,儲備着大量的軍用物資。1938年10月,武漢落入敵手。武漢淪陷之後,大量的百姓和受傷的士兵被迫來到了長沙。據統計,當時長沙的人口由原來的38萬人增長到50多萬人。
國軍根據戰爭的形式制定了“焦土抗戰”的作戰策略。這一抗戰計劃的大致內容如下:提前制定好大火焚城的方案,等到日軍的牽頭部隊到距長沙城15公里以內的時候,將不能帶走的物資和設備全部焚燬,目的就是不讓這些戰略物資落入日本的手中。要知道,在此前的戰役中,我軍失守後留下的軍備物資不少就為敵軍所用。
老蔣親自到長沙,在軍事會上部署了有關計劃。當時這一作戰方案的負責人是張治中,是當時的湖南省主席。1938年11月12日,張治中接到了老蔣的命令,再一次強調了“焦土抗戰”的有關內容,還督促張治中提前準備,以確保萬無一失。
隨後,張治中就把有關人員召集起來開會,在當天就將具體的計劃擬定好了。計劃書一再強調了兩點,一是要等國軍從汨羅江撤離之後受到命令再執行計劃,二是大火焚城之前需要先拉響警報,讓長沙的百姓有足夠的時間從家裏出來。
在計劃實施之前,張治中還在次日安排了焚城演練,按照演練計劃的安排,會在凌晨四點鐘的時候焚城。夜裏十二點,負責點火的小隊已經整裝待發,當時的點火小隊有一百多支,他們提前把燃油灑到了屋頂上,就等待現場的點火。
這時候離張治中預計的時間還有三個多小時,可沒想到意外情況卻出現了。
就在這排練的晚上,日軍越過了岳陽,進攻長沙和岳陽之間的新牆河,這時候日軍離長沙還有一百二十公里。
但是譯電員一個不小心,發電報的時候漏了一個“牆”字,“新牆河”變成了“新河”。巧合的是長沙還有一個地方叫“新河”,距離長沙市中心只有三公里的距離!
日軍抵達長沙城外的消息讓長沙城裏的軍隊坐立難安,因為之前制定的計劃是日軍到長沙十五公里就要點火。如今已經是凌晨兩點,點火人員等待多時,又聽到這個消息,就失手把演練的燃料點燃了,大火就這樣燃燒了起來。
這時候,長沙城裏並不是所有人都陷入了慌亂。有一位叫許權的保安處處長,看到火光後認為這是點火人員的失誤,於是他打電話給警察局局長請他立刻安排人員救火。
但是,讓許權意想不到的是,警察和消防人員竟然都已經撤走了,沒有辦法阻止救火,當時的消防車裏的水也都已經換成了助燃的汽油以備之後“焦土抗戰”。
然而,其他地方的警備司令部都對點火的信號深信不疑,他們引燃了早就準備好的油桶,長沙剎那之間變成了“火城”。
其實當時的焦土抗戰計劃是絕對保密的,就是為了防止情報人員竊取有關機密。長沙城的百姓凌晨時分看到自己身陷火海,趕緊逃命,有不少爭搶着從湘江渡江。
湘江邊聚集着大量的難民,但是江面上的船隻數量是有限的,這就導致在渡船的過程中有百姓跌落到江中,甚至出現了船隻因超載而翻船的情況。
就這樣,長沙城裏的大火整整燒了五天五夜,焚城之後的長沙一片狼藉,很多人因為沒有衝出火海而被燒死,在湘江中淹死的也不計其數,在白天可以分明地看到 江面上漂浮着的屍體。
就這樣,一場大火之下,繁華的長沙城消失了,成為了焦城。當時超過六成的街道和房屋被燒燬,超過三萬人在大火中失去生命。
長沙大火所帶來的損失還不止這些,長沙積累了兩千多年的古城文化也被付之一炬,無跡可尋。長沙大火成為了中國抗戰歷史上的三大慘案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世界上有四個城市損壞最為嚴重,長沙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三個城市為:斯大林格勒、廣島和長崎。
長沙大火之後,日軍沒有進攻長沙,因為當時日軍無暇顧及長沙。消息傳開,國人皆憤怒。後三位高級軍官被處以死刑。當時負責執行焦土計劃的張治中被革職留用。
這一場提前的“焦土計劃”只因翻譯員粗心漏譯一字,卻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慘痛後果。今日思之,實是痛心!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創,歡迎關注,帶您縱橫古今,縱覽世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