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增長善行,挽救過失

我們現在都是搞教育工作的,但是對於“教育”可能並不是很理解。在《禮記·學記》上告訴我們,什麼是“教”?説“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這就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很明確,要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斷地增長,過失得以挽救。什麼是“育”呢?在《説文解字》上説:“育,養子使作善也。”僅僅把兒子養大,那個不叫“育”,他必須順着善良的方面去成長,這個才叫“育”。由此可見,道德的教育,品格的教育,居於教育的基礎與核心。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增長善行,挽救過失

所以我們看,《論語》上孔老夫子講,要“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四句話可以説是儒家教育的綱領。“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心所向往的,目標是什麼呢?就是“道”,念茲在茲的就是要“求道”,所以它“求道”和“求學”是不一樣的。

古人説“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這個“道”呢?其實就是我們的本性,它是本自具足的一種智慧,所以要以“求道”為目的,它的方法就和“求學”不一樣了。“求學”要廣學多聞,但是你知道的再多,只要有知就有所不知,對吧。怎麼樣才能夠無所不知呢?要達到無所不知,就必須求無知。所以“古人説無知而無所不知,聖人無為而無所不為”,這個就是中國古人他“求道”和“求學”的這個方法是不一樣的。所以“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它是一個不斷減損的過程,而不是一個不斷增加的過程。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增長善行,挽救過失

“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個“遊於藝”,“遊”是什麼意思呢?“遊者,泳也。”在淺層去遊,那個不叫“遊”,它到深入到一定層次的時候,深入到水底,這個才叫“遊”。也就是説任何一個技藝,“禮樂射御書數”等等,百工技藝,包括後人的“琴棋書畫”等等,這都是“藝”。

當它深入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它都是一種“仁恕”,都是與“道”相通的。所以當任何一個技藝後面加上一個“道”字的時候,這個字可不是隨便加上去的,説明什麼呢?説明不能夠停留在技藝的層次,不是僅僅供人欣賞和娛樂的,也不是謀生的工具,它是幹什麼的呢?它是為了通達“道”的,剛才我們講了,要“求道”必須“求無知”,“無知”起作用才“無所不知”。

什麼是“無知”呢?我們看這個鏡子,鏡子上面什麼畫面都沒有,正是鏡子上它沒有任何的圖畫,所以“胡來現胡,漢來現漢。”就是外國人來了能夠現外國人的像,中國人來了能夠現中國人的像,誰來了都能夠現誰的像,為什麼有這個作用呢?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增長善行,挽救過失

因為鏡子它本身是無知的,它上面沒有任何的圖像,它起作用,才是無所不知。這告訴我們要達到無所不知,必須要“求清淨心”,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着”的境界,怎麼樣來“求清淨心”呢?你看你練習書法,練習古琴等等,其實,練到最高的境界,就是讓你的心“淨”到了沒有一個念頭生起,當這個時候的時候,就與“道”相通了。所以我們説茶道、棋道,包括武道等等,都是到讓人們通達“道”的一種方式。

所以我們説素質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呢?素質教育就是唱歌、跳舞,欣賞這些世界名畫嗎?這是素質教育的形式和手段。素質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養起學生對於美和和諧事物的自然而然的追求,也就是説他通過聽和諧的音樂,看這些世界名畫,他有對一種美和和諧的一種自然的感知能力,像我們人經常説的“第六感官”,就是像一個人很真誠,他看那個假人,他就看得很明白,為什麼呢?因為他看真的東西看多了,對假的東西,他自自然然的就有一種辨別的能力。這種東西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所以我們把它稱為“第六感覺”,這個是什麼呢?這個就是素質教育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對美好的、和諧的、真善美的東西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辨別能力。

這種辨別能力是怎麼樣獲得的呢?其實就是通過“心清淨”來達到的。所以這個“道”,古人也把它用自然而然來表示,它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規律,儒家喜歡簡單,就用“天道”來表示這種自然而然的規律。這種規律滲透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表現在各個領域。表現在社會人倫關係上,就體現為“五倫大道”,這個就是孟子所概括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7 字。

轉載請註明: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增長善行,挽救過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