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多些與家長的互動是好事,那樣也能對學生多些瞭解。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要注意別因為過分強調“留痕”而淪為形式主義,防止一刀切。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影視劇。
文 |胡麥
日前,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
相信不少人看到這則新聞,會疑惑“原來現在還有家訪”。其實,作為家校聯繫的一種必要手段,家訪一直存在。特別是在一些邊遠農村,家訪的老傳統保持得很好。多年前我在礦區任教的時候,也會經常到一些有代表性的學生家裏去坐坐,與家長聊聊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等。而被家訪過的學生,也會拉近與老師的距離。
此次新教改方案明確倡導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在我看來,應該算是一種價值迴歸,大方向值得肯定。畢竟,教育的主體是人,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人與人交流、溝通與互動的成色,直接決定了教育的效果。
中小學生正處於人生的青春期,不管是性格、情緒,還是思想、意識等各方面都會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也容易出現異常的波動和反覆,這可能跟家庭不無關係。很多時候,及早介入,瞭解原因,呵護幫助,很有意義。解開了學生思想上的疙瘩,學業上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説到底,教育和幫助學生,很多功夫“在課外”,教師多一些與家長的互動,學校與家庭能夠建立起順暢的溝通機制,對於學生成長大有裨益。
但也應注意到,即便把家訪、家校聯繫情況作為對教師的考核,也應充分考慮教師、家長雙方面的具體情況,靈活應對,別因為過分強調“留痕”而淪為形式主義,防止一刀切。一項原本很有人情味、很温暖的行為,不能因為缺乏彈性的制度設定而走形變味,從而使得家訪變成“到學生家打卡”。
一者,現在學生家長忙,教師也忙,大家一起湊一個對的時間,往往很困難,如果單純是為了家訪而家訪,相互耽誤時間不説,也會讓彼此感覺到彆扭。而如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碼設限,必然會讓家長和教師都疲累不堪,最終或許只剩下應付了。
再者,也有家長擔心,教師家訪會不會增加孩子的負擔?畢竟,現實中,大家還是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那些家境差一些的學生,難免會出現某種顧慮或者焦慮。
此前有媒體就曾報道“尷尬的家訪:家長糾結要不要送禮,學生驚慌被告狀”,稱有些家長很糾結,到底該怎麼接待老師。
其實,此次教改方案更多強調的強化一線工作,即以家訪而言,初衷也是要加強家校聯繫。而家校聯繫也該與時俱進,不一定非要走一條路,更不能片面理解為物理性的“到達”。
比如,教師是不是可以把一部分有同樣情況的學生的家長請到學校,做小範圍的交流溝通?這樣,目標也明確,效率也高,大家也都不會覺得是負擔。
再如,也可以採用視頻連線的方式,與家長交流。此外,微信羣的交流、電話交流等等,都應該算是家校密切聯繫的一種。不可厚此薄彼,更不能只認同“到學生家打卡”。
時代在變化,但教師與家長增進聯繫仍十分重要。只要能夠增進了解、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不妨多一些渠道和方式,多一些真誠的交流和互動,少一些形式主義。
□胡麥(媒體人)
編輯:陳靜 校對: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