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北方鄉村小學教育“雙減”見聞:學生更快樂 老師更舒心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經典

中新網烏蘭察布12月22日電題:中國北方鄉村小學教育“雙減”見聞:學生更快樂老師更舒心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冬日的午後,李勝站在室外,一邊瞅着教學樓,一邊看着跳繩的學生們,內心頗多感慨。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鎮中心學校校長,李勝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鄉村小學如何適應當下的教育“雙減”政策。

李勝從另一個學校調任這裏兩個月。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要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尤其是要加大孩子們的興趣特長培養,這是良策之一。”

圖為學生參加舞蹈興趣班。李愛平 攝

李勝就職的這所小學,有近700名學生。今年秋季開學以來,這些學子們迎來了最大的改變: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課程了。

今年讀四年級的王宇是一名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在本學期學校推出的課後服務中,她選擇了畫畫。與王宇有着同樣愛好的20多名學生,也都可以每天在一間40平方米的教室中“揮毫潑墨”。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這所鄉村小學在推行教育“雙減”後,最明顯的變化是學生更快樂、老師更舒心。

圖為學生們參加課後服務活動。李愛平 攝

出生於1982年的陳志霞,是這所學校的美術老師。她在受訪時表示,當美術老師18年來,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能夠派上用場。

“之前學校美術課開設少,只能給學生簡單地講基礎知識,現在推出課後服務,學到的專業知識有了用武之地。”陳志霞如是表示。

在這所小學開設的各類興趣班中,許多孩子不僅第一次見到了非洲鼓,還在音樂老師的輔導下組建了小樂隊,還有部分學生學習了電子琴等樂器。

圖為練習書法的學生們。李愛平 攝

平地泉鎮中心學校副校長王皓告訴記者,教育“雙減”背景下,學校打破班級界限,適時推出興趣小組,組建自主學習課程,開設了足球、書法、非洲鼓、科學探究、花樣跳繩、趣味英語等十餘個社團,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

“看了這些興趣小組,非常感動。”烏蘭察布市教育局教育報社社長滑俊説,這些興趣小組的開展,不僅拓展了學生的實踐空間,激發了每個學生的潛能,也讓孩子們發現自己的特長,培養了自信。

圖為學校組建的小樂隊。李愛平 攝

在鄉村小學中,教育“雙減”到底該如何做?

李勝給出的答案是,教育“雙減”首先要減去孩子們的課業負擔,其次要減去學子們的校外培訓負擔,還要減去家長的經濟負擔。與此時,要增加孩子們的培養興趣時間,增加孩子們參與實踐活動的時間,增加父母和孩子和睦相處的時間。

在李勝看來,教育是系統工程,家庭、學校、社會都是組成部分,“我們最終要達成‘1+1+1>3’的效果,因此教育‘雙減’需多方發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