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故宮的左順門,現在又名協和門,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東與東華門相望,這是明朝文武官員上下接本的地方。
故宮左順門位置圖
這個地方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在明朝嘉靖初年發生的大禮議之爭,這裏曾發生一起文武百官伏闕的事件。其大致的情況如下。
話説明武宗朱厚照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在北京病逝,結束了自己玩鬧的一生。但是朱厚照沒有留下子嗣,偌大的帝國連個繼承人都沒有。最後由皇太后與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和商議,在血緣最近的皇族中選一人來繼承皇位,經過千挑萬選他們最終選中了明憲宗朱見深的庶孫,興獻王的兒子朱厚熜來繼承皇位,是為明世宗,年號嘉靖,又名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像
嘉靖皇帝剛剛繼位,禮部尚書毛澄就上書説:皇帝陛下,我們認為您現在不能管你的親生父親(興獻王)叫父親了,根據古代規定,應該叫他為叔叔(皇叔考),你的親生母親也不能叫母親了,應該叫叔母。從今以後你得管朱厚照的爹朱佑樘叫爹。
朱厚熜看後當時就發怒了,怎麼當個皇帝把自己的親爹和親媽都當沒了,於是當場大喊:“父母都能這樣改來改去的嗎?”可是他知道,他現在才當皇帝,朝廷大事都是首輔楊廷和説了算,於是就找楊廷和談判,想給自己父母一個名分,但是楊廷和沒有答應。嘉靖皇帝也是一個認死理的主,於是就與大臣們開始為自己父母名分的事情對峙起來,這就是大儀禮之爭的開始。
這時出現了一個人改變了整個局勢,他就是張璁。由於朱厚熜的支持,以張璁為首的議禮派隊伍不斷擴大,與守禮派鬥爭日趨激烈。經過多個回合的你來我往,矛盾終於在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爆發。七月的一天,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給事中二十一人,御使三十人等共二百餘人的龐大隊伍,集體跪在左順門外,大呼明孝宗。哭喊聲震天動地。
朱厚熜此時正在靠近朝堂的文華殿齋戒,他聽説左順門外有騷動,立即派幾個太監去讓羣臣散去。但是羣臣推説他們沒有得到書面的詔令便拒絕離開。但當詔書隨要隨有時,羣臣仍然拒絕走開。於是朱厚熜立即下令逮捕了為首的八人。一時羣臣情緒更加激憤。左順門前出現混亂,聲震闕廷。朱厚熜殺心頓起,派人將員外郎馬理等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八十六人待罪。一時間錦衣衞從四面八方圍來,左順門前血跡斑斑。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血濺左順門”事件。
左順門圖
其實左順門的出名,還不僅僅是因為上述原因。在明朝中期,左順門這個地方可以説是一些個別大臣們心目中的聖地,為什們呢?因為在這個地方打死人是不用償命的。
這個歷史還要追溯到明朝正統年間,在正統年間太監王振的三個同黨在此地被當時文臣們一頓海扁,給打死了。可是打死也就打死了,參與動手的大臣並沒有受到什麼處罰,事情就不了了之。從此以後,每逢朝中出現了什麼奸邪小人,就有大臣到這裏來拜、來罵,也沒有人管。
再到後來,這個地方就成為臣子打死奸邪小人的指定場所,連刑部等執法部門都默認了這一點,所以左順門就是個打死人不用償命的地方,你説怪不怪吧。
我是“螞蟻歷史觀”,今天就分享到這。
版權聲明:部分文字來源於網絡,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我將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