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糧食來之不易”,城市中小學要開展農業生產勞動

大中小學食堂如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教育部給出“指南”。近日,教育部公佈《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案提出,食堂應根據男女生和不同人羣餐飲消費特點,實行大小份、半份、拼菜和自助等供餐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實行按量收費制度;學校應定期發佈並動態監測食堂泔水量。學校要把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表現作為師生評獎評優和食堂考核的重要參考。

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標為,2020年秋季學期,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學校餐飲節約管理長效機制。

各校各校應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把勤儉節約內容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宣講、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小學德育課程教學、幼兒園習慣養成等教育環節之中,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課和中小學語文、歷史、生物、化學等課程中深入發掘教育資源,鼓勵探索開發地方和校本相關課程;並以開學為契機,把勤儉節約教育內容融入到開學典禮、“開學第一課”、新生軍訓、校規校紀教育等活動中。

教育部要求,全面持續開展食堂“光盤行動”,採取多種方式激勵師生吃完所購食物、不留剩飯剩菜的光盤行為;並結合實際制定節約用餐規範,建立泔水量等食品浪費信息定期發佈機制,引導師生關注和參與學校餐飲節約,推動光盤常態化;應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田間地頭和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等場所,城市中小學校要在每個學段至少安排一次農業生產勞動,農村中小學校要因地制宜開展種植養殖體驗,支持大學在食堂建立育人實踐基地。

提升食堂管理水平上,方案打出“組合拳”,食堂應加強運行管理,完善從食品原材料採購、庫房儲存、物流配送、生產加工到成品銷售的全鏈條節約管理,實現食材配比有效動態調整,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探索設立中央廚房、中央庫房,實行集約化、專業化的高效管理;同時優化供餐服務,根據男女生和不同人羣餐飲消費特點,實行大小份、半份、拼菜和自助等供餐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實行按量收費制度,方便師生按需購餐;還須強化現場管理,要安排專人加大食堂就餐巡視力度,建立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文明就餐監督員志願者隊伍,要在食物收殘環節對浪費行為進行直接監督和提醒,對有嚴重浪費行為的人員聯合學工、院系加強教育管理,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問題反映機制,結合實際開展光盤換水果、浪費隨手拍等活動。

教育部也鼓勵積極探索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制止學校餐飲浪費,將信息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和現代食堂管理相結合,打造節約型智慧食堂;加強食材供應鏈信息化管理,建立採購和庫存電子台賬制度、食材溯源線上跟蹤制度,有計劃地採購食材,減少食材變質損耗浪費;開發就餐管理服務平台,根據訂餐數據進行備餐,實現精準供餐,提供個性化服務,利用大數據手段分析峯穀人數和用餐習慣,加強服務互動,掌握師生菜品滿意度,及時調整菜品,減少食物消費浪費;還可採取技防措施,推進食堂明廚亮灶工程建設,通過視頻監控等形式,實現食堂全流程、無死角監控,對學校食堂泔水產生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及時發現並制止存在的餐飲浪費行為。

各地各校應全面排摸掌握學校餐飲浪費情況。學校要編制餐飲節約年度工作計劃,建立餐飲節約行為考評制度,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表現納入師德師風、學生綜合素質和食堂評價體系,作為師生評獎評優和食堂考核的重要參考。各地在食堂價格平抑基金、標準化食堂建設、專項物價補貼、綠色學校創建等政策性措施評價標準中納入制止餐飲浪費的指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23 字。

轉載請註明: 體驗“糧食來之不易”,城市中小學要開展農業生產勞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