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子貢出使主要講了什麼 孔子學生子貢的事蹟介紹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經典

子貢出使主要講了什麼

端木賜,子子貢所以別名也叫子貢,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的嘴特別能説,而且辦事的效率很高,他有着聰明的才能和高智商,而且因為出於經商的家庭,所以在經商上也是一把好手,也經常到各個國去做生意,他曾經擔任兩國的相,經常出使到異國。

子貢畫

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對於子貢這個人物,寫的是最多的,言行舉止的評價也是很多的,所以他對子貢也是十分的尊敬與愛戴。在司馬遷對子貢的評價中説明,子貢是一個非比尋常的人物,尤其是子貢出使更是司馬遷筆下的一段佳話。

子貢曾經擔任兩國的相,所以在齊國和魯國的地位很高,他在周遊各國的時候,各國國君紛紛找子貢出使到本國替他們分析敵情,子貢也用自己能言善辯的嘴,紛紛替國君分析各國的軍情與敵情,有些人不相信子貢所説的話,認為是子貢故弄玄虛,所以子貢在這種情況下善於變通,跟各個君主紛紛分析了敵情,讓各國的君主十分認可子貢。子貢不愧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外交家,因為自己很有交際能力,分析各國的敵情也很準確,所以出使各國能夠遊説成功。

子貢能夠全面地掌握解當時的各國形式情況也能掌握各國的關係,又能分析並把握各國的君主心裏想的什麼,各個國家的實力,設計一個連環計,使一些國家按照子貢説的去做,所以司馬遷對子貢連連稱歎到,子貢一出使,利用自己的聰明和別的國家實力,短短的十年,使五個大國都發生了鉅變。

子貢喻孔子主要表達了什麼

子貢喻孔子的故事是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尊師重道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孔子有一個非常傑出的學生叫子貢,他非常聰明好學,一次魯國有一個人在子貢面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正好讓子貢聽到了,聽到這話之後的子貢非常生氣,他當即不顧那個魯國人的臉面生氣地説,老師的圍牆,高數丈屋內富麗堂皇,一般粗陋的人是看不到的,而我的圍牆只有一間高,一眼就能看得到。

子貢劇照

其實子貢喻孔子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當時子貢還把老師比作太陽和月亮,認為孔子的光芒照亮後世永遠不會消散,而自己只是星星是藉着太陽和月亮的光芒才能存活,孔子的智慧不是常人能超越的,當即把那個魯國人説得羞愧萬分,子貢喻孔子的故事就此流傳了下來,成為了後代尊師重教的典型例子。子貢喻孔子這個故事在論語中也有記載,不過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已經無從考證了,也沒有經過後人的證實,但是子貢作為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他確實是學到了孔子的品德和學識,兩人之間的師生關係也成為後來人學習的典範。子貢喻孔子這個故事給了後人很大啓發,後人甚至把它和程門立雪兩個故事聯繫在一起,認為子貢對老師智慧的贊同非常高,而且子貢身上還有一種尊師敬長勝於自己的高尚精神。

子貢問友講了什麼

朋友分為很多種,有的是生意場上的酒肉朋友,有些是見面打個招呼點個頭的朋友,有些是遇到事情會出手幫忙的真心朋友,有些是能夠替你擋刀的生死朋友,還有一種是轉從背後插你刀見面還笑笑呵呵的損友。不知道大家都有什麼樣的朋友,或者説大家的交友原則是什麼。

子貢像

著名思想家孔子的門生子貢有一次問老師孔子交友的道理,孔子告訴他説,交朋友一定要在朋友有過失時幫助他向善,努力的引導他、幫助他。如果他實在不聽從、一意孤行時,就也不用和他多囉嗦了,因為他不是和你志同道合的。通過了解了子貢問友的典故,使我瞭解到了朋友一定要交益友,能幫助自己向好的方向去發展的,千萬不要結交一些專從背後插刀或者引導我們去做壞事的損友,他們不僅不能幫到你,反而會害了你。

“近朱者則變赤,近墨者則變黑”。其實這句話是對的,身邊的朋友會影響到我們的行為,就像孟母三遷一樣,人們是要受各種環境和身邊的人影響的,所以大家要結識好的朋友,更多的去選擇、瞭解朋友,真心對待朋友。都説人以羣分,所以我們一定要結交和自已志趣相投的朋友。

通過子貢問友的典故也告訴我們,要多結善緣,結識一些好的朋友,而且要多聽從朋友意見,取其精華,在交朋友的這件事情上絕不能含糊馬虎,要結交善良的、積極的、向上的益友。


孔子對子貢的評價是怎樣的

端木賜,也就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貢,子貢不僅在學術上精通的很,而且因為家庭經商的原因,在經商也有很大的聰明才智,他很少在孔子身邊待着,而是經常去一些國遊行,做一些生意,所以為孔子眾多弟子的首富。

孔子與子貢

子貢被孔子比喻為瑚璉,對於孔子的這一比喻,很少有人懂,有的人認為是精石確鑿的美麗玉器,還有人認為是巧奪天工的堅硬木器,有的人認為是美觀堅固的實用瓦器,眾説紛紜,但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絕對是一種非常貴重的東西,古代人認為瑚璉是祭奠神聖的貴重之器。

瑚璉其實是古代的玉器,但是這種玉器可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可以用到的,這種玉器是古代人用來供奉在寺廟與佛堂上面的,這種場所相當於中央政府,皇宮裏的佈置,擺在最上方,顯得十分的莊嚴神聖,乾淨利落,因為這種東西是高貴與清白的象徵,把子貢的這種精神比喻成這樣的典型,未免有一些,太高尚貴重了,太清白了。在古代有一些特別隆重的慶典的時候,才能把瑚璉請出來亮相的,平常只能鎖在櫃子裏面,讓人保護起來。

有的人説子貢什麼都不想做,專門去做生意,而且憑着自己聰明的腦子,做出的生意總是會發財,孔子的晚年生活很安詳,都是子貢照顧着,子貢這人特別慷慨,任何事物都不會拘束他,但是他為人從來不驕傲,所以孔子説他高貴,清白的風格,低三下四的事從來不做,這就像瑚璉性格。

孔子學生子貢的事蹟介紹

孔子出生於春秋時期的魯國,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孔子一生收了很多的弟子,子貢就是孔子眾多弟子中的一個。

子貢圖

子貢出生於今天的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後人都稱他為黎公或者黎侯。子貢學問好,辦事能力強,曾經在魯國當過官,子貢除了當過官還是個商人。在子貢身上也有很多的故事。

那時魯國制定了一道國法,説的是假如魯國的人在其他國家看見自己國家的人被人買賣,如果他們願意出錢把人贖出來,那麼回到自己的國家以後,國家的君王就會給他們獎勵。子貢他是一個商人,他從其他國家買來了很多的魯國人,但是卻沒有接受國家對他的獎勵。子貢認為他自己很有錢壓根不需要國家的獎勵,子貢自願為自己國家減輕一些負擔。但是孔子卻罵了子貢。説子貢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這種做法禍害了很多的魯國人。

孔子説:“世界上很多的事都逃不開義、利二字,魯國的國法,是希望大家心中要有義,只要大家看見自己的同胞被人買賣都能伸出雙手拉一把落難的同胞,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好事,事後君王就會給他獎勵,讓做了好事的人不用受到不必要的損失,這樣做好事的人就會更多了。”子貢聽完這才發現自己錯了,但是已經來不及了。自從子貢贖回了很多魯國人不要獎勵後,很多人去到其他國家看見自己的同胞被買賣都裝作視而不見。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子貢那麼有錢,而且如果他們贖回同胞向國家要獎勵就會被人唾罵和嘲笑,所以導致很多魯國人回不到自己的國家。

子貢傳主要內容是什麼

《子貢傳》是一篇很長的文章,它主要是以對話的形式來對子貢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學問等方面進行了描寫、剖析。在《子貢傳》這篇文章中,首先是介紹了子貢,子貢姓端木,名是單字一個賜。文中説他嘴巴厲害,在辯論方面能力很強,並且用一個例子來進行了具體的説明。

子貢圖

子貢傳主要説的是,一個叫田常的人想要背叛齊國國君,但是,卻害怕姓國、鮑、宴的三個人,所以,想要轉移目標去進攻魯國。然而,由於魯國對於孔子來説是特殊的存在,所以,就想派自己的弟子去説服田常放棄攻打魯國,於是,子貢就自告奮勇的去了。在這次勸説過程中,子貢的辯論能力就徹底的體現出來。

子貢來到田常身邊,對田常説:“攻打魯國是不利的。因為魯國各方面都比較弱,勝之不武。但是,如果他進攻吳國,不僅可以削弱吳國國君的力量,還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可是,由於田常已經無法撤兵,所以,他就派子貢去説服吳王。子貢對吳王説,他應幫助魯國攻打齊國,這樣既可以與魯國交好,又可以增加自己的威信,使越國害怕它。同時,也能夠降低齊國的實力,最後吳王就可以實現吳國的宏圖大志。就這樣,子貢勸服了吳王。然後,子貢又去説服越王。他勸越王去取悦吳王,並哄騙吳王去攻打齊國,又勸説越和晉聯合打敗當時處於不利地位的吳國。

最後,所有的國君都聽信了子貢的話,這使當時的政局發生了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