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氾濫。 —— 培根
最近縱橫在研究買車,對各個系列的車都瞭解了一下,其中日系和德系比起來還挺有意思的。
買日系車的車主大多是為了代步,省油,維護成本低,但是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不結實。
相比於日系車的經濟實用,德系車算是走了另一個極端,油耗高,維護成本高,就這兩點來説應該是完全不適應中國市場,但是在我國市場上,對德系車卻非常認可。
保時捷、邁巴赫這些超級豪車暫且不論,就是奧迪、寶馬、奔馳在中國受歡迎程度,應該就不用我説了吧!
以購車預算來説,十萬以內研究國產,二十萬以內研究日系車,二十萬以外可以研究一下德系車,應該是廣大車主的共識。
德國車雖然費油,維護成本高,但是架不住結實,抗造!在城市之外的路面,德系車的適應度要遠遠高於日系車。
中國車主對德系車有充分的好感,願意支付高額的品牌溢價,主要原因就是對德國製造的認可,其實在中國發展工業近代化的進程中,一直與德國有着密切的合作。
全面抗戰爆發前,國民政府曾經希望打造60個德械師來應對可能爆發的戰事,在全面抗戰爆發後,投入到淞滬會戰的德械師雖然不久就全部報廢,但是整體來説還是遠強於非德械師。
雖然德械師沒有了,但是從德國引進的軍工生產線,在抗戰中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蔣介石名字命名的中正式步槍就是脱胎於德國毛瑟步槍。
可以説,德國製造一直是中國近代工業學習的榜樣,這個歷史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李鴻章主持洋務運動時期。
李鴻章在人生巔峯的時候被稱為“東方俾斯麥”,由於簽完《馬關條約》後晚節不保,東方俾斯麥多多少少有點諷刺的意味,但是有一點不可否定的是,李鴻章是中國最早推崇德國軍工裝備,並且大力引進的人。
通常人們將曾國藩看作是洋務運動的代表,實際上,曾國藩對西式武器的認知並沒有李鴻章強烈。
在兩次鴉片戰爭中,曾國藩始終認為,依靠清朝的軍事力量只要選擇靠譜的將帥就能擊敗英法等列強(可能是曾國藩對僧格林沁有怨言)。
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曾國藩創辦的湘軍早於李鴻章的淮軍,無論從哪方面來説,湘軍戰績都應該高於淮軍。而事實上,儘管淮軍成軍很晚,但在太平天國東部戰場還是創造了很多勝績。
究其原因,洋槍隊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估計當時整個大清國,也就李鴻章一人能夠放開手腳如此重用洋槍隊。在利用完洋槍隊後,李鴻章也很合時宜地把這支洋槍隊吸收到淮軍陣營中。
正是這種對西方洋槍洋炮的看好,才讓李鴻章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後期,大放光彩,而曾國藩的湘軍在合圍天京的時候,已經出現暮氣。
如果不是李鴻章要賣曾國藩個師徒情誼,也許湘軍獨攻天京就變成了湘軍和淮軍會攻天京了。
也正因為李鴻章更看重“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晚清後期轉型為北洋水師和北洋新軍,這些都是李鴻章的功勞。
在洋務運動開啓階段,以李鴻章為首的清政府內的洋務派,提出“富國強兵”的口號,買洋槍洋炮洋船自然都是重要的任務。
那個時候西方列強跟清政府長期打交道的國家,不外乎英法二國,兩國當時都對亞洲局勢躍躍欲試。
英國曾於1840年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通過戰爭的非法手段,以武力脅迫清政府打開大門,使其能夠向中國傾銷鴉片。在清政府深陷太平天國起義時,1956年英法再次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趁火打劫,到1860年,英法聯軍打進北京,火燒了圓明園。
從《南京條約》到《天津條約》《北京條約》,清政府最熟悉的外國列強就是英法兩國,李鴻章合作的洋槍隊首領就是英國人戈登。作為19世紀的兩個最有影響力的國家,英國與法國為爭奪世界霸權,進行了長時間的鬥爭,最後還是以英國略勝一籌。
戰勝法國後,英國得以全身心的發展海軍,佔領殖民地,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英國的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只要有太陽照耀的地方,就有英國的殖民地,因此,人們稱英國為“日不落帝國”。
李鴻章是著名的海防派,很多人認為,如果清政府要發展海軍,一定要向“老朋友”英國學習,購買軍艦,事實的確如此,1875年李鴻章開創北洋水師的時候,就通過中國海關總税務司赫德(英國人)向英國造船廠訂購英國軍艦。
可見,至少在這個時候,李鴻章還是有師英的想法的,在李鴻章的主持下,清政府先後從英國訂購了8艘蚊船(320噸排水的小船),1879年又訂購兩艘撞擊巡洋艦,此後又訂購兩艘2300噸排水的巡洋艦,以及一艘魚雷艇。
但是我們知道,北洋水師的旗艦軍艦是定遠號和致遠號兩艘鐵甲艦,該級軍艦排水量多達7220噸,在當時世界上也是極為先進的。而這兩艘軍艦竟然都是德國生產的,除了從德國購買主力軍艦,在巡洋艦以及魚雷艇方面,更是下了海量訂單。
可以説在清政府海軍購艦訂單中,李鴻章把肉給了德國,把骨頭給了英國,之所以如此,完全是英國人並沒有擺正自己的態度,賣的軍艦質量又差又貴。當英國大使聽到李鴻章從德國大肆購買軍艦的時候,一聽價格,也表示歎服,德國人的確給出了英國人給不出的價格。
然而,在這裏面,德國吃肉,英國啃骨頭,為何法國連口湯都沒喝到呢?清政府竟然未從法國購置一艦一炮。
估計這又要説到,李鴻章與法國的恩怨了,雖然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李鴻章還不夠級別與法國打交道,但是1870年爆發的天津教案,法國人提出的各種無理要求,讓李鴻章十分震怒,當時法國不但糾合其他列強共同給清政府施壓,還聲稱要調軍艦到大沽口向總理衙門抗議。
可以説,在這件事情中,李鴻章深刻認識到法國人辦事並不靠譜,因此,在軍需訂單中並沒有選擇法國(比較有意思的是,國民政府選擇制式槍械時,原本有意選擇法國合作,但是最後還是敲定德國作為合作對象)。
那麼,李鴻章為何選擇德國呢?除了上面提到的低價外,李鴻章更看好德國的未來。
洋務運動之初李鴻章曾派遣一個外交使團到西方去考察,並且希望能夠購買歐洲先進軍火。
等到清政府的外交使團到達英國和法國後,因為清政府的官員都穿着長衫馬褂留着辮子,遭到兩國強有力的蔑視,但是等到清政府的使團到達普魯士後(當時德國還未統一),受到普魯士政府的熱烈歡迎,還邀請清政府的官員參觀著名的軍火製造商克虜伯集團。
李鴻章得知後,應該就對普魯士抱有好感。
當時的普魯士先後擊敗北歐強國丹麥和中歐傳統強國奧地利,吞併了漢諾威和法蘭克福等地,逐漸強大起來。尤其是在1870年,天津教案不久,普魯士就在普法戰爭中擊敗了法國,並且1871年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宣佈成立德意志帝國。
更令李鴻章對德國刮目相看的地方在於,在普法戰爭中,普軍以九千人的代價,給法軍造成十二萬人的傷亡。李鴻章敏鋭的意識到,法國人並不值得學習,而英國厲害的只有海軍,中國雖然強調海防,但是陸軍建設也不容忽視,唯有跟同樣的大陸型國家德國學習,才有後發制人的機會。
普法戰爭結束後,李鴻章從德國下了海量軍工訂單,曾經一次性下了328門克虜伯大炮,以及各式軍艦。
事實證明,李鴻章的眼光的確有獨到之處,一直到全面抗戰爆發前,中國工業,尤其是軍工發展,都十分迷信德國製造。
中國製造業目前正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能否少走彎路,不斷髮展,應該沉下心來再回顧一下德國的製造業的興衰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