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陳廷敬生平介紹 陳廷敬和張廷玉是什麼關係

清朝陳廷敬生平介紹

陳廷敬原名陳敬,以弱冠之年得科舉進士,獲朝廷重視。因與同年科考士子順天通州陳敬同名,順治賜名廷敬,並授以庶吉士一職委以重用。庶吉士負責替皇帝起草詔書,除此以外更是對天子有授業解惑之責,將來有極大的幾率入選內閣輔臣,前途無可限量。可以説在陳廷敬出任庶吉士一職的同時,就註定了他日後位極人臣的非凡人生。

陳廷敬畫像

康熙年間,陳廷敬康熙帝竭力主張推行戒奢靡,尚清廉的政治主張,深得康熙帝讚賞。陳廷敬本人更是身體力行,以維護百姓福祉為己任,清廉官員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其任官期間勇於彈劾各級貪官,拔除朝政存在的毒瘤危患,整肅朝廷風紀,為當時百官表率。正因陳廷敬的大公為民之心,使得康熙帝對其依賴信任至極,在陳廷敬病痛逝世之時,康熙帝更是親作輓詩以作悼念,並賜諡號文貞。

陳廷敬不僅僅是一名清廉優秀的好官,更是編著了多部書籍和國家典籍史志,其中以《康熙字典》最為著名。《康熙字典》作為古代漢字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是不可多得的歷史瑰寶,其價值不可估量。另外,陳廷敬也很愛寫詩,他的詩深獲康熙帝欣賞,康熙帝本就是歷代皇帝之中算得上懂詩、擅詩的佼佼者。陳廷敬一生可以受到賢明君主的賞識和知心的詩文摯友,也算是不枉此生了罷。

陳廷敬和張廷玉是什麼關係

陳廷敬和張廷玉均為清朝文臣,深受器重,兩人在文學上也頗有造詣,陳廷敬生平勤於寫作,所寫詩體清雅醇厚甚得康熙誇讚;張廷玉文思敏捷常能將文諭寫的十分有有條理,非一般人能企及,還參與編史之事。

王彪飾演張廷玉劇照

陳廷敬和張廷玉兩人最大的相似點便是清正廉潔,忠國愛民,十分牴觸貪官污吏,在整頓官吏清楚朝政不良風氣上煞費苦心。

陳廷敬認為朝廷官員貪污的源泉是因為奢侈,要使官員能夠廉潔必須要讓他們養成節儉的良好品質,正是因為奢侈之風的盛行,使得大家競相攀比,成為一種不良風氣,遂貪污、犯法的行為日趨嚴峻。遂向皇帝提出此諫,得到康熙帝認同,遂行。

張廷玉也是一個十分痛恨貪官污吏之人,雖是個生性寬厚之人,但面對官員卻十分嚴厲,不允許有和差池,更不允許有徇私舞弊的行為。當時他為吏部主管時,得知有張姓官員老奸巨猾,人稱“張老虎”,杖權弄勢,使好多官員和百姓受到傷害,因此張廷玉不顧眾人的阻攔,嚴厲懲罰“張老虎”,於是張廷玉一時之間被大家稱為“伏虎侍郎”。

張廷玉在康熙和雍正時期倍受器重,曾任户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晚年較為坎坷,欲告病還鄉但不被允許,乾隆帝執意挽留,且多次告辭惹怒皇帝,多次被降旨切責,最後病逝於宅中,仍配享太廟,他也是清朝中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陳廷敬後人是誰

陳廷敬為清朝名士,曾為康熙皇帝器重,在官位數十載,嚴守克己,盡心盡力,深受好評。陳廷敬十分有才華,還對能人十分重視,常舉薦有識之士。康熙帝對陳廷敬的評價是“寬大老成,幾近完人”,陳廷敬逝世時,康熙甚感悲哀,可見其對他的重視。

陳斌飾演的陳廷敬劇照

陳廷敬的妻子是明代政治家王國光之玄孫女,隨時間推移,陳廷敬故居本在山西省,他的後人移居至四川省,他們的鄰居為郭沫若。

陳恩田乃是大清陳廷敬的後人,是當代著名的學者、詩人,在他十二歲的時候便以一首《耕田命》出名,加上是翰林學士陳廷敬後人,更是倍受關注,而他一直在國學領域成果卓著,加上很少露臉,致使外界一直認為他是一名八旬老人,卻不想是一名少年,少年得志,甚是令人敬佩。

陳恩田的名字還是郭沫若親自為其而取的,陳恩田的祖父是近代名士陳光美,在70年代的時候,陳光美前往拜訪郭沫若,兩人説説家鄉變化敍敍舊,後談起讓其為自己未出世的孫子(就是陳恩田)起名。

郭沫若便以國之棟樑為其取名,但是卻不得陳光美喜愛,因為政治糾紛,爭奪名利並非他們所追求的,還不如耕田種地,與世無爭,過着太平盛世令人嚮往,遂郭沫若以“陳霖降露,恩澤于田”之意,取名為“恩田”。陳光美愈覺此名甚有深意,很是喜歡。


清代名士陳廷敬的簡介

陳廷敬為清代名士,因考取進士入宮為官,曾任經筵講官,工部、吏部、刑部、户部尚書,與兒子一起編修《康熙字典》,為人正直忠義,所具文學底藴深厚,著有《午亭文編》等廣為流傳,在文壇上具有一定影響。

陳廷敬畫像

1639年,陳廷敬出生在現今的山西省,家中可謂是書香門第,但祖父因屢不中第遂從商。

1658年,十九歲的陳廷敬進京考取進士,授予官職,其本名為陳敬,為與同名中第者區別,朝廷賜名為“廷敬”。

1661年,康熙即位時,陳廷敬因學識豐富官為翰林院學士,負責弘德講學。

1673年,告假回鄉十年的陳廷敬重回官場,於1676年,擔任經筵講官,為康熙講課。

1684年,陳廷敬為左都御史,兼任户部錢法,提出改制錢幣法以杜絕私造錢幣現象,免去銅税,便民參與採礦,提升銅產量。朝廷還採納了他關於杜絕奢靡之風的措施,關於提倡廉潔風氣的推行,公開地方賑災賬目,以免損傷百姓利益,貪官盛行。

1685年,陳廷敬提出《勸廉祛弊請敕詳議定製疏》,指出只有推行節儉才能引導清廉之説。同年,彈劾貪官王繼文,使風紀得以整頓。次年,任工部尚書。

1688年,陳廷敬親戚貪污,因而他深覺愧疚辭官回鄉探親,次年重新被起用。

1703年,為吏部尚書,著有《午亭文編》,《三禮指要》等。

1710年,陳廷敬受康熙之命編創《康熙字典》,他為總裁官。

1712年,陳廷敬病重,康熙命太醫醫治無果,次月病逝,得康熙作詩悼念,享年七十三。

陳廷敬故居在哪裏

陳廷敬為清朝大臣,為人足智多謀,深得康熙重任,為官清廉公正,在政治上多有成就,曾建議改革錢幣之法,康熙對此大有賞識。為官長達五十多年,政治貪污,整頓官吏不良之氣,為百姓謀取利益是陳廷敬為己任的首要之事。

陳廷敬故居圖片

陳廷敬出生于山西省晉城市,他家族本是書香世家,無奈其祖父屢試不第便改經營從商,而陳廷從小乖巧懂事,喜讀詩書,甚有文采,後得以考中進士為官,開始他大揮智慧,盡忠為國的從官時期。

陳廷敬的故居建於1429年,是一座城堡式樣的古代官宦家居建築,其中陳廷敬故居由兩個部分組成,內城是明代建築為陳廷敬故居,佔地大一萬多平方米,主要有府邸,樓院等建築。外城則就是陳廷敬的住宅,為清代建築,大小和內城差不多,主要就是相府、花園、書房等。

內城和外城的完工時期不同的,內城是陳廷敬的長輩所建,而外城主要是陳廷敬主導修建而成,欲1703年方修建而成。

陳廷敬故居保存良好,也得到後人修繕和保護,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國家5A級的景區,此處也被後人稱為“皇城相府”。原名本為“中道莊”,因康熙帝曾兩次下榻此處,遂有名“皇城”。皇城相府曾經就1501年至1760年期間,出現數十位貢生,為朝廷和百姓做出不少貢獻。

大清相國陳廷敬介紹

陳廷敬為政清廉,為官時深受康熙重任,不僅博覽羣書甚有遠見,於朝政之事頗有見解,久居官場,甚知隱忍之重。在文學上具有多部書籍和寫過很多詩,對文學有一定的影響,且在政治事業上頗有成就,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陳廷敬畫像

關於陳廷敬這樣一個傳奇人物,成為眾多文人學士筆下的靈魂人物,當代作家王躍文所著的《大清相國》中便塑造了陳廷敬為代表的大臣羣相,書籍中反映的是在那個特定的歷史境遇中官場中的人物面對眼前之事所作出的決定,再現了歷史官場中的鬥爭和矛盾。

而陳廷敬作為身居官場五十載的人,曾任工、户、禮、刑四部尚書,就算辭官也會被重新召回任職,可見其貢獻之大。因而作者以陳廷敬為主要代表從他的身份描寫清朝官場的風雲變化,在那個殘忍的官場中,一位清廉能幹的陳廷敬是如何將政治風氣轉向清明,又是如何憑藉其精明不懦弱的品性捍衞自己的權力,保障着百姓的利益。

此書描寫了陳廷敬的一生,從初出茅廬到官場的青澀和被人陷害,到認識到官場黑暗腐敗,豎立改變和懲治貪官的決心,展現了陳廷敬在官場洗禮下性格的變化,但這些變化的最終目的都只有一個便是為國盡忠和為民服務。

此書展現的是一個歷經種種不安,但終不該初心,為國盡忠的陳廷敬,深受後世人的敬仰和佩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06 字。

轉載請註明: 清朝陳廷敬生平介紹 陳廷敬和張廷玉是什麼關係 - 楠木軒